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开平碉楼】侨乡多碉楼,风雨去洗礼(七)

浏览次数:2389      日期:2010-08-31

[健康平安网]岁月如风,时光飞逝。

由于碉楼的业主大部分在海外,如今,开平绝大多数碉楼已经是人去楼空,铁门紧闭。

与孤傲的碉楼相依相伴的,是缠绕的青藤、茂密的竹林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芭蕉树。

那么,碉楼在建造者的心中占有怎样的位置?楼主的后代们对碉楼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位于开平蚬冈镇沙塘村的燕山楼,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燕山楼的主人名字叫黄窦桂。

黄窦桂十六岁就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为了建造碉楼,他在异国他乡受尽了磨难。

1905年,靠着辛勤劳动挣来的钱,黄窦桂终于在家乡建起了三十米高的燕山楼。伴随着碉楼的建成,四十岁的黄窦桂也结束了在海外的生活。

又过了四十年,八十岁的黄窦桂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临终前,躺在病床上的黄窦桂吃力地举起右手,不停指着燕山楼的天花板。

燕山楼后人黄景良:“家里人不知道你为什么成天这样,指着上边,指这上边做什么啊,原来他舍不得离开这个碉楼,后来我的祖父听他,走在他的耳边这样便说,原来他说,燕山楼,是要叫我的祖父,要保护好这个碉楼。”

遵照父亲的遗嘱,黄秀浦挑起了守护燕山楼的担子,在这座碉楼里,他一住就是七十多年,直到去世为止。

黄秀浦去世后,燕山楼又成了他儿子黄定芳的居住之所。一直到了九十八岁告别人间。

黄定芳夫妇共有六个子女,六个子女全都在燕山楼里出生。因此,他们把这座碉楼当作生命的根。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燕山楼的楼顶出现了裂缝,每当刮风下雨,随时有倒塌的可能。

1979年,黄景良的大哥黄景孚得知后,立即从定居的美国带着钱飞回开平,给燕山楼重新换了楼顶。

1984年,燕山楼的楼顶翻新五年后,它周围的墙壁也出现了裂痕,而一旦围墙坍塌,燕山楼就失去了保护。黄景良移居加拿大的二哥黄景东闻讯后赶回家乡,出钱修好了围墙。

此后,由黄景良掏腰包,给燕山楼安装了新的大铁门。

每一年,在开平当教师的黄景良都要几次回到燕山楼。而每一次走进燕山楼,他都仿佛走进了圣殿一般庄重。

2000年,一条消息让黄景良激动不已:开平碉楼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他立即和海外的亲人商量后做出决定,要把凝聚着黄家几代人感情的燕山楼捐献给政府。

燕山楼后人黄景良:“开平申报这个碉楼世界文化遗产嘛,假如政府需要我们的燕山楼,是要用它做的景点,我们几兄弟都很乐意,配合政府,把燕山楼捐献出来。”

在2000年里,世界各地的开平人,几乎都听到了开平碉楼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喜讯。

不久,旅居海外的开平同胞,收到了开平市人民政府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信中写道,开平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更是名闻遐迩的碉楼之乡。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平碉楼,市政府已经于2000年开展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信的最后,恳切希望广大侨胞本着造福家乡、造福后人的目的,给予市政府以大力支持。

一石激起千重浪,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旅居美国的华侨方创杰,决定把自己家的碉楼“伦煊)居庐”无偿捐献给政府。同时他还拿出六万元,作为碉楼的维修经费。

旅居加拿大的谭国铁是六也居庐的后人,收到开平市人民政府的信,他和两个弟弟商量后,一致同意将开平赤坎镇的六也居庐交给政府。

位于百合镇虾边村的适庐,是旅居秘鲁的华侨关以文于1924年,用沙子、黄泥和白石灰为材料建成的。

关以文的女儿关曼青,在适庐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至今,楼顶上仍然摆放着她和家人为防贼搬来的石块。

听到“申遗”的消息,在广州居住的关曼青马上表态,只要申遗用得着,适庐就托付给政府。

从小在碉楼里生活的吴荣治,20世纪50年代到香港创业。靠着精明能干,他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然而,在吴荣治的情感世界里,故乡的碉楼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

小时候的吴荣治,经常用好奇的眼睛,透过碉楼的射击孔观察外面的世界,而幼小的他始终不明白射击孔的真正用途。

时光流逝,吴家的碉楼已不复存在。

但得知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吴荣治非常兴奋。兴奋之余他在考虑,该为家乡的“申遗”做些什么呢?

2003年,吴荣治决定出资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到开平考察、并在自己的私家园林“在园”举办“侨乡文化论坛”,为碉楼“申遗”出谋划策。

作为碉楼的后人,能为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事情,吴荣治感到责无旁贷。也有的人对吴荣治的举动不太理解,他们开玩笑地问:老吴,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海内外乡亲的热情支持下,开平的“申遗”工作朝着预定的目标迈进。

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不论是碉楼还是“庐”,它们都是华侨的财产,必须得到主人的授权后才能清理、整治和申报。那么,该如何处理华侨财产与政府申报的关系呢?又该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呢?这在中国以往的申报工作中是从未遇到过的。

其实,早在1998年,开平市政府就决定从“立园”着手,寻找、探索一条碉楼的管理、开发与私人财产的保护关系之路。

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占地一万一千九百平方米。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华侨私家园林。

遗憾的是,自抗战爆发,立园业主谢维立和家人陆续离开这里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冲刷,饱经沧桑的立园已经破败不堪,面临着荒废的危险。立园的这种状况,让开平市政府十分担忧。

1970年,谢维立在美国去世。

1999年初,开平市想方设法与旅居美国的立园业主、谢维立的夫人余瑶琼取得了联系。并先后发出六封信函,表达了保护、开发立园的愿望。

开平市侨联副主席方荣益,参加了与余瑶琼商谈“立园”托管的全过程。

接到电话后,余瑶琼一时拿不定主意。

谢维立之女谢美娟:“我的妈妈接了电话之后,不知道怎么办,第一,她不知道怎么算帐,她想了想,后来她说还是要修理它,大家拿来用,不要把它变成废园了。”

得知余瑶琼在托管问题上有些犹豫,开平市政府请谢锡辉帮忙做说服工作。

从小旅居美国的谢锡辉也是开平塘口镇人,他和谢维立是世交,深得余瑶琼的信赖。

1979和1983年,谢锡辉曾两次回开平,对立园的现状了如指掌。他认为无论从家乡还是从业主的利益考虑,托管是最佳选择。

见了余瑶琼,谢锡辉开门见山地说:立园的当务之急是维修,但是,这需要一大笔资金,非个人力所能及啊!要是给政府托管,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一个再生的立园,对自己对家乡都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谢锡辉推心置腹的一席话,使余瑶琼心头一亮。

但是,余瑶琼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一旦交给政府,立园维修经费真的能落实吗,是否要业主掏一部份钱呢?

就在这个时候,余瑶琼又接到来自开平的电话。

开平市侨联主席方荣益:“苏副市长向她解释立园交给政府托管,所有的维修费用,都是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承担。”

接到电话后的余瑶琼如释重负。

1999年9月,余瑶琼在给开平市政府的信中表示:经过与家人商量,已决定将立园交给政府托管,具体细节请派人来美国商讨。

1999年10月9日,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空中颠簸,开平市副市长苏书栋、以及侨务和旅游等部门的负责人,顺利到达美国芝加哥,专门拜访侨居在这里的余瑶琼。

方荣益也在这次行程之中。

他记得,动身之前,除了准备一些开平人喜欢的土特产之外,他和另外两位去美国的同伴还专程赶到佛山,为余瑶琼精心挑选了一幅精美的刺绣。

到达美国的第二天,他们就与余瑶琼取得了联系。

开平市侨联常务副主席方荣益:“到了第二天,苏副市长接通了余瑶琼女士的电话,对她说,我们几位已经从家乡来到美国,很想见见你老人家,今天还想请你同你家属吃顿饭,大家见个面,当时余瑶琼女士不同意,她说,你们是客人,这么远从家乡来到美国,这顿饭一定是我请。”

方荣益记得,他们于10月10日下午六点整,在谢锡辉的带领下准时到了余瑶琼的家。

见了面,带队的副市长苏树栋,给余瑶琼送上了有福禄寿图案的刺绣,并深情地对她说道:我们代表开平市委、市政府和开平人民向您老人家问候,祝您健康长寿!

事后得知,为了招待家乡的客人,余瑶琼专门请了会做粤菜的厨师掌勺。

1999年10月12日,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名字叫“利荣华”的酒楼里。八十三岁高龄的余瑶琼,用微微颤抖的手,在“立园”托管二十五年的合同书上。庄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托管合同签订后,开平市政府迅速行动,投入人民币两千万元,对残破的立园进行整体修缮,开通道路,美化环境。

2001年9月,八十五岁高龄的余瑶琼应开平市政府的邀请,带着子女,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受到开平人民的热烈欢迎。

去立园的途中,余瑶琼有滋有味地品尝了一碗打小时候就喜欢吃的豆花。

故地重游,看到整理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的立园,余瑶琼同子女们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立园,望着市政府为谢维立塑造的塑像,余瑶琼感慨万千,她深情地说道: “你走了31年了,今天在家乡又见了面,咱们合张影吧”。说完,她艰难地走下轮椅,来到塑像旁边,让孩子们为她拍照留念。

2003年5月,余瑶琼在美国芝加哥逝世。

为了纪念这位情系桑梓、深明大义的女性,开平市政府也为余瑶琼塑了一座像,安放在她度过美好时光的立园。

在立园,除了谢维立盖的“泮立楼”之外,还有谢维立的叔父以及谢氏家族几个兄弟建造的五座楼房。

“晃庐”,是谢维立的堂弟谢维晃的住所。

谢维晃的儿子谢龙海,1928年出生,他在立园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到美国生活。

2000年10月28日,性格爽朗的谢龙海也在“晃庐”的托管合同上签了字。

签订“晃庐”托管合同的第二年,应开平市政府邀请,谢龙海从美国洛山矶回到阔别五十四年的故乡。

伴着窗外一晃而过的碉楼,坐在车上的谢龙海一路上谈笑风生。可是,当汽车快要到达立园的时候,谢龙海突然打住话题。他睁大了眼睛望着立园,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这让负责接待工作的开平市碉楼办公室副主任谭建民吃了一惊。

碉楼办公室副主任谭建民:“他的眼泪啪地一下流出来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说谢先生什么事儿,是不是不舒服,他说不是,我太激动了。”

后来,谢龙海告诉谭建民:当时,立园的修缮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看到破败的家园即将展露新的容颜,也是让他抛下热泪的另外一个原因。

然而,当谢龙海走近父亲留下的“晃庐”时,吓了一跳。

“晃庐”后人谢龙海:“(在里边)养牛、养鸡、养鸭,种瓜、菜,吓死人。”

原来,那时候,他的两位亲戚在“晃庐”里居住。当得知谢龙海要把“晃庐”交给政府托管,他的两个亲戚连忙把谢龙海拉进楼内,劝他改变主意。

作为晃庐的后人,对此,谢龙海是怎样表态的呢?

谢龙海:“我给了他(政府)呢,我的物业永远还在,他管一百年,我就一百年还在,他管五十年就五十年还在。起码,我说,如果不给他(政府),最多是五年,到十年,(晃庐)就全都塌了,崩溃了。”

不久,谢龙海带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离开了家乡。

回到美国的谢龙海顾不得歇息,自己掏腰包,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在美国定居的、立园内另外几座庐的后人之间,把自己在家乡的所闻所见如实作了转达,并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终,使他们都愉快地签订了托管合同。

鉴于谢龙海的贡献,开平市政府决定为他雕一座塑像安放在立园。

当向他征求意见时,谢龙海这样回答:政府的好意我领了,请把塑像换成我的小儿子的吧。他生前一直盼望着回故乡而没有如愿,就给他塑一座像摆在老家的门口,算是了却了他回家的愿望吧。

开平市政府满足了谢龙海的要求。现在,谢龙海的小儿子谢保江的塑像就安放在“晃庐”的阳台上。

谢保江,1950年在美国出生,1967年,他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不幸去世。

“立园”托管,成为一个成功的模式和样板。它很快就在华侨、华人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随后,一批碉楼的业主。也都欣然与开平市政府签订了托管合同,为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乐天楼建于1927年,是由“立园”中六个“庐”的主人共同出资建造的碉楼。

“乐天楼”,高五层,有十四个房间。这些房间,自楼主人离开后几十年都没有人进去过。

乐天楼里珍藏着什么秘密呢?

2002年4月19日,得到业主的同意,有关人员准备打开“乐天楼”,进行清理和整治。

开平市博物馆的关基晃也参加了这次行动,尽管有思想准备,当他和有关

人员走进了布满灰尘的碉楼时。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开平华侨博物馆书记关基晃:“这个乐天楼里面,里面的是黑黑暗暗一片的,我们在里面看到的那个尘土啊,非常的厚,那乱七八糟的东西满地都是,我们进去了以后,那里什么都看不见,基本上。”

有人打开了一扇窗户,靠着从那里射进来的亮光,他们登上楼梯,经过一番周折,走进了三楼谢维立的房间。

在一个陈旧的皮箱里,工作人员发现不少有价值的民国时期的物品:其中,有产在美国的化妆品,有从美国、香港等地寄来的信件;有建筑乐天楼时购买材料的收据,还有泮立楼落成时大摆宴席的清单等。

当清理到皮箱底层,他们看到了一些书法作品。

箱子里一共有十九幅书法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民国时期政治家及大书法家谭延闿的墨宝,和近代著名政治家及书法家康有为的手迹。

乐天楼发现珍贵名人书法的消息,传到当时仍然健在的谢维立夫人余瑶琼的耳中,她毅然决定:把所有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开平市华侨博物馆。

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海外游子们与家乡的联系更密切,“根”的意识更牢固。

碉楼“申遗”,凝聚侨心!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