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南浔百间楼】江南水上人家

浏览次数:1806      日期:2010-08-31

[健康平安网]百间楼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中,这是一座独具风情的沿河民居建筑,犹如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绮丽画卷。

南浔是江南闻名遐尔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古运河象一条碧玉绵带萦绕在古镇腰际,曲折绵长的浔溪水如一支彩笔,浓装淡抹地描绘出古镇跌宕起伏的音乐节律和韵味。百间楼犹如一幅风情画,为南浔古镇增光添彩。

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中(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

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百间楼的封火山墙,有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极富情趣。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纵深。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百间楼的建筑即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民居楼群建筑。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和水乡风光。

百间楼河道是条运河,通往湖州、苏州等地,原来叫百间楼港,也称百间楼河,清代乾隆年间方熊的《竹枝词》写道:“参差闤闠压溪流,长板桥连洗粉兜,夹岸珠帘风宕漾,春波影泛百间楼”。方熊词中的洗粉兜还有一个凄情很浓的传说。

传说范蠡大夫带着西施等人渡钱塘江,沿水路向姑苏进发。路过南浔镇时,投宿在百间楼东边的一个小村里;晚上西施想着明天要进入吴国宫里了,即使能活着回到故乡,又有何面目再见父老乡亲呢?想着,她便悄悄地出门到百间楼河边。那天晚上寒风萧萧来器,河水粼粼,西施想来想去决心以一个村姑面目从容死去,比在敌国忍辱偷生的好。于是她在河边蹲下来,双手捧起河水洗掉脸上的脂粉,又把头上的插栽卸下抛了一地。此时正好侍女醒来不见西施,就告诉了范大夫。他们慌忙寻到河边,见西施在悲哭,范蠡叫侍女走开,自己就和西施在河边说了好久的话。西施终于放弃了个人的打算。天亮时,又在河边洗脸。在侍女的帮助下重新梳洗打扮完毕,当天进入了姑苏城。后来人们知道了西施的故事,就把这个地方取名洗粉兜,现在仍用这个地名。

百间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初建在西南岸,在此后约200年时间中,东北岸也陆续建造起幢幢民宅,后来历经战乱,百间楼变化很大。到清咸丰末年,百间楼已经所存无已。清末民初,百间楼成为当地丝商、中产阶级的住所,得以恢复。抗日战争时期,百间楼的建筑被日本侵略军烧毁大半。

作为江南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沿河民居之一,百间楼给人以遐想的同时,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这其中借天让地的建筑特色尤为突出。

百间楼大宅三到四进,但大多数为只有一个天井的两进屋。小巧的天井,雕花的木窗,别致的砖雕,古朴的厢房,无不洋溢着江南水乡独特的神韵和灵气。石灰剥落的老墙上垂下几丝青藤,平添几分情趣,廊屋顶上摆着几盆花卉、盆果,与晒衣竿上晾着的衣服和谐地消融在氤氲而又古香古色的小楼氛围里。

百间楼河廊如诗如画,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尽管没有浮雕,也没有壁画,但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精巧绝妙之杰作。河岸上,庭院旁,浓墨如泼,绿树拔地凌空,衬着一叶剪影般空灵的廊屋,其远近、浓淡、恰到好处,那是水墨画的韵味,半扇雕窗,窗棂子里,花影扶疏,暗香浮动,听不尽喃喃细语,那意境,那情致宛如红楼梦之潇湘。

百间楼一带现在仍然是居民集中的住宅区,这里静得出奇,每天只有一些南浔人,在圆形的门洞下来来往往,偶尔有一辆摩托车从百间楼的廊下驶过。也将油门调得小小的,声音轻轻的,似乎怕打破小镇的宁静。百间楼的旁边没有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和令人心烦的喇叭声,就连脚步也是轻轻的。

百间楼是江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居之一,经过不断修缮,与闻名遐尔的嘉业藏书楼、小莲庄、张石铭旧居等名胜古迹相媲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现在百间楼已经被列为重点保护地段,南浔区政府明确思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已经邀请有关专家设计改造方案。目前,百间楼已经恢复为条石青砖铺就路面的步行街,河水也更为清澈,更具有江南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味。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