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开平碉楼】侨乡多碉楼,风雨去洗礼(五)

浏览次数:1989      日期:2010-08-31

[健康平安网]“阿爸离家乡,揾钱把家养,去到金山挨凄凉。阿妈日盼夜又想,挂心肠,金山入梦乡,梦里不识金山样,梦见阿爸泪沾裳。”

鸦片战争之后,一批又一批开平人跨过浩瀚的大海,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淘金”。

淘金者带着亲人的希望远走他乡,又在父老乡亲的羡慕和赞赏中,衣锦还乡。

华侨们在回乡建房、买地、娶媳妇的同时,又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开始大量兴建碉楼。

作为学者,张国雄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华侨建碉楼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土匪和盗贼;可是,在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碉楼建得非常华丽。似乎是碉楼的主人在尽情地张扬、展示着自己的富有。这不是故意引起土匪和盗贼的注意吗?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动机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张国雄找到了答案。

张国雄:“实际上就是相互之间在开始攀比了,而且在攀比的过程当中,我要表现出我的新、我的意。我跟你不同,跟你不同,正是这样一种攀比的心理,张扬个性的心理。跟中国人传统的,希望通过建筑,来表现自己家庭的财富和家庭的,从此来确定,自己家庭社会地位的,这样一种传统的心理结构的一种结合,才出现了开平碉楼,这样一种看起来很矛盾的,这样一种现象。”

张国雄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碉楼不单纯用来防御土匪,一些人还用它来显示个人财富,奠定在乡亲们中的社会地位。这种心理反映在碉楼建造中,竞争和攀比就在所难免了。

发生在“瑞石楼”的故事,证实了张国雄的观点。

素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座落于开平蚬冈镇的锦江里村。

“瑞石楼”楼主名叫黄璧秀,他在香港的生意场上取得了成功。

1922年,为了家人的安全,黄璧秀投入三万多港币,在家乡建造了这座碉楼。

黄贻桂告诫儿子黄璧秀:碉楼别再往高处建了。再往高处建,就要碰到雷公的下巴了。黄贻桂质问道:难道你要惹恼雷公,招来雷劈吗?

黄璧秀没有听从父亲的劝告,他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图纸,一直把“瑞石楼”建到九层才罢手。

1926年,九层高的“瑞石楼”竣工了。登上“瑞石楼”楼顶的黄璧秀,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开平有这样的习俗,主人在搬进落成的新居之前,都要举行“入伙”仪式。“入伙”就是宴请亲朋好友,隆重庆祝一番。

巧合的是,瑞石楼“入伙”的日子,恰逢黄璧秀父母的八十大寿。双喜临门,黄璧秀在村里摆起了流水宴。

据黄璧秀的重孙黄耀铿介绍,当年有一个为流水宴供应猪肉的客户,仅用在这五天里挣的钱,就在家乡盖起了两座楼房。

对于开平当时的社会风尚,民国二十一年重修的《开平县志》这样记载:“惟侨民既得此巨资回国,惜不能用诸生产事业,以增物力,徒然为求田问舍之谋。一则增涨田土价值,使贫民益难为生;一则提高生活程度,使风俗日趋浮靡,踵事增华。”

发了财的华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建起漂亮的碉楼和洋房,摆上美味佳肴宴请四方宾客。这让乡亲们羡慕不已,并促使一些人重新调整人生的坐标。

一位美国华侨在回忆录里写到,当年让他下决心离开故土到“金山”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所在的村子里有个男人,离开家乡时是个身无分文的小男孩,十多年以后,他却带着无法估量的钱财回来……

回到家乡后,他建了一幢宫殿般的房子,有二十多座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竣工那天,他宴请了全村的人,酒席丰盛:一百多头烤乳猪,无数的鸡、鸭、鹅……所有这些,给乡邻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这个人的财富和排场深深的感染了我,于是,我也有了要到美国去发财的想法。”

同许多开平人一样,谭金花为自己的家乡拥有众多的碉楼而自豪。

同时,她也被黄璧秀在“瑞石楼”入伙那几天大宴乡亲,一掷千金的慷慨和潇洒所震惊。

但是,总有一个疑问缠绕在谭金花的脑海:是否所有碉楼或者“庐”的主人,都像黄璧秀那样风光无限呢?

幸运的是,2002年,谭金花成为美国加州一所大学的访问学者,她能够跨越太平洋,亲自到老一辈华工淘金的地方调查和采访。

为了便于寻找碉楼的后人,去美国之前,谭金花带了许多碉楼和“庐”的照片。

一次偶然的聚会,谭金花认识了旅居美国的开平老乡谭国材。

在美国,谭金花六次采访谭国材,了解到许多关于他父亲谭华强的故事。

谭华强,开平赤坎镇升平里人,在广州接受大专教育后到美国谋生。

有了一定的资金后。1930年,谭华强在家乡建起了“六也居庐”和“性如别墅”。

这两座联体的楼房花费了三万多块银元,历时一年才告竣工。

那时候,谭家的钱存放在五公里外的赤坎镇钱庄,为了取钱,谭华强的妻子黄玉銮经常奔走在从升平里通往赤坎的小路上。

当“六也居庐”建成后,装钱的竹条箱已经破败不堪,而谭华强所有的积蓄也花光了。

六也居庐后人谭国材:“建了房子以后呢,就当时可以说是,我父亲那个时候才三十八岁,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所以他,但是钱花完了,那总是要回去美国,继续努力赚钱养家。所以他1935年又再回去了。”

1935年,重新回到美国的谭华强,却遇到了找不到工作的困难。

可是,国内的妻子儿女以为他在美国,每个月都有数百元的收入,几乎每一封家信都催促谭华强多寄钱回家。其中有一封信这样写道:

“这学期因各物腾贵,而最低限度亦需五百余元左右,但又联想到家用之浩大,非平常所比。而今年只接大人港币三百元,亦不过千余大洋而已。如何能应付此浩大之支出?”

接到来信的谭华强,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挣钱养家。

他在洛杉矶的街头卖过水果,到餐馆里面打过工,也曾经把剩余的一点钱,用来投资办农场。但是,这一切努力,最终都化为了泡影。

据说,谭华强相信风水学。

他把“六也居庐”的楼顶设计成船头的形状,预示自己今后的前程能像巨轮一样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可是,谭华强万万没有想到,“六也居庐”建好后,他的命运会急转直下。

然而,当年碉楼和庐的主人张扬个性、显露财富的心态,已经在开平碉楼和庐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开平碉楼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的中下部造型比较简单,外墙一般不做装饰。

而碉楼的上面部分造型丰富多彩,柱、廊、外墙面的装饰十分精致,有的甚至到了烦琐堆砌的地步。

为什么楼主人如此注意碉楼上部的外观呢?

经过调查之后,张国雄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实用方面看,碉楼中下部分的简化可以防止匪盗攀援,增加安全感。

同时,碉楼中下部分与周围民居的高度相等,如果在那里也作精美的装饰,就如同一个穿着光艳华丽衣服的女人,在自家屋里转悠,别人无法看见,达不到炫耀和攀比的目的。

而碉楼的上面部分最引人注目,在那里下工夫搞装饰,可以满足楼主人显露财富的心理。

于是,有的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碉楼不但可以防土匪盗贼和洪水,又能居家生活和办学读书,它不但是近代开平民众社会心理和习俗风尚变化的见证,也是当时华侨铺张、攀比和炫耀的纪录。

客观上,随着一座座碉楼在竞争中崛起,开平的治安状况也开始好转。

而伴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华侨们走出了坚固的碉楼和舒适的“庐”,把造福桑梓的行动和竞争的触角,延伸到方方面面。

赤坎镇,位于开平中部,镇区面积三平方公里。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氏家族居住在赤坎镇的上埠,而下埠则是司徒氏家族的聚居地。

民国初年,司徒氏海外乡亲,倡议在赤坎镇创办家族图书馆,为青年人提供学习场地和文化资讯。

司徒氏图书馆现任馆长司徒亮,对图书馆建馆过程如数家珍。

这个倡议首先得到家乡德高望重的本族老人的积极响应。

紧接着,他们发动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同胞踊跃捐款,并创办《教伦月报》加强宣传,使建造家族图书馆的壮举家喻户晓。

司徒氏图书馆馆长司徒亮:“带头发动海外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民国初期到1922年捐款已经是达到四万银元。”

两年后,具有葡萄牙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司徒氏图书馆,在赤坎镇落成。

图书馆高三层,占地八百一十多平方米。

三楼顶正中的匾额中,镶嵌着的“司徒氏图书馆”六个大字,由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谭延闿题写。

司徒氏图书馆的建成,不仅仅是司徒氏家族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侨乡文化建设的一个壮举。

1925年12月的《开平明报》,登载了《司徒氏图书馆开幕之先声》一文,文章写道:

“该馆定期新历正月一号开幕,经先期柬请各界人士观礼,预备奉行学绩展览会及游艺会。其种类有国技、国乐、跳舞、白话剧、幻术、化学游戏、各种运动……另主演梨园大荣华班十一套,在下埠牌坊脚戏场。”

1926年元旦,拥有上万册图书的司徒氏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一年以后,旅居加拿大的司徒氏华侨再次捐款,在图书馆三层楼顶增建了一座西式造型的大钟楼。

钟楼里的大钟,产自美国波士顿,自从在司徒氏图书馆落户后,它每小时都向全镇和附近的村落提供报时服务,嘹亮的钟声,久久回荡在赤坎镇的上空……

司徒氏图书馆楼顶上大钟发出的悠扬钟声,让住在同一个镇上的关氏家族坐卧不宁。

其实,还在司徒氏图书馆建造时,由旅居加拿大华侨关崇操、关国暖和关族内享有威望的族老就组成了“关族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决定在海内外筹集资金,也在赤坎镇建一座图书馆。

为此,关族也创办了族刊《光裕月报》,制造舆论。

此举一呼百应,华侨们把建图书馆看作是光宗耀祖,宏扬家族精神的大事。仅加拿大的关族乡亲,就捐出一万八千多块银元。

1926年8月中旬,关族图书馆发起人之一、旅居加拿大的关国暖在阔别赤坎十多年后,以图书馆建设主持和监理人的身份,回到了家乡。

然而,他的到来,却让即将破土动工的关族图书馆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任关族图书馆主任的关赞棠,对建馆的那段历史了如指掌。

原来,关族图书馆的设计,比司徒氏的规模要小。关国暖得知这个情况后,感到如果按这个设计建关族图书馆,则不能反映关族在开平的影响,更不利于与司徒氏家族的竞争,同时,规模偏小也不利于凝聚家族人心。

因此,他认为关族图书馆的面积,至少应该与司徒氏图书馆相当。

关国暖的想法,得到了家乡族老的支持。但是,这样一来,建图书馆的总预算就要增加到四万块银元。

为此,关国暖立即返回加拿大。到达之后,他向那里的关族华侨说明图书馆增加经费的原因,而他自己则率先拿出了捐款。

当得知是由于扩大图书馆规模而追加经费,关族华侨们再一次慷慨解囊,就连那些刚刚走出国还没有挣到钱的人们,也借债捐钱。

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筹得三万六千多块银圆,解决了关族图书馆建馆经费问题。

经过两年的建设,1929年,占地七百零九点五平方米,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关族图书馆在赤坎镇落成。

正门匾额上的馆名,是由近代广东著名书法家吴道熔书写。

同司徒氏图书馆一样,关族图书馆内也收藏有《万有文库》、《四库全书》和《二十四史》等巨著,加上其他图书,约有两万余册。

1931年8月,关族图书馆正式开馆,开馆仪式整整进行了五天。

来自恩平、台山、新会和开平的民众,将图书馆围得水泄不通。从广州和香港请来的文艺表演队轮番登台献艺。

关族图书馆的楼顶也建起了钟楼,并从国外运回了一座大钟。

这座来自德国的大钟,和司徒氏图书馆来自美国的大钟同时鸣响。

悠扬的钟声,向人们诉说着半个世纪以前,发生在赤坎古镇两个家族相互竞争,竞相为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往事。

除了兴办图书馆之外,关族和司徒氏家族之间,在文化娱乐方面也展开了竞争。

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我们看到在赤坎镇上,两个家族你建一个剧院,我也要建一个剧院,你建一个旅馆,我也要建一个旅馆,你建一个电影院,我也建电影院。”

1933年7月,由司徒俊慰创办的开平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东升影画院”在赤坎开业。。

一代表演艺术家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故都春梦》等电影陆续在这里上映。

没过多久,由关氏家族的关崇焯、关泳堂、关天任等人集资创办、有七百个座位的“东南戏院”也在赤坎开张。

“东南戏院”放映的电影有《姊妹花》、《渔光曲》等,这些影片给赤坎古镇带来了新的气息。

影片把长期被匪患袭扰的人们,带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影片中的演员和故事,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1937年7月7日,从卢沟桥传来的隆隆炮声,把侨乡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震得粉碎。

从此,碉楼之乡开平,进入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