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门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 >健康与心理

第十二讲 人的心理特点与如何想开

浏览次数:1475      日期:2010-11-09

第十二讲 人的心理特点与如何想开

王中平

  [健康平安网]心平健康学是通过思维观点的转变和存留信息的排除,对体内的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这里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观点大致分为六个阶段来进行剖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缓解与治疗疾病。当然,人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属于若干类型的混合体,所以人的身体病症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你认为什么都正常,你的生理功能就正常,你认为什么太好了或太不好都会影响生理功能,出现不同的病症反应,你的最终心理定位就是你的身体感觉。这里简单介绍六种心的层次、特点和想开的方法,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还需要将面展宽来进行反参,以达到祛病的目的。
   一、我心的层次
   以我心为主的人,他的思维逻辑是以个人感情、个人利益为主,属情感重的人。当自己的情感受到冲击时,心里很难平静,不由自主地就要想这想那,考虑问题带有较强的意识性,以至于后悔而更加感伤,难以自拔,给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另一种人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点的人,每当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极易冲动,甚至不顾后果,采取一些极端措施,而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草率性,所以一生中不顺利的事较多,倒霉之事经常降临,还认为世道不公平,却又无可奈何,不仅疾病缠身而且也活得很累,这一切源于你的思想境界。这类人属于乱想的层次,患病率较大。他们总爱计较个人的得与失,越想越生气,以致造成气血的改变,使身体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给自己添了很多病,造成身心的双重损失,病就是来源于你的思想境界。怎样才能想开祛病呢?如果你遇事的时候,能站在自然与公正的角度,抛开自我,将心比心,理解现实的结果是对自己不平心理状态的平衡,是我心重、欲望强所致,因此要从另一角度和立场重新认识人和事用自然与平衡的观点,心平气和的处理事物,并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将事想开了病也就祛了。
   二、私心层次
   这类人因私心较重,在看到某种对自己不利的结果时,发现是由于冲动和执著造成的,知道这种做法容易吃亏,继而采取了一些手段和计谋,来达到个人的目的。同时眼光也能够看的稍远一点,时常为自己的以后打算,在利益面前是当仁不让的。其动机并没有变,只是转换了方式,其目的仍然是围绕个人目的而奔忙耗费心思,虽然成功的系数大了,但所存的信息、病也多了。当自然力对这类人的私心欲望进行平衡的时候,内心更是无法平静。有的人通过事实也能觉出自己的心情和做法不大对头,对以前的事物索性不想了,心里也能轻松许多。但出现类似情况时,又很难平静,及时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方法来安慰自己,坦然地面对现实,可以消解很多信息。但因观点并未改变,偶尔闪出不平衡的心念,很容易继续存信息。一个理念影响人很多事,理念的调整更主要,一种理念带给身体一种感觉,如果没有一套正确而完整的理论指导自己,往往活得很累。这类层次的人,还需要从理解别人、理解自然力与平衡论的角度来重新思考问题。一事当前,不要只为自己打算,要为他人打算。心平健康学提倡奉献精神,只有在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中,才能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生活的轻松自在。
   三、认命的层次
   认命的人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胆子小,不敢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而认命的;还有一种人因失败、拼搏不过他人,而灰心后认命的。所谓胆子小、不敢干的人,不是不想干,而是缺乏勇气和信心只好认命。这类人当别人拚搏而有所收获时,又想不开,存有羡慕和嫉妒的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可以通过别人的不幸和倒霉来安慰自己,但在别人成功而不倒霉的情况下,心里就很难平衡了。另外,运用他人的灾难来安慰自己的方法,是浅层次的想开,不是真正的开悟,还需要大幅度提高想开的层次。还有一些人,拚搏了多年,干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或条件不具备等等原因,再也不拼搏了,只好认命。没有从自然平衡的角度看待失败,如:亢奋后的失败是自然的平衡法则。这种认命虽属安慰法,但心态已能平静很多,同时也能缓解一些急、气、恨、怕的心理对其身体的影响,相对也是一种想开。比较而言,也算是一种升华,比想不开的心理提高了一步,病也能随之自然地得到一些缓解。有些认命的人,经常这样安慰自己,我这人就这命,这些都是该着的,是我以前欠他们的等等。可以说不与人争了,所以给人的印象是个好人,但这种人存的信息较多,还需静下心来,认真参解,消除信号。
   四、讲理的层次
   这类人分辨心强,处处都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事物,执著的坚持自己的理。如:有人认为春天给人清新生机,而也有人认为春天让人烦躁;有人认为夏天使人奔放热情,可也有人认为夏天让人萎靡不振;有人说秋天天高气爽,但也有人说秋天给人失落伤感;冬天给人什么感觉呢?他们又怎样地认为呢?是谁对谁错呢?因为感受不同,所讲的理也就不同。为了使您加深对理这一概念的理解,再举一例:秦香莲与陈世美这部历史剧能给很多人带来不平的心理。从心平健康学角度讲,太过或不及都不自然。秦香莲为丈夫的进京赶考过于亢奋、过于付出、盼望心过强,能不遭到平衡吗?人们一般看不到秦香莲的亢奋,只看到陈世美的负心,没有理解是他们两人心理状态太过造成的。但这不等于陈世美做得对,他对功名美女的迷恋,不也得到平衡的结果了吗?这种结果是自发的,也是自然的,这是因为心态不平而遭到了自然力的平衡。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一个家庭的和谐,要看夫妇双方的心平程度、明白程度。如果爱的太深,从平衡的角度讲家庭会有潜在的危险。双方应该不盼不怕,坦然地互相帮助。如果对方亢奋,你就给指出来,使他心平静下来。假如对方有自卑心理,可以给他以鼓励,这样成功的系数就比较大,而不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五、好心的层次
   一提起好人,人们不禁赞叹:“好人没好报,好人不长寿,等等。”怎样做好人呢?很多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原因何在?现在从心平健康学的角度简略地剖析一下。大部分好心人,当别人有困难就义不容辞急急火火去帮、去干,而对方可能并没有像你想象的那样,有需要帮助的感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而去帮忙,常会出现越帮越忙、越帮越乱,把对方弄的很不满意,反而出现好心帮人倒落不是的局面。在一次学习班上有个学员问我:“王老师我右胳膊肘疼,是什么事引起的?”我说:“按心理规律,胳膊肘是管闲事,右侧与女的有关,最近在帮助一女同志时,认为你管闲事而生气。”这个学员说:“我很爱干净,天天帮楼下邻居家扫楼道,可她从来不说一个谢字,还说我擦地时地上水太多,使她差点滑倒,你说可气不可气,我干了半天干出不是来了。”我说:“你的这个不平心理就可导致胳膊肘疼,你的好心并不是对方需要的,而是满足了你爱干净的心理,这是你爱干净的劲过了。实际上你的付出已经使自己得到了满足,对方说什么也就不用太在意,你对此产生的气、恨等不平心理导致胳膊肘疼。”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就有什么样的身体,你认为这个世界怎么样,你的身体就会怎么样,这个学员想开了这个问题,胳膊肘疼的症状也就自然好了。
   一般大家都认为的好人,一是很能吃亏的人,谁借他的、用他的、拿他的东西都行,他谁都帮,谁在他那儿都能占到便宜,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好人。但这种好人真的好吗?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一下:这种人既帮助了别人又害了别人,因为谁来求他都帮忙,不管是私心重的人,还是欲望强的人,甚至是骗子也帮了。这种好人都成全了谁呢?不可否认,有时成全了坏人,因为好人不忍心占他的便宜。另外,还有一种人,如果他占了便宜,就闹心,还得想方设法地还回去。盼着人家快点儿有事,好去帮忙,心理很不平静,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还有的人被选上先进后,非常亢奋急于付出、盼着付出,有的工作自己明明干不了,还硬撑着干,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恐怕落在人家后头。为什么呢?因为背上了先进的包袱,不愿意失掉荣誉,实际上在工作中已不是量力而行,自然、坦然的付出,而是努劲地干,这样存有许多不平心理,身体就不会好,而且活得更累。你干不了,就少干点儿,给别人一些发挥才能的机会,让人家也当当先进,也好平衡平衡。在参解上述这些好人存留的信息时,应从自然与平衡的角度,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现实,要想得开,不要非得违心的去做力所不及的事。不是说你干错了,而是怎样坦然地干、自然地干,并平静地把以前的事物想开。这样好人是可以长寿的,好人也一定能够长寿。
   六、善的层次
   好心和善心是有区别的。好心是以个人的角度来讲,善心是以双方的角度来讲。善心人相对来讲,活得较为轻松;好心人则被动性较大,而善心人有较为积极主动的一面。行善大多是有信仰的人,能够把握自己不去做坏事,即使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能够较为心平,这类人在做某些事情的同时,也是在消解不同的信息。也有些人往往执著于做好事,而心不平,其结果消了部分的恶性心理,但又存下了相反的信息。有些人有信仰或学习了心平健康学以后,觉得自己明白了、想开了,甚至认为自己开悟了,但当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或与自己发生矛盾的时候,心理仍然很不平静,还是生气乃至憎恨。我们曾再三强调,自然力了了分明,人的每一种不平的心理状态,都将得到自然力的平衡。一些有信仰的人,是想通过行善来修福报和功德的,这些人一般表现为怕事、躲事。而善心的人则需要通过某些事情来锻炼自己、改变自己、解脱自己。正如常言所说:“智人除心不除事,愚人除事不除心”。有的人认为自己坦然,有的人认为自己自然,实则不然。因为有些人的坦然,是建立在私心欲望的基础上,怕存信息,怕自然力平衡等。坦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然,坦然是合于自然的阶梯。《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要知道:“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从心平健康学的角度,这个了就是了却当年使你得病的恩恩怨怨,了却太过与不及的不平心理,只有转换观念,消除存留信息,才能达到身心健康。

《中老年健身科学》 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