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开平碉楼】侨乡多碉楼,风雨去洗礼(八)

浏览次数:3052      日期:2010-08-31

[健康平安网]有人这样比喻:在华侨和碉楼业主的热情支持下,开平碉楼的“申遗”工作,就像登上了一条乘风破浪的航船,正加足马力全速驶向预定的目标。

那么,是谁独具慧眼,第一个提出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呢?

事情还要从1999年的那个冬天说起。

1999年11月的一天,一个叫李玫的人匆匆赶往首都机场,登上了飞往广州的班机。她此行,是前往有“碉楼之乡”美誉的开平市。

此前,作为国家机关干部的李玫,主动要求到基层挂职锻炼,得到上级批准后,她便急匆匆地赶往开平报到。

来到开平,李玫担任了市委常委一职,分工负责农业和重大经济项目工作。怀着为当地百姓做实事的迫切心情,她来到开平的第四天,就急着下农村了解情况。

或许是有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李玫没有按照办公室事先安排好的路线行进。而是在一个交叉路口,让司机把汽车拐进了自力村。自力村位于开平市区东面十二公里处,村里分布着许多碉楼。

当时,由于李玫的思绪集中考虑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涨起来的问题,因此,进村时她并没有注意到那里的耸立碉楼群。

当李玫在一户农家结束了长谈,走到村口环顾四周时,她觉得眼前突然一亮,紧接着就是一阵惊讶。李玫被这些从未见过的奇特建筑吸引住了。

端详了好久,她才转过身来,向站在旁边的司机师傅请教。

李玫:“当时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就问司机,我说这个是什么东西?司机说当地人叫碉楼。”

生长在北方,一直在北京工作,看惯了四合院的李玫,脑海里立即冒出了许多问号:为什么开平的乡村会有这么多的碉楼?它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价值何在呢?

带着这些疑问,李玫一回到办公室,就马上调集来有关资料,对碉楼进行了悉心的研究。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李玫得知:在汉语里,碉,指军事上用作防守的坚固建筑物。楼,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碉楼” 一词,就是把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成的。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叫“角楼”或“望楼”的高层建筑。碉楼的出现,就是受到古代“角楼”和“望楼”的启发。

在中国,除了开平,西藏、四川、云南等许多地方都有碉楼存在。

与其他省份的类似建筑相比较,开平碉楼特点突出,个性明显。它是华侨文化遗产,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就。是中外建筑艺术交融结合的典范。读懂了开平碉楼的李玫兴奋不已。

紧接着,李玫又找了一些华侨和开平市文化、文物部门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

李玫心想,既然大家都认为碉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贝”。那么,在碉楼之乡的开平,为什么不能在碉楼上大做文章呢?经过缜密思索,一个大胆的想法脱颖而出。

不久,在一次党委常委会议上,李玫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她说,开平应该亮出碉楼文化的招牌,开平碉楼不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而且应该冲刺世界文化遗产。

李玫认为:尽管“申遗”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中途也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是一旦“申遗”成功,碉楼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继而开发利用,就会给开平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和社会效应。

让李玫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话音刚落,会场就像开了锅。

李玫的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

对李玫来说,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接下来,她风风火火地来到广州,向广东省文物局汇报。

不久,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李玫又回到了北京。

下飞机以后,她连家门都没有进,就和同行的人员赶到国家文物局。向张文彬局长和有关领导详细汇报了开平碉楼的情况和他们的想法。

离开文物局的时候,李玫诚恳地向张文彬局长发出了邀请。她说,请到开平来吧,开平的碉楼很值得一看!

2000年11月下旬,国家文物局长张文彬和广东省文物局的领导,决定到开平考察。开平,该拿什么做见面礼呢?

得知张文彬局长要来开平的消息,从开平市华侨博物馆抽到碉楼办公室工作的张建文灵机一动,他马上拿起照相机,驾驶着汽车跑到了乡下。

张建文记得,他用了十多天时间,对公路两旁有代表性的碉楼进行了认真地拍照。

“一直这样拍,就公路旁边那个楼,特别多,我就拍了下来,一共拍了三百多张,比较好的,然后就选了七十多张,就把它放大成二十四寸的,就挂在半岛酒店的北京厅那里,(整整)一个展厅。”

当时,开平市政府把张文彬局长等人安排在市里的半岛酒店歇息。

11月28日,当张文彬踏进半岛酒店北京厅时,就像初次见到碉楼的李玫一样,被照片上的奇特建筑深深地吸引住了。

张文彬局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长廊啊。”

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对碉楼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两天的考察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离开开平前举行的汇报会上,张文彬局长感慨地说:“开平市的常委李玫曾经对我说过,你一定要来看看,开平的碉楼很值得一看,我来后一看,结果给了我一个震撼,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不仅是开平的财富,也是华侨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遗产。”

对于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张局长表示了支持。

从此,开平碉楼申报世界遗产的航船正式扬起了风帆。

然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程序。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六条标准中的至少一条。

早在提出“申遗”的建议之前,李玫就此拜访了一些专家和学者,倾听他们对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

在李玫请教的专家和学者中,就有后来成为开平碉楼“申遗”专家组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

为了“申遗”,除了张国雄以外,开平还先后邀请了四十多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到开平出谋划策。

2001年9月,世界遗产评估权威亨利博士应邀来到了开平。同第一次看见碉楼的人们一样,亨利感到兴奋和震惊。

在认真考察了诸多碉楼之后,一直按照《世界遗产名录》的六条标准来衡量开平碉楼的亨利博士,向陪同他的中国学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参观了碉楼之后,亨利博士还提笔给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写信,他诚恳地建议中国政府把开平碉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

为什么亨利博士对开平碉楼如此感兴趣呢?一直陪同他参观、考察的张国雄曾经听到亨利说过自己的想法。

被邀请来开平的还有亨利的英国老乡夏思义。

夏思义是研究广东民间文化的学者。长期在香港工作。

自从见到开平碉楼,他就对这些华侨建筑赞不绝口。

让夏思义感到荣幸的是,后来,他成为开平碉楼研究所的高级顾问,在向联合国递交的开平碉楼申遗文本中,他担任了英文的翻译。

因为“申遗”,对开平碉楼神交已久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复合,也于2003年的年底来到了开平。

走近碉楼,张复合浮想联翩。他身在开平,思绪却飞到了上海外滩的西式建筑群。

清华大学教授张复合:“我举过一个例子,我说,如果说是上海外滩的建筑,是这个别人的孩子,就是外国的孩子在中国长大。我说开平碉楼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在自己本土上受到了外来这个文化的滋润,成长起来的。这个意义对我们现代的建筑创作,我认为是很重大的。”

在开平期间,张复合还找到开平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他恳切地说:我想为开平碉楼的“申遗”做一些事情,就让我们合作搞碉楼的普查吧。张复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张复合知道,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早在2001年,开平市政府就抽调有关人员设立了碉楼办公室。

碉楼办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全市的碉楼进行普查,摸清碉楼的数量,分布的位置,建造的年代等情况,为“申遗”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开平碉楼分布在全市15个镇区、一千六百五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仅靠碉楼办公室的十几位人员,即使每天连轴转,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任务,于是,从2001年初开始,开平采取了依靠村干部为主体的碉楼大普查。

经过半年时间,第一次碉楼普查结束了。普查结果显示,开平有碉楼一千八百三十三座。

为了弥补普查中建筑专业性不足的遗憾,开平市领导接纳了张教授的建议。

2004年3月,张复合教授的两个研究生杜凡丁和钱毅风尘仆仆地从北京来到了开平。

他俩到达开平后,首先按照“申遗”的要求,重新设计制定了调查表格。

当杜凡丁兴致勃勃地走进开平的农村时,他的眼前突然惶惑了起来。

因为开平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是碉楼和被当地人叫作“庐”的楼房并肩而立。它们都有漂亮装饰,响亮的楼名,钢板做成的门窗,有的庐也建有燕子窝和射击孔。

清华大学讲师杜凡丁:“它当地叫做庐,这样一种别墅,它和碉楼之间很难区分,所以当地在第一次调查的时候,有很多碉楼他们可能就当作了庐,或者有很多庐,他们看成了碉楼这样的,包括我们个人也是(这样)。”

那么,该怎样区分什么是碉楼,什么是“庐”呢?最终,他们给出了界定的标准和尺度。

碉楼是单体塔式建筑,高度一般多在五至六层,至少两层,最高为九层。碉楼的门窗窄小、用钢板制作。墙体坚固结实,有枪眼,楼顶有“燕子窝”。

碉楼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土匪抢劫。

而“庐”的主要功能是居住。与碉楼比较,“庐”的楼体舒展,门窗宽大通风,高度大多为三至四层。

有的“庐”的前后门上方或者墙角设计有枪眼,有的还建有“燕子窝”。但是,它只是碉楼防御功能的模仿,与碉楼不可同日而语。

在区分了碉楼和庐的界限后,普查的进度并没有上去,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杜凡丁:“因为天气的关系。开平那个地区大概在4月份开始是一个雨季,雨季几乎每天都在下雨,然后但是开平那边的雨季和北京的雨又不太一样,它好像不是说那种天气一下变得很阴,然后下雨那样子,就好像天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然后雨一下就下来了,然后可能过一会儿又停了。”

杜凡丁和他的普查小组会趁着雨停的间歇,见缝插针地迅速跑进附近的碉楼调查,可是,等他们进去之后,瓢泼的大雨又骤然来临。

而大雨刚停,火辣辣的太阳就悬挂在天空。烤得人就像在蒸笼里一样难受。

历时八个月,跑遍了开平几乎所有的碉楼之后,尝遍甜酸苦辣的杜凡丁终于结束了普查工作。他可以告慰导师的是,自己为开平碉楼“申遗”付出了一份努力。

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2001年递交第一份申报材料开始,期间数易其稿,2006年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受了申报材料的英文文本,而申报名称,也由最初的开平碉楼,变成“开平碉楼与村落”。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清华大学教授张复合:“开平这个碉楼,它是一个跟这个田野风光,跟农村的这个田舍,是组合在一起的。”

最后,由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一锤定音,把申报的名字改为《开平碉楼与村落》。

按照申报的要求,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为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地。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迎龙楼”位于赤坎镇三门里村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迎龙楼代表了开平早期碉楼的建筑形态。

开平市塘口镇的自力村一共有九座碉楼。最早的“龙胜楼”建于1917年,最晚的“湛庐”建于1948年。可以说自力村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和缩影。

蚬岗镇锦江里村落被列为提名地得益于“瑞石楼”,“瑞石楼”坐落在锦江里村落的左后侧,占地九十二平方米,楼高九层,是开平市最高的碉楼。

百合镇马降龙村落群坐落在“百足山”下,由五个自然村组成,村落群中点缀着十三座碉楼和“庐。”专家评价,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环境的代表。

2006年9月15日,开平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这一天,伴随着幼儿园里传出来的《数碉楼》儿歌,一个名字叫卢光裕的马来西亚籍人士,来到了开平。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呢?

原来,卢光裕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派遣,专门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在开平的四天时间里,卢光裕风尘仆仆地考察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的四个提名地。

四天的考察时间很快结束了。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程序,卢光裕先生在实地考察后将写出评估报告。开平碉楼能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终将取决于2007年6月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表决结果。

清华大学教授张复合:“开平碉楼在这个“申遗”的过程中,我想也是大家对开平碉楼的价值,不断的发现,和认识的过程,我想这个开平碉楼,作为“申遗”如果成功了,以后在保护的过程中,它的价值应该很好的得到体现。”

有人在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上,印证了中外建筑文化的结合和交融,有人在碉楼门口的对联上找到了侨乡西风东渐的踪影。也有人透过壁画,看到了华侨们国富民强的愿望和理想。

“鸿雁越洋飞,梓里长情意,缺柴、缺米真悲苦,男儿揾食把家离。”

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华侨们的创业史,配合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学习、弘扬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精神和传统。2006年5月,《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乡土教材,已经出现在开平市各个学校的课程表上。

“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见证,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不同的侨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2007年6月25日,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表决结果:《开平碉楼与村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