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发展 >健康平安新闻

笔耕墨舞澄情怀

浏览次数:1592      日期:2013-05-07

笔耕墨舞澄情怀
http://www.jkpa.net/  
--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学硕士潘永耀

  他,写有一手好字,件件作品都让人赞叹有加,爱不释手;他,有着耀眼的光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暨南大学美学硕士研究生的头衔佐证了他不俗的实力;他,浑身上下洋溢着活力和执着的精神,痴迷书法,不断进取;他,登高望远,在书法和美学的天地里纵横驰骋,书法的精髓和美学的要义揉合在一起,在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上都颇有建树,奠定了他在书法这个恢宏的殿堂里特立独行的风采。他就是年仅34岁的我区青年书法家潘永耀

从小立下鸿鹕志

    潘永耀出生在广州天河区“千年古村”珠村一个书香之家。祖父是一名知名的书斋教师先生,课徒无数,精于诗词书法、医学占卜,藏有大量古籍书。潘永耀这个名字的来历却还有一段故事:在他还没有出生之时,他父亲梦到一个白发飘飘的仙翁持杖前行说:“汝将生一子,并赐一毛笔并赠名曰永耀”不久,潘永耀即出生,此名与书法中“永字八法”有否关系可谓见人见智。不过随后的经历中他与书法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曾经读过多年私塾的外公写得一手好字,常在家里挥豪。每当写出一幅满意的作品,外公便会拿起作品来反复观摩,不时露出爽朗的微笑。每年春节之前,家里就会门庭若市,许多仰慕人便会踏进门来,向外公求字。耳濡目染之下,5岁那年,潘永耀拿起了毛笔,在外公的指导下练起了书法。从临贴开始,潘永耀学得很认真,练得很刻苦。在他12岁时,购买自己第一部字帖是王羲之《兰亭序》,从此爱不惜手。良好的天赋再加上自身不断的努力,使潘永耀的书法进步神速。一手好字便让初中的语文老师(谭颖)感叹有加:“这么好的字,我都不好写批语了!”高中时语文老师(特级教师林少玲)经常拿着他的作文在其他班上作范文朗读并说:“小潘文章写的好,字写得更好,是我的得意门生!”。老师的鼓励更是增强了潘永耀练好毛笔字的信心,自小学到大学,一直担任校宣传委员、宣传部长等职。学校每期出墙报、手抄报都是他一手包办,让他得到锻炼更让他有了成就感,成为他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一直伴随着他读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及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跟随名师的脚步成长

  回放潘永耀的书法进阶之路是幸运和顺利的,由于书法功底扎实,进华南师大不久便被慧眼识英才的校领导看中,让他担任全校书画协会会长,这也是潘永耀引以为豪的一段当“官”经历。当时,他手下的会员有200多人,后来不少人加入省级书法家协会。在任期间,多次举办五山高校师生书法联展,受到一致好评。从此,他的组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后来担任区书协领导打下良好基础。

  在校期间,他先后得到现任广东省书法协会主席张桂光、书法名家曹宝麟、陈初生、硕士生导师陈志平(欧阳中石的博士研究生)、谢光辉等高人的指教。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众多名师的言传身教给了潘永耀成长的丰富营养。是金子终会发光。潘永耀对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终于在他28岁时修得正果。2007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展国展。在此之前时年26岁的他的作品就已经入选广东省全省书法作品展,随后也入展了广东最高水平的南雅展、大沥杯中青展、康有为杯、张九龄杯等等。最近的2012年,他就入展了全国四次国家级书法比赛:首届王羲之奖、孔子奖、全国三届行草书奖等,为我区取得了荣誉。

   除书法实践收获颇丰外,他对书法理论的钻研也颇有心得。从读大学时开始,他就开始写论文,每年都有五六篇理论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等全国性的专业杂志上,2012年他的论文《谢兰生书学研究》入选全国第九届书学研讨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书法与论文都同时进入国展的书家。足见他的书法理论功底深厚和扎实。
  与音乐的旋律共振
  说到潘永耀书法创作特点,有一大亮点是有别于其它人的,就是他将音乐中的韵律感揉进了书法。他认为,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东西是一脉相承的。音乐、诗、词乃至他潜心研究的美学当中的要义是有内在联系的。在闲暇之时喜欢听古典音乐,他在音乐和书法的互动中寻找精神和灵感,技法和表现上的原动力,创造出不少美轮美奂的经典书法作品,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审美效果。他常听着古琴的音乐挥毫,纵情运笔,用音乐的灵感去驾驭书法之技,在音乐的薰陶中挥就一幅又一幅唯美的佳作。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宏观的布局,还是微观的笔画,无不洋溢着美的感觉。潘永耀精通各体,包括楷、行、草、隶、篆诸体皆达到了“神完、格高、意远”的境界。这些书体的精通离不开他不断追求完美的探索。
  “书法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与诗、词、赋、音乐、舞蹈甚至电影都悉悉相关,它们的一些内在东西是相通的。”在潘永耀看来,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里一定会找到音乐的韵律感。音乐有节奏,书法也有。在潘永耀这位美学硕士看来,所有学科都存在美学,可以不断深入研究,“书法也不例外。”% T& {. 5  选准“明师”是学好书法的捷径
  潘永耀年纪不大,却有为数众多的学生,其中有高官富商,更多是平民百姓。全因深厚的书法功底赢得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和尊重。那么,如何才能在书法创作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走得更远一些呢?潘永耀有着独到的观点。

 “要想写好字,找对一条正确的路子非常关键。就比如说登山一样,有很多条路可以登顶,但哪一条路是最省力、最省时的呢?这就需要多观察和思考了。学习书法也一样,如果没有找到一位“明师”(即明白学书道理的老师,不一定是知名书家)引路,就会走弯路,严重的甚至会迷路,在原地团团转,而达不到登顶的目标。一个明师可以教导学生不走弯路,走捷径。”其次,在潘永耀看来,要学好书法还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一点,他自己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明证。潘永耀从小就喜欢看书法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揣摩,对于经典,他百看不厌,每次看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一次次的感悟累积成一步步的升华,王羲之因而也在他的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最后,潘永耀认为,个人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古文字的基础也非常关键。“千万不能写错字。参加全国书法展,字写得再漂亮,如果错别字超过一个,也会被淘汰的。”潘永耀认为,书法最终决高下,不是比技法,而是比综合素质,比综合修养。“这就要求书法创作者要多学习,多揣摩。知识面要广

  花都书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自来到花都,潘永耀一边观察着花都书法界的一举一动,一边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比较。他有个心愿:既要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花都的群众服务,又要将先进的理念传播给花都的本土书法爱好者,为推动花都书法水平的整体提升作贡献。如今担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潘永耀从平时的观察的交流中看到了花都书法界的可喜景象:区书法家协会会员逐渐增多,书法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一些学校的书法教学工作颇有特色。“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花都的书法大有希望!”如何推动花都书法的整体水平有一个提升?潘永耀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发挥区书法家协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其次,每一位书法创作者要加强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同道学习,向实践学习。最后就是我区书法家要多和外地的书法家进行交流,多观摩、多学习、多比较,取长补短

  在一般人眼里,潘永耀的身上有着种种耀眼的光环,而且自身的书法创作水平也非一般人所能及,再加上他还很年轻,按理说,他完全有骄傲的本钱和实力。然而,现实中的潘永耀却是一位谦逊、热情、不事张扬、诲人不倦的人。只要是有书法爱好者向他请教,他都完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他人以启迪,助他人进步。

  “潘永耀老师不单书法美,而且心灵更美。”这句平常的话语,是我区一位资深书法爱好者的内心感言。这既是对潘永耀一流作品的肯定,更是对他优秀人品的褒奖。  (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