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福建客家土楼】大山里的建筑奇葩(五)

浏览次数:1890      日期:2010-08-31

[健康平安网]振成楼楼主阿耕知道,土楼人家有这样的习俗:不论哪一家有新生命诞生,伴随着这个孩子来到人间的胞衣,都要埋在土楼里。

客家人以为,这样一来,不管这个孩子长大后走向何方,走得多远,他生命的根,就永远留在了土楼里。

闽西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逢蕊发现,过去,客家人走向外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寒窗苦读,赢得前程。

自然,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出人头地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是像祖先们那样,迈出开拓的步履,走向世界。

但是,无论走向哪里,那些遍布在故乡青山绿水间的土楼,是他们永远的牵挂,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根。

1892年,有“华侨巨子”之称的胡文虎十岁时,被父亲从缅甸送回老家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参阅了大量资料写成《胡文虎评传》的李逢蕊了解到,少年时代的胡文虎,对《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课文并没有多大兴趣,而是特别喜爱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胡文虎从《西游记》的孙悟空身上,悟出人生在世,应该勇于拼搏。从《水浒传》中,悟出为人当如梁山好汉那样,仗义疏财。在《三国演义》里,他悟出交朋友应该像刘备、关羽、张飞那样肝胆相照、生死相依。

从名著中得到启发和感悟的胡文虎,却在现实社会中看到了失望和悲哀。

胡文虎在回家的四年当中,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是列强瓜分,民生凋零,手工业也破产,所以作为他的家乡来讲,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大家的生活都过得很苦。

1896年,胡文虎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中川村,回到缅甸。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成了“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的胡文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福建。

1933年7月,为了筹划开发建设福建事宜,胡文虎从海外回到了阔别三十七年的故乡。

胡文虎回来以后,经过考察,他曾经提过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就是建议成立新福建银行,筹集资金,共同开发;第二条就是成立厦门经济开发区;三条,就是希望政府支持,发动有关部门,都来共同的共建福建。

遗憾的是,正当胡文虎的计划付诸实施时,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中国。胡文虎设计的这张美好蓝图,随着日军入侵而化为灰烬。

据李逢蕊统计,在抗战时期,爱国不甘人后的胡文虎,捐赠的经费达到六千多万银元,个人捐赠额为华侨之最。

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胡文虎在欣喜之余,决心重新启动因为战争夭折的建设家乡计划。

在胡文虎的大力倡导带动下,“福建经济建设运动”在东南亚华侨界,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李逢蕊了解到,建设运动包括开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项目。计划募集三百亿元,而胡文虎自己就投资十三亿。

为此,胡文虎还专门飞抵南京拜会蒋介石,请求给予支持。但蒋介石却把这件事,推给了主理国民政府金融财务的宋子文。他要求宋子文批准他,建立一个华侨银行,可是宋子文没有答应,四大家族不准其他人开银行。把这个宏伟的规划最终掉了,在胡文虎心里很痛苦。

1946年,心灰意冷的胡文虎派人在故乡建造了别墅,准备叶落归根。

遗憾地是,1954年9月,心系桑梓的胡文虎在美国逝世,享年72岁。

胡文虎去世时,他的女儿胡仙正在美国一所大学读书。得到噩耗,胡仙中断了学业,匆匆赶回香港,继承父亲留在那里的产业。

胡仙接他的产业,实际上接的是负债产业,胡文虎的十六家报纸,星岛报业,因为抗日战争,日本占领东南亚和香港之后,受到很大的打击和压制,所以他整个产业都在凋零。所以,1954年,他过世的时候,胡仙接的一个崩溃地烂摊子。

可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胡仙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她被誉为“新闻女王”和“亚洲最富的女人”。

1993年,胡仙回到魂牵梦绕的永定。此次故乡之行,她作出了建立福建胡文虎基金会的决定。

迄今为止,基金会为家乡捐款三千六百多万元,其中的许多资金用于教育事业。

2000年春节前夕,著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投入了故乡永定的怀抱。

郑小瑛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登台演出。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来又去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

郑小瑛的父亲郑维,是1916年考上第二批庚子赔款的公费留美学生。

距离永定县城不远处的这座中西合璧的土楼,就是郑维和他的兄长当年在美国留学时,用假期打工挣来的钱在家乡建造的。

凭吊了父辈出资建造的土楼、为祖父母扫墓之后,郑小瑛来到有“土楼王子”之称的振成楼参观。

伫立在宽敞明亮的天井,望着大厅里琳琅满目的楹联和富有音乐感的建筑结构,郑小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郑小瑛介绍说:那我当时脱口而出,我说如果能够有一部,表现客家人精神的交响乐作品,那多么精彩啊。

于是,郑小瑛请在闽西生活过的著名作曲家刘湲,创作交响乐《土楼回响》。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湲介绍:首先,第一点她就觉得这个肯定能够做成,在这个人身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区域,这个也是我很独特的一个历史,生活在这个区域,从小,几乎是一岁两岁的时候开始,最后到了十三岁的时候,才离开了这一片区域。

刘湲不负众望,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创作,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身为客家女的郑小瑛,决定亲自指挥这部由厦门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乐。

《土楼回响》共由五个乐章构成,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诗篇。同时,也表现了异国他乡的客家儿女的土楼情思。

《土楼回响》自问世以来,先后在龙岩、厦门、福州、北京、上海、西安等三十多个城市,以及日本、美国演出了三十多场,得到了高度赞赏。

郑小瑛介绍:这部作品有了以后,我就一直盼望能够有机会,到海峡对岸,去与那里的六百万客家乡亲们,共享这部优美的音乐。但是,就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2006年10月,郑小瑛如愿以偿,她带着《土楼回响》,来到了宝岛台湾。

《土楼回响》让台湾同胞找到了同根同祖的感觉。每场演出,都赢得了观众的泪水和掌声。

当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客家之歌》时,那首人人熟知的客家山歌,使音乐会达到了最高潮。

“你有心来俺有情喏,唔怕山高啊水又深呐,山高自有人开路喔,水深还有哇造桥人呐! ”

自然,郑小瑛没有忘记给了她激情和灵感的土楼。

2004年12月31日夜晚,在振成楼里,郑小瑛指挥着洋溢着浓浓乡情的《土楼回响》,陶醉在圆梦的幸福中。

阿哥出门往南洋,

漂洋过海去外乡。

祝哥身体多保重,

保重身体得安康。

人争口气佛争香。

在《土楼回响》中,李天生老人那首深情的客家山歌《阿哥出门往南洋》,同样打动了许多听众。

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过去的真实历史编写的,表现了一位贤惠善良的客家女子,与去南洋的丈夫告别时的情景。

那么,李天生这位民间歌手,是怎样走进交响乐的呢?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湲介绍:当时下去采风的时候,李天生当时他正在田里边打猪草,就是水塘里边打猪草,非常有趣,来的时候叫老头唱的时候,张口他就唱了。我觉得,那当时就觉得,就定了,就是他。

唱红了国内外三十多个城市、经历了掌声和喝彩之后的李天生,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土楼,继续展示客家山歌的魅力。

2008年8月,李天生再一次用《阿哥出门往南洋》,欢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据家谱记载,吴伯雄的祖先由中原南迁来到福建。

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5月,吴伯雄的曾祖父吴圣昌携家带口,离开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到台湾桃园县中坜乡创业。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

此后,近一百五十多年,除了吴伯雄的祖父回过家乡外,吴家的上辈人,都没有回过思贤村。

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九十七岁去世,临终前,一直念念不忘回乡祭祖,并嘱咐吴伯雄一定要回故乡看看。

父亲去世后,回永定祭祀祖先,成了时常萦绕在吴伯雄心头的一个梦。

2000年11月21日上午7时,吴伯雄梦想成真,他的双脚,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在当地宗亲陪同下,吴伯雄偕夫人进入吴氏宗祠,向祖先牌位上香、献茶、行礼。

祭祖结束后,吴伯雄来到村里的思贤小学参观,并会见宗亲代表。

2008年8月14日,第二次回乡祭祖的吴伯雄,欣赏了李天生等人表演的节目后,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承启楼和侨福楼。

承启楼早已闻名遐迩。1986年,邮电部发行中国民居邮票,承启楼的图案就列在其中。

那一天,由郑新彩担任讲解员。当走到承启楼的厅堂时,吴伯雄问道: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呢?

郑新彩介绍:我说,是客家人、楼里主人,叫做议事的地方。我讲了我们客家人讲的一句话,有什么事到厅里面来讲。客家话说“有么介事,到厅里来讲”。这个什么意思呢,这个客厅是讲道理的地方。哎,吴伯雄先生听了我讲,就哈哈大笑,哎呀,对对对对对。他说。客厅就是个讲道理的地方。

在承启楼里接受采访时,吴伯雄感慨地说道:“土楼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建筑,更在于把人与人之间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精神。”

感受了土楼魅力的吴伯雄,在承启楼楼前栽下了一株香樟树,寓意客家文化根深叶茂,兴旺发达。

还在吴伯雄2000年第一次回乡时,谢耀承就赠给了他一幅,精心创作的国画《思贤村土楼胜景图》。

土楼画家谢耀承介绍:土楼是我们客家人的家园,海外游子都思念故乡,我知道吴伯雄先生是客家人,而且是我老乡,距离我家不远。所以我特地画了土楼给他,画了他家乡,哇,他很高兴。

在土楼里出生长大的谢耀承,熟悉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因此,在诸多以土楼为创作题材的画家中,他可谓得天独厚。

迄今为止,谢耀承创作了六百多幅土楼画。由于他专画土楼,因此,他也被人们冠以“谢土楼”的雅号。

在国内成功举办过多次土楼风情画展的谢耀承,还漂洋过海,把展览办到了宝岛台湾和马来西亚,拨动了海外游子们思乡的心弦。

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对土楼的眷恋,深深打动了谢耀承,也给了他创作土楼风情画的动力和激情。

自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土楼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土楼基本停建了,不少土楼居民陆续搬进了小洋楼。年轻人则走出深山,去外面闯世界。

土楼,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喧闹,许多能容纳几十户上百人的楼里面,只剩下一些形影孤单的守望者。

不过,随着“土楼热”不断升温,那些走出去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目光打量这些祖先留下来的遗产。

于是,一些人又重新迁了回来,一度寂寞的土楼又恢复了人气。

原来只有四户人家的振成楼,现在住有十四户,都做游客的生意。

土楼成为世界遗产,使振成楼里的阿耕更加忙碌了起来。

振成楼楼主林日耕介绍:现在每天人数几十倍几十倍地增长,以前每天是几十人,黄金周最多是要几百人,现在最多的一万人,每天人数不低于一千至两千人。

最近,阿耕又印制了新名片,他那“永定县政协常务委员”的新头衔,排在了显著位置。

精明的阿耕除了干导游之外,还在振成楼里开了饭店、旅馆和杂货店。

来了客人吃饭,阿耕通常要送上一壶客家米酒。

为了帮助父亲料理生意,阿耕的大儿子和儿媳,三年前双双辞职回到了振成楼。

出嫁的大女儿也时常带着丈夫到楼里来协助父母工作。

现在,阿耕已成为客家文化的传播者。在介绍振成楼时,他把前辈的智慧、楼里人才辈出和客家文化联系在了一起。

此外,胡文虎、胡仙、吴伯雄等永定籍名人,也是他向人们夸耀的对象。

与阿耕同在一个村庄的林勤胜,也在祖辈留下的福裕楼里办起了“常棣客栈”。

每天一大早,他就在门楼的过道里摆上茶具,拿出乌龙茶,请前来参观的人免费品尝,然后,向他们介绍游览线路。

同阿耕一样,有客人到客栈就餐,林勤胜也免费送上一壶客家米酒。

如果来了上年纪的游客,林勤胜还会特意交代厨师,做上两道地道的客家菜,免费赠送。

林勤胜的儿子林建文,也在楼里给父亲当助手。

最近,小伙子忙里偷闲学习外语。他认为,现在外国游客来土楼的越来越多,掌握外语是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儿子的举动,让林勤胜打心眼里高兴,他认为,土楼的未来属于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

转眼间,2009年的新春佳节来到了。

按照习俗,除夕上午,土楼里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

衍香楼楼主苏恒瑞,写下了自己精心构思的对联:“申遗再开新天地,八面春风满土楼”,横批为“锦上添花”。

夜幕降临,阿耕和家人在振成楼里吃年夜饭。

由于接待游客,他们一家一直忙到除夕晚上八点才聚到一起。

欢声笑语中,阿耕说了自己来年的打算:

在永定,会建土楼的人都已年过半百。为此,阿耕想办一个建造土楼的学习班,一方面可以作为旅游项目,向游客展示。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年轻人,使这个古老的技艺得到传承。

他的想法,得到全家的支持。

阿耕有着深深的土楼情结。

他觉得,自己在土楼里出生,胞衣埋在了土楼,生命的根也就扎在了土楼里。

在阿耕眼里,土楼不仅承载着客家文化,还承载着家族的历史。

从1912年兴建算起,林家已有上百人在振成楼生活过。从楼里走出去的人,已经遍及国内外。振成楼,自然是整个家族联系的纽带和心灵的家园。

春节期间,承启楼摆出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楠木寿屏。这也让节日里来这里旅游的人们大饱了眼福。

节日里,谢耀承为一个永定老华侨,创作了一幅题目为《守望》的中国画。

郑小瑛在这个春节里也有了新想法,她打算过年之后,再一次带着《土楼回响》到美国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土楼和客家文化。

正月十五来临,人们舞起了中国龙。把2009年的春节推向了高潮。

土楼人家相信,随着申遗成功,祖先留下来的这些神奇建筑,一定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古老的土楼因此也会青春永驻,传世久远。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