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我国古建筑集萃之地:龙游民居苑

浏览次数:2026      日期:2010-08-31

[健康平安网]浙江龙游民居苑依山傍水,景秀境雅,为历代文人骚客所青睐。龙游民居苑错落有致地布设着极有代表性的民居古建筑,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古建筑集萃之地。龙游民居苑是全国仅有的二处古民居异地保护工程之一。

鸡鸣山与县城隔水相望,古塔高耸,危岩壁立,是城郊的一处风水宝地,历史积淀非常丰厚。这里是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文物出土甚多。据载,宋嘉佑末年,有名叫吕大防者在此设书院讲学,一天闻棘丛中有鸡鸣声,遁声而寻却发现了一堆白银,大防把这些白银都交给了官府,龙游民居苑此事传为佳话,此山也就叫鸡鸣山了。吕大防后于熙宁年间考中进士,官至饶州刺史。宁末元初有天文学家赵有钦在此建观星台,观察天象,研究光学历算,著有《革象新书》传世,死后葬山麓。清时又有余恩荣在此建励志书屋子讲学。这一切为民居苑构造了一个理想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氛围。

在龙游民居苑,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在鸡鸣山上续写着流动的历史。走进“龙游民居苑”,就仿佛走进长长的历史隧道——白墙黛瓦和错落有致的林间书院,与散布其间的街巷、池塘、戏台,形成了明清时期传统自然村落中富有特色的生活场景。

民居苑一角

龙游把散布在龙游全县农村的众多古建筑异地迁移,不失为一种科学的保护方法——龙游民居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叹为观之。龙游民居苑有较多的石雕、木雕、砖雕、工艺精湛,艺术性极强,如“龚氏民居”、“滋树堂”等的石雕,“余氏民居”的木雕,“瑞森堂”的壁画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民居苑的功能以对龙游古村落中无法就地保护的有文物价值的古民居进行集聚性异地保护,并结合鸡鸣山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现状,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传统教育,使龙游旅游的人文和自然因素有较高的品质,因而它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物保护和展示载体,更是一个旅游的亮点。

民居苑水上建筑

以文物主体龙游民居为核心,有依据、有分寸地从文物古迹的历史中,如家庭和社会、文学和艺术、民俗和时尚等选取可以利用的元素,使作为人文载体的民居建筑能更好地反映出与之有关的生活与风谷,使当今的人们还能够感受到先民们的人文精神。

龚氏民居

环顾四周,“鸡鸣山民居苑”有着极为理想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条件,清澈的灵山江和秀美的鸡鸣山可谓风景如画。建于清咸丰年间的“龚氏民居”建筑内外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三雕齐全,是龙游清代民居的典型代表。

民居苑长廊

民居苑内景

余氏民居

建于民国初期龙门桥村的“余氏民居”,木雕精细,牛腿、雀替、大梁及楼栅外侧均雕刻有精美的戏曲人物图案,代表了民国初期雕刻艺术的较高水平.

滋树堂

建于晚清道光年间“滋树堂”气势壮观的砖雕雕刻非常精细,制作技巧炉火纯青,堪称龙游古建筑砖雕艺术的杰作。

民居苑

翊秀亭

民居苑内的“翊秀亭”,它的平面呈方形,四根方柱支撑着庞大且重达几吨的青石屋顶,顶部由数块凿刻有宝瓶、瓦当、垂兽的构件镶嵌组成,这些构件之间紧密相连,毫无缝隙,充分体现了400多年以前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建于清代后期的“灵山花厅”最大的特点则以精美的木雕为装饰,整个花厅中共雕有99条不同形状的花,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巫氏厅

不远处的“巫氏厅”,看上去它的木雕除承袭明初古朴端庄粗放的风格外,更具有现代雕刻的细腻和华丽。据考证,巫氏厅梁与金柱顶上的坐斗同为一体,这是我国至今发现极为少见的梁斗共体建筑,设计非常符合力学原理,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民居苑

民居苑内的“聚星堂”、“高冈起凤”、“劳氏民居”、“邵氏小厅”等古建筑,都以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风格集聚于鸡鸣山上的民居苑,与周边的姑蔑文化公园及龙游商帮主题公园遥相呼应,和谐地成为具有人文内涵和景观价值的景点。

在民居苑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完好的明清古戏台,有“关西世家”儒大门村的“三槐堂”。“东陵侯”还保留着确切的戏班演剧记录。这些对研究中国戏曲史,特别是南方明清戏曲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责任编辑:木兮兰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