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发展 >健康平安新闻

普通老百姓眼中的中国书法

浏览次数:1661      日期:2013-05-07

普通老百姓眼中的中国书法
——从独特的“通渭现象”说起

http://www.jkpa.net/

傅德锋
     近年来,我一直都在反复琢磨和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书法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它的发萌和产生几乎是和汉字的出现是同步的。自古至今,书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汉字的运用和书写当中,创造出了难以数计的富有神奇艺术魅力的书法作品,并由此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外国人也对中国书法投以惊羡的目光,并纷纷学习研究中国书法。何以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反而对书法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冷漠?中国书法在这些普通百姓的眼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中国老百姓与中国书法之间的关系是否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了错位和本质上的变化?中国书法家协会倡导举办的“书法进万家”活动对宣传普及中国书法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书法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它与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它的兴衰与受社会的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但中国人在书法面前所表现出的种种不同的态度,其背后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社会心理?这一问题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无疑是非常纷繁复杂的,但笔者经过对特殊的“通渭现象”的深入思考和梳理分析,似乎逐渐找寻到了一些虽不尽完美但很有研究探讨价值的答案。

    地处甘肃省东部的通渭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之一,因长年干旱缺水、交通欠发达等原因,这里的老百姓生活一直都比较清苦。但令人们颇为不解的是,这里的老百姓学习书画、搞书画创作和书画收藏却蔚然成风。全县人口四十余万,近十万户人家,基本上人人会写写画画,差不多户户都收藏有字画。这里自古至今就有书画研究鉴赏收藏的风气,他们之间不拼吃喝穿戴、家用摆设,但争先恐后学习、收藏书画的热情却近乎狂热。据有关统计称,约有一百五十万件古今名家字画收藏在通渭人手中,当下,全国各地的书画家大部分都到过这里,进行书画交流、交易。书画活动成为了通渭人日常生活当中的大事,书画创作、书画装裱、书画收售、书画收藏成为了这里的支柱产业。现在,全县活跃着一支三千人左右的书画创作队伍,有一百多人的几百件书画作品在国家和省级书画展赛中入选获奖,该县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迄今为止,全县共有一百多家大小不等的画廊,其中县城小街从东到西,几百米之内就有五十多家画廊。发达的书画文化和落后的经济面貌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而通渭也因此于199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学术界将此称之为“通渭现象”。而书画之于甘肃,非仅通渭如此,黄河以东以兰州为龙头的东部地区各县市,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除金昌外),书法风气一直不够盛行,甘肃书坛的这种“东强西弱”现象,也曾一度引起笔者的思考。

    奇特的“通渭现象”,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疑问。众所周知,人们都有一个共识,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达,文化愈兴盛,老百姓只有解决好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问题,才会问津于书画。一个书画家不会比一个走乡窜户的“货郎”更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老百姓的欢迎,而一件书画作品也不会比粮食蔬菜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有时候,一张字画在人们的眼中不比一斤大肉、一袋面粉、一壶白酒、一条香烟、一场电影、一场晚会更有价值,我们时常听到和见到,一些书画家埋怨现在的人太过于庸俗,分不清雅俗好坏,太不把书画家和书画作品当回事,宁肯花几百上千去做那些有损于健康的事,也不愿意用几百甚至几十元买一件书画作品;宁愿挤破头似地购一张歌舞晚会的高价门票,也不愿买回一件物美价廉的书画作品。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普通老百姓当中,即使是在高收入阶层也比比皆是。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道理似乎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书画作品)!经济学告诉我们,任何东西,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说,只有需要才会产生价值。也就是说,一件书画作品只有在构成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当然,这个价值只代表经济价值,并不包括它的欣赏价值等等。如果一件书画作品连起码的欣赏性也不具备,可能也就不能算作是艺术作品了。但这个问题又相当复杂,因为我们在评判一件书画作品是否具备欣赏价值的时候,又存在许多困惑。因为有时候专家认为有价值的作品,普通人士未必能认识到,而专家认为无价值的作品,老百姓却十分喜欢。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专家不认可但老百姓喜欢的书画作品究竟有没有价值?其实,这种东西被书画界称之为“俗书”、“俗画”,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拥有很大的社会市场。而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即使是那些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书画作品,得不到某些地域、某些阶层的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如果说,他们不喜欢不认可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或者经济不宽裕,那么,“通渭现象”背后所透视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呢?那些“太不把书画家和书画作品当回事的人,他们真的不需要书画吗?我觉得,研究“通渭现象”,对探讨中国老百姓和中国书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后大力普及中国书法的确具有非常独特的现实意义。
     笔者分析认为,形成“通渭现象”的社会根源,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通渭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通渭所处的甘肃东部地区,毗连陕西,与周秦汉唐文化的发祥地咸阳、西安相距不远,这里有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故里天水,而天水麦积山石窟文化更是名闻遐迩,泾河、渭河皆发源于此,“泾渭分明”的典故即出自于此。历史上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和书画名流,古战场遗址和人文景观随处皆是。很多活跃于全国各地的甘肃籍军政官员、知识分子、书画名流大多都是从这些所谓的“穷山沟”里走出,他们都成为了当地的人们激励和教育后辈们的榜样和楷模。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无疑对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产生独特的文化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在全国各地的一些“书画之乡”都普遍有所反映,像河南安阳、开封、浙江桐乡等等。

    二、从“敬惜字纸”和尊重文化,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陇东人一向尊崇传统文化,对一切与汉字有关的东西极为珍视。当然,这种社会心理在全国各地都普遍有所反映,但在甘肃东部地区尤其盛行。也许越是封闭落后地区的老百姓,越对中国文字抱有一种特殊的崇拜敬畏心理,他们对凡是有文字的纸张都小心翼翼地加以妥善存放,从不马虎。即便是对自己家的孩子写过的旧的作业,也是同样对待。文化人在这里非常受人尊重,即使是到乡下,那些质朴憨厚的农民也会以乡下人的最高礼遇欢迎你。能写会画者,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有知识文化的人,即便生活过得不咋样,也理应得到敬重。而在有些地方,你就是再怎么多才多艺,但如果日子过不好,你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恐怕连一个泥瓦匠或屠夫也不如,尤其在乡下,不会赚钱只会写写画画的人,会被人们认为是不务正业。笔者早年在乡下生活时,就有极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在没有取得成绩时,那些冷嘲热讽、有意无意的挖苦是在所难免的,而只有你获得了相应的成功之后,乡邻们才会改变对你的看法,赞赏和敬佩方能随之而来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人们之所以如此,别的缘由姑且勿论,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所在的地方,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人,依靠研究文学、书画艺术得到社会认可从而“跳出农门”改变自身处境者,我还算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而我所知道的许多出身寒微而从事文学书画研究创作者,要么半途而废,另谋出路,要么走火入魔,贻误终身。由于缺乏成功的榜样和楷模,人们即视此为“异端”和畏途。书法在他们眼中,不过是逢年办事写写对子而已,如今写对子也几乎被印刷取代了,书法在许多老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无足轻重了!因此,他们没有或找不到重视书法和尊重书法人的理由。但陇东人通渭人却不是这样,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一直有值得学习的成功榜样,而重视文化尊重书画本来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

    三、借助从事书画,寻求精神寄托。一般而言,当人们在无力改变落后的经济处境时,大多会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只要精神有依托,人们就在内心中始终抱有一个希望,哪怕这种希望本身是近乎渺茫的。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作为一个正常人,连一点寄托和希望都没有,肯定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书画之于通渭人,显然属于一种根深蒂固的精神依托,拥有了书画,即使生活贫穷,他们的内心依然是无比充实的,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当你走进陇东,走进通渭,走进那里的寻常百姓之家,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尽管生活不富裕,有的甚至家徒四壁,但室内几乎都在墙上挂有字画,人们对书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脸上洋溢着十分明显的兴奋与自豪,目睹这一切,如果你是一位书画工作者,你难免会不为之深深感动!他们在农事之余,很少有人会对扑克、麻将之类的东西感兴趣,更多的都是在书画方面用心。由此看来,书画在陇东人通渭人的心目中似乎可以看作是一种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信仰。它有摈弃实用功利的一面,绝不是那种单纯的经济创收目的所可以解释的。在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既然不能够通过其它途径改变经济上的落后面貌,借助书画来达到“安贫乐道”心理安慰,也不失为一种智慧而可敬的选择,这绝不是某些以上流社会人士自命者所讥讽的“穷讲究、穷清高”可以说得清的,难道普通百姓就不可以有高雅的文化追求吗?在物质食粮匮乏的情况下,依靠精神食粮来坚定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的信心,有什么不好吗?
     四、满足精神需要,增加经济创收。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欠缺,经济一直比较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和西部大开发号召的促进,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要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首先要看清自身优劣,找到自己的优势,而书画就是他们的优势,从事书画行业应该是他们的首选,他们自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虽说书画行业不比一般的“短平快”项目见效快,但通常来说,却不存在太大的风险,相对比较稳定。或则修身养性,或则增加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事实上,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书画经营之道,生活状况普遍发生了相应的改善,这就是书画给他们带来的福祉。
     如上所述,笔者认为,“通渭现象”充分表明,中国书法,这种曾经是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书斋雅玩,也就是所谓上流社会的专利,在今天已从“神坛”走下,广泛地进入平民阶层,而当代的书法精英群体是由社会各个层面的在书法研究上具有突出成就的人员共同构成的,成分是颇为复杂的。“通渭现象”至少还能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经济条件的优越与否,并不是制约书画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前提,老百姓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否也不是决定人们从事书画事业的决定因素。如果笔者的分析不能成立的话,那么,那些为数众多的书法高端和高学历阶层的书法精英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如同走马灯式的纷纷到陇东到通渭,仅仅是出于赚取那里的农民兄弟并不很鼓的腰包里的钞票的目的吗?当然,这种情况也是不可以完全排除的,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除却赚钱这一目的外,应该还有一些另外的目的,至少“通渭现象”本身也引起了他们的许多更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书法自文革后复苏以来,在展览文化的刺激和推动下,已经走过了轰轰烈烈的27年,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国书法在社会大众当中得到了有效的普及,客观地讲,当代书法所取得的成就是很伟大的,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抹杀的。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而理智地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因为展览文化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它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撇开其它不谈,单就书法作品如何进入市场书法人怎样通过作品改善自身处境而言,有时也不免引出许多令人心酸的话题。由于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和每个书法人自身条件的差异,导致一些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不平衡现象:有的好作品卖不了好价钱甚至出不了手,而有的涂鸦玩闹之作却大行其道;真正的书法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而某些并不擅长书法的人却可以以书法的名义横行天下。一些真正精通书法的人不能够站在讲台上给钟爱书法的学生上课,而那些对书法一知半解、略知皮毛的人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赚取大家的钱财;一些具有真才实学、德艺双馨的人士做不了各级书协的领导,而很多刚会涂鸦、不学无术的投机分子却可以长期把持书协组织,压制人才,大捞名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从“通渭现象”可以多少获得一些启发,那就是,在如此落后的贫困地区小县,普通老百姓可以视中国书法为自己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带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而对于那些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太不把中国书法当回事的人来说,我觉得他们并不是不需要中国书法,而是他们太缺乏对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太需要影响和引导。我们不希望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我们却希望作为从小就学习汉字的中国人了解、认识和关心中国书法,因为中国书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显示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看似遥远,其实它就真切地存在于我们中国老百姓的身边。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改善中国书法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更多的老百姓喜爱书法、尊重书法家,大家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书法,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社会各界责无旁贷,中国书法家协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