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平安 >平安与事业

张志安:真相在路上他们也在路上

浏览次数:1437      日期:2010-12-05

张志安:真相在路上他们也在路上

  张志安:真相在路上 他们也在路上

  “研究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出版《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潜入深海》等书。”这是张志安在新浪微博上的“自我叙述”,而诸多与新闻相关的信息构成了他微博的主要内容。张志安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助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国内调查记者这一新兴群体,最近,他还发起了国内调查记者生态的问卷调查。  “调查记者的最大意义就是把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曝光出来,报道给大家看,让大家了解事情的真相。”日前,张志安接受了柒周刊的采访。通过他对调查记者的成员构成、工作特点、调查环境、新媒体影响等情况的详尽介绍,调查记者这个特殊的群体清晰地浮出了水面。

  80后渐成调查记者主力

  柒周刊:你正在做中国调查记者的生态问卷调查,你是怎么界定“调查记者”的身份的?就我了解而言,国内专职的调查记者并不是很多。

  张志安:国内的媒体,特别是报社,因为一方面要考虑到考核机制的公平性,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到市场化影响,报社要考虑成本、投入与产出,就像你说的,大多数媒体很难养得起专职的调查记者。王克勤一直在《中国经济时报》做调查报道,但报社给他的待遇很低。

  而且就都市报而言,因为是日报,都市报特别强调时效性,你把一个记者放到外地去做调查,一两个礼拜后拿出稿子,固然不错,但是动态新闻才是都市报的常态。所以即便都市报有特稿部(调查部),但是这个部门的记者也要兼做动态新闻的。

  所以我对调查记者的界定并不苛刻,只要一个记者有一半精力放在做调查报道,比如说他平时做动态新闻,但是他一个月能拿出两篇调查报道,那他就算是一个调查记者。

  柒周刊:按你这个界定,国内有多少调查记者?

  张志安:350人左右,不超过400人,其中报纸是300人,其余主要在电视台。

  柒周刊:他们的年龄情况呢?

  张志安:我举个例子,《财经》杂志目前的调查记者以80后为主,有的已经成为主力。当然在业内具有广泛知名度,受到广泛赞誉的主要还是70后。王克勤则是60后。

  温暖的心,客观的立场

  柒周刊:在当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张志安:在目前的调查环境下,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首先要具备很强的采访突破能力,这点特别重要。你要能够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敢于冒风险,能够突破各种障碍和阻挠到达核心现场,收集到第一手材料。通俗地讲,就是要脚快和嘴快。

  第二是要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你拿到素材了,也找到核心当事人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写出一篇好的调查报道,因为有的当事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会提供不真实的“事实”,在这种事实基础上作出的逻辑判断就可能出错。所以,一个好的调查记者必须通过细致的调查,通过你找到的证据链,最后找到事情的因果关系,找到事情的核心原因。这就需要调查记者具备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能力、对社会的洞察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判断清醒,逻辑缜密。通俗地讲,就是要动脑子。

  第三,调查过程中,心态要平和,要冷静。对调查对象不要太热情,当然也不要太冷漠。在事实弄清楚之前,在相信采访对象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怀疑和警惕。对事件中的弱者当然要尽可能地帮助他、关心他,但是同时要保持必要的距离。你的心是温暖的,但是你的立场是客观的。

  每个调查记者都有一份理想主义情怀,都有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都对社会向善保持一份持久的期许,但是他手中的笔,他写出来的报道是客观、冷静的。

  不可或缺的“公民训练”

  柒周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调查记者的职责体现在哪里?

  张志安:公民社会的形成首先需要有个稳定中产阶层。在公民社会,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对公共话题的表达一定是理性的;公民一定是具备很强的公共意识,关心社会的公共利益。在公民社会,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公民具有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这些都应该是公民社会的常态。而目前在社会的转型期,调查记者的最大意义就是把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曝光出来,报道给大家看,让大家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在了解了事情真相的基础上,大家才能对事情进行理想判断。这个过程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公民训练”,就这个过程而言,调查记者的调查报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作是一种“相互取暖”

  柒周刊:你怎么看待和评价目前国内调查记者的工作?

  张志安: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的调查记者,在同一个报社或者媒体内部,两三个人之间会进行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摄,提供给报社的网站,有的负责写作提供给报纸。但是媒体与媒体之间,调查记者们不会相互往来。在美国,不同的媒体处在一个商业竞争的环境,所以媒体都非常注重独家报道,他们以追求独家报道来为自己的媒体赢得声誉。而中国的调查记者完全不一样。

  在国内,不是一个单位的,不在一个区域的,甚至不是同一种媒体类型的媒体,比如报纸、杂志和电视等等,各个单位的调查记者会很自然地进行合作。有了一个好的线索,大家会在QQ群里交流;如果到偏远地区调查,遇到麻烦,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大家会互相帮助;而采访完以后,到了发稿环节,这种协作依然存在。比如说,调查记者写完稿以后,一些级别相对低一些的报纸,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稿件发不出来,他们会把稿件以某种方式让级别高的可以发出来的报纸先发出来,比方说一些地方性报纸会让中青或者北青先发。

  这种合作也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比如说中青报做过一个《世纪末的弥天大谎》的揭露性报道,他们在调查的同时,也把线索给了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在他们看来这个题材经过电视播出来,受众更多,影响力更大。

  而如果一个调查记者去外地调查,人生地不熟,他往往就会寻求当地媒体的合作,而当地媒体也乐于这种合作。

  柒周刊:这似乎形成了一个调查记者的圈子。

  张志安:确切地说,在国内正在形成一个跨区域、跨媒体的调查记者的共同体。网上,调查记者通过QQ群、微博交流;网下,每年都有调查记者的见面交流会,大家在一起沟通很亲切。互通线索、协同采访、素材共享,在调查过程中,一同采访的不同媒体的调查记者之间,还对关键的证据作互相的确认,发稿时,风险共担。如果有同行获得工作上的荣誉,大家会互相祝贺;如果有同行的权益受到损害,大家会互相鼓励和声援。

  柒周刊:为什么会形成这么一个共同体,而不是像美国那样,调查记者单兵作战呢?

  张志安:这是由当下中国舆论环境决定的。调查记者们面临的是一个报道事实真相艰难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谁也不是强者,而对于弱者来说抱团相互取暖是很自然的选择。

  微博帮助调查报道挤水

  柒周刊:前几年博客兴起的时候,有一些调查记者就在博客上征集线索,甚至就在博客上发表稿件,当时大家认为网络对调查记者的工作有促进作用。而去年以来,微博出现了,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一些功能似乎对调查记者的工作有了一些冲击,一些本来属于调查报道范畴的事情,微博也“管”上了,比如说宜黄拆迁,比如说上海高楼失火,微博上的现场直播,其实就是一篇调查报道。你怎么看微博对调查记者的影响?

  张志安:微博首先是一个社区,在美国,它更多的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平台。但是由于中国当前的社会问题太多,弱势群体就把微博当做了一个喊冤、寻求公道的平台,而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职责的记者,也很自然地把微博当成了一个传播真相的平台。

  微博对调查记者的影响总体来说是积极的,虽然表面上有负面影响,比如消息源一旦在微博上披露,调查就不再容易成为独家。但是微博对调查记者的冲击是有限的。

  在微博上,事件亲历者发帖“报道”,他的“报道”都是从他的主观,从他的利益出发的,难免有片面性。而调查记者的报道,需要采访多种声音,需要客观全面。每一篇微博只有140个字,短、平、快,但是和调查记者的报道相比,信息不系统也不丰富。而大多数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很复杂,亲历者很难通过微博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揭示出其中深层次的逻辑更是难上加难。而要将事件客观全面地展现给公众,调查记者必须出现在现场,一篇出色的调查报道,必须由专业的调查记者来完成。

  柒周刊:但是有一点变化是很明显的,过去我们说到调查记者,他们的调查,很大程度上是暗访。但是微博的出现,使得暗访的几率越来越小了。

  张志安:是这样的。但我们可以由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网络或者说微博对调查记者和调查报道的积极影响。微博上的信息短平快,是一种碎片化的信息,而且有很多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这些因素多少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新闻的习惯。上了微博后,读者很难有耐心去看长篇大论了。其实,这就促使调查记者在工作中作出某些改变。比如说,线索的公开化,促使调查记者更加重视“独家报道”,更加重视“文本叙事”,更加重视“报道的扎实”,挤去有可能的水分。

  网络给调查记者带来的益处还有很多,独家线索少了,但是亮在明处的线索多了,调查记者的选择余地也就多了;过去调查记者要么去现场,要么打电话采访,现在可以通过MSN、QQ采访,采访手段更丰富了。网络的发展,也对调查报道的形态带来有益的变化,比如在美国就出现了“数据库新闻”“地图新闻”等新的调查报道形态。

  柒周刊:现阶段国外的调查记者状况如何?

  张志安:有一些调查记者失业了、转行了,因为一些报纸倒闭了。但是有一些发展得不错的报纸,调查记者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增加。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论坛报,原先只有3个调查记者,现在增加到了6个。在旧金山的调查记者中心,原来有6个调查记者,现在有12个。传统的报纸衰落了,但是人们渴望了解真相的需求不会衰落。只要权力在,只要权力有可能失控和滥用,真相就永远需要报道。人们需要高质量的调查报道,作为公共利益的看门狗,调查记者和他们的报道,会永远存在下去。

  美国是这样,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更是这样。

  张志安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

  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新闻从业者。有《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等著作问世。

  □快报记者 赵勇 倪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