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 >健康与人生

硝烟弥漫

浏览次数:1270      日期:2010-11-22

[健康平安网]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军事战争中两军对垒,殊死搏斗的残酷。因此,赢得彼此争夺的最终胜利绝非易事,杰克·韦尔奇在他的新作中帮助我们解读出了湮没在重重迷雾后的究竟。

硝烟弥漫的商业战争中有许多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尤其是今年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中的典型事件——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疑惑,直到通篇读完《赢》才终于理出了一点儿眉目。

疑惑之一,2004年12月初联想集团对外发布此次收购的重大新闻时,集团高层一致举杯相庆,各路媒体竞相追捧的盛大场面余温还在,而随后一个月内华尔街两大著名投行对此次收购行为的质疑和挑战却顷刻之间像是为这场“革命性”的行动结结实实泼了一桶冷水。如何注解这近乎狂热的庆祝和冰冷的评论之间的巨大反差?

《赢》的第14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一章的标题正切中要害:企业的兼并收购——警惕交易的狂热等致命陷阱。笔者从韦尔奇对戴姆勒与克莱斯勒收购案的超脱评价中猛然之间领悟了隐匿在弥漫的硝烟背后的东西。书中提出的第一个并购陷阱就颇令人深思,即所谓的平等收购,“多数平等并购都会由于虚假的前提而自我毁灭。” 难道评论界对联想此次收购行为的冷淡反应是因为“平等”这一“虚假”前提,还是预见到了这一并购的结局或许并不乐观?

疑惑之二,就是对“戴尔门”事件的迥异反映。戴尔公司在给美国客户的信中提到联想是中国政府的企业,并籍此试图影响客户不要采购联想集团的产品。事发后,刚刚完成并购,正志得意满的联想集团的中方代表指责戴尔公司的行为不符合大企业精神,不是正当竞争手段;而与此同时,集团中以沃德为代表的外方却对此事拒绝表态,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处理办法。似乎貌合而神离。就事论事,还是文化冲突?

可能有很多说法可以解释这种不同,但韦尔奇在书中提到的第二个并购陷阱或许会对联想,以及未来有志于成为并购者的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警示作用——企业收购过份关注经营战略上的匹配,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融合。就这种文化差异而言,对所有参与到并购当中的企业而言,最精彩的也是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第219页有一行话,“因为对于收购方而言,最恼火的事情莫过于为一家公司花了大把金钱,而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却被员工们以冷漠的苦脸相待。”第七个陷阱更代表了被收购者的心声:被收购方从上到下的人员都将体会到痛苦,并予以反抗……如果你想继续待下去,就要学着克制自己的焦虑,学会尽可能地热爱并购交易。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本书上除了“股神”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热情推荐外,笔者在中信出版社的中文版封底上还看到了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的话:“这本书通篇洋溢着赢的激情,无论你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都将受益匪浅。”没有必要怀疑联想已经充分认识到收购后的坎坷和曲折,杨元庆也一定阅读了第14章与现实如此密切结合的部分。这也许是《赢》的许多贡献中一个比较现实和直接的贡献吧。韦尔奇的话不必言听计从,但绝对不能不知道他的观点,他的教训和他的警示,毕竟他经历了上千次的企业并购。

通读全书,除了洋溢着的激情外,我更领略到了这本书中充满了智慧与理性的思考和作者对热闹的企业竞争现象所做的冷静的评论与严密的逻辑推理与分析。笔者看来这正是本书超越了那部征服了全球读者的《杰克·韦尔奇自传》之处,也是对企业管理的真正有价值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区高级营销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