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黄氏的祠堂建筑

浏览次数:3264      日期:2010-08-19

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黄氏的祠堂建筑
http://www.jkpa.net/
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黄氏的祠堂建筑
黃姓的祠堂文化
    黃氏祠堂作为先祖崇拜与神灵崇拜的产物,是黃氏先祖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阅览本章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黃氏祠堂文化作为一种相当有地方特色的黃氏家族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黄姓祖先,从黃氏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黃姓的祠堂文化作为黃姓家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黄姓最早的祠堂始建于哪朝哪代已无从考证。现存的祠堂大都经过重修,能保存旧貌的几乎没有。庐陵有座黄氏义城祠堂始建于元初,算是比较久远的。一般黄氏祠堂盛于明清。尤其清代中后期,大小祠堂遍布城乡,其构筑宏丽、工艺精美,大多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久远的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为族人所重视。完全可以说,黄氏祠堂是中华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它所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长久不衰。
    现存的黄氏祠堂,大多保留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即使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其结构、色彩乃至雕饰,也基本保持明代以来的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多以石料和钢筋水泥为主,间以木质架构。据统计,遍布全国城乡每个角落的黃氏祠堂有数十万座。这些祠堂或精巧端庄,或古朴凝重,虽然建筑规模大小不一,风格亦有所不同,但它都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黃氏祠堂一般都采用轴线对称布局。院落大都为三进,偶见单座、两进、四进或五进。明代《鲁班经》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因此,黄氏祠堂一般也由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享堂、寝堂等组成。有些祠堂在后部开辟庭院、花园,不少祠堂还附设戏台。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因此空间最大、用材最考究。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里头均设有神龛。以上这些特征标志着福清祠堂作为公共建筑的性质得到了加强。
    黄氏祠堂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建筑形式传统、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等特征。由于祠堂是祭祖的神圣场所,因此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随处可见的黄氏祠堂,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等相映而成中华大地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
    黄氏祠堂一般分为两大类:黄氏祠堂、历史名人专祠(即历史名人纪念祠)。其中前者约占98%以上,在城乡均有分布,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黄氏祠堂,有“总祠堂”和“分祠堂”之别,“江夏黄氏大宗祠”是全宗族的祠堂,即大祠堂;“宗祠”和“支祠”属于“分祠堂”。无论建造“总祠堂”还是“分祠堂”,都是为了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的凝聚力,并更好地传承血脉、延续荣光。有人将祠堂的地位和社稷相提并论,足可见祠堂地位的重要性。
    黄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而且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器;祠堂内都有覆竹状的祠联或行第序列;横梁或四周墙壁上悬挂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个门:中门为大门,门上写有黄氏祠堂的名称,如全国的“江夏黄氏大宗祠”、地方的“黄氏宗祠”、以名人的“黄XX公祠”等;左右两边为仪门,门上写有“入孝”、“出悌”字样。另外,黄氏祠堂每隔一段时日均进行大规模的拜谒祖先的祭祀活动;每过几年或几十年一般都组织族人专修族谱。
    由于宗族的凝聚力往往来自宗族的实力。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人得道,同族皆荣,祠堂的规格也遵循王法制度,族中有人金榜题名或“青衣换紫袍”,那么这个宗族建造的祠堂就能“竖旗杆”、开“三山门”、设置“门当户对”,各种设置还要与其官位相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庐陵黄氏第一名祠”要数位于吉安固江的“义城宗祠”。这并不是因为它有近1200年历史,而是因为曾出过一位官至朝廷历官翰林大学士,户部尚书,以宾文阁直学士兼秘书监,赠太太师,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的显赫人物——黃应。
    庐陵黃氏“义城宗祠”始建于元初,该祠明代进行扩建清初被火毁,该祠第三次修建时,清进士广东巡抚黄赞汤亲自卜地兴建的。祠堂始建时为三进八扇一后院,规模较大,宽24米,深69米,占地1656平方米;外墙为砖石结构,内为木质结构的宫式斗拱建筑。现祠内大厅之彩绘、浮雕、镂雕等十分精致;大厅正中上方高悬着黄赞汤题词“义城宗祠”,黃氏“义城宗祠”虽历经重修,但仍保留元代建筑风格。从其宏伟的气魄、精美的饰物,仍可感受到昔日的繁华。特别是祠堂前依旧挺立的旗杆碣,仿佛犹在见证庐陵黃氏家族的荣耀。该祠被列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吉安县敖城功阁“黄氏宗词”,始建于明朝正德十年即1515年间,为砖木建筑。2008年本族村民捐资将祠堂翻修一新, 功阁祠堂的建筑,富有独特风格。楼为砖木结构,长65米宽20米三进二井,二层高。上、下二层皆采用通天柱、直贯楼顶,外廊明柱、斗拱交错,碧宇飞檐,雕梁画柱,极尽精土之巧。四面通风,上下通行,上层皆有走廊杆。面面有景,风光不一、门前远眺,心旷神怡。近见禾河江水东流,碧波粼粼,阡陌交错,绿浪滚滚。远视江岸杨柳,浩渺如烟。在本地同类建筑中可谓壮丽之景,为千年古村功阁增色不少。功阁祠堂其建筑之美,样式之新,工艺之精,构造之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准备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功阁祠堂结构精致,规模雄伟,装饰豪华、门前均有大理石阶,祠内门廊、厢房、天井,两旁花园俱全,墙上壁画构图美观,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功阁祠堂文化。功阁祠堂也是文豪题词和书法家手笔之处。大门正面匾额,由功阁族人清代举人,曾任江西某报社总编,振兴功阁第一人黃尚珍题词的四个镏金斗大字“黃氏宗祠”。 功阁祠堂的建筑以小见大,繁而不乱,布局严谨,精雕细刻是古寺祠院建筑艺术特色。虽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然平滑如镜。石龟、石狮.栩栩如生,常年守候在功阁祠堂门前,显得雄伟峻峭。顶天明柱,均有楹联、联联精华、字字生辉,木扇画面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功阁祠堂可谓文人荟萃。功阁祠堂亦俗亦雅的艺术风尚。功阁深厚的文化沉积与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带给艺术家艺术创作之灵感。这种以山水龙凤为基础的艺术灵感无不在功阁祠堂的诗联、建筑、雕刻、书法、绘画之中体现,给功阁以永恒的艺术生命。使功阁祠堂成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
   黃氏祠堂在黃姓家族文化中别具意义。由于它是最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往往集中了一族人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成为所有建筑艺术和各种工艺艺术的精华标本,是蕴涵丰富内容的珍贵文化遗产。
    因为古代村落是由一个家族逐步繁衍发展而来,这种浓缩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记录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因此可以说,祠堂是所有镇、村中最灵动的部分。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假如读懂了黃氏祠堂,也就读懂了黃氏祠堂文化,乃至黄姓家族文化的真谛。
    在黃氏,无论姓氏宗祠还是历史名人专祠,大都宏伟壮观,显得既肃穆庄严又温情脉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兴发无限思古之幽情。由于黃氏祠堂融入许多地方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成为人们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尤其是族中优秀人物的人生轨迹、才识德范,往往成为激励后代奋发向上的动力。
    黃氏祠堂是家族的中心,“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漫时空隧道,保持着后人与祖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后人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祠堂黃氏象征着祖先和家族心灵的“长城”,是子子孙孙一条永走不完的乡恋之路……
    为了缅怀和追忆先贤,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功成名就人士的后代,往往在祠堂内为其前辈悬挂各种牌匾,以彰显家族的荣耀。这些牌匾大都质地考究,或显得凝重肃穆,或显得金碧辉煌。在“黃氏宗祠”内,悬挂“进士”、“状元”、“恩赐翰林”、“文魁”、“监察御史”等牌匾。
     黃氏祠堂是家族系统的一种硬标志,是一个宗族的精神核心、宗族的精神家园。 黃氏祠堂主要功能就是祭祖或缅怀先贤,而祭祖或缅怀先贤实际是强化人们不忘根本、回报根本的一种教育手段。它让族人“孝”字当前,一代“反哺”一代。
     黃氏祠堂作为一族圣地的象征,虽然存在一定封建族权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但它却牵动每一位游子的心。当远居海外的赤子回到故乡,头一件事便是到祠堂向祖宗告知其平安归来。从这一点意义上讲, 黃氏祠堂具有维系海内外血脉亲情和加强海外宗亲同祖国联系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因此也可以说, 黃氏祠堂又是一条 黃“根”的纽带。许多 黃氏华侨为了本宗的荣誉,都会不遗余力地投身于建设家乡的各种公益事业中去。
    改革开放以来,黃氏祠堂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许多宗亲纷纷将祠堂加以改建、扩建,甚至重建,成为中华大地上一大人文景观。如今,如今黄氏祠堂的封建色彩已逐渐褪去,越来越成为单纯的民间活动场所。不少宗亲遇上红白喜事,都喜欢选择在祠堂里,或摆酒设宴或演戏或放映电影。更有不少棋曲同好,经常聚集在祠堂里开展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不少祠堂,还设有阅览室、展览室、棋牌室、音像室等,成为老人和孩子的乐园、曲艺爱好者的聚集地。祠堂里或兰花或玫瑰,散发出悠悠芬芳,每个人都仿佛沉浸在祥和而愉悦的情境中。
    在黄姓农村,祠堂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至政治生活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祠堂这个特殊“载体”,充分利用祠堂资源,挖掘祠堂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为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祠堂阵地作了有益的探索。许多祠堂都设立了诸如理事会、监事会、老人会等民间管理机构,其成员作为祠堂活动的“掌舵人”,为灌输新鲜血液、拓宽文化内涵、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识身体力行、不辞奔波,对社会安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黄娃祠堂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敬奉祖宗、教育子孙,它带有宗族中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情趣,并通过民俗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现在不少黃姓祠堂都很重视家训、祖训在教育后代上的独特作用。
    由于现代黃姓祠堂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所以群众每逢节庆日,如春节、清明、冬至、中秋等,充分利用其地域性、历史传承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易于被群众所认同、所接受,并产生共鸣的民俗文化活动,做到雅俗共赏,起到宣传教育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在许多南方黄氏祠堂的老人会经常组织各种群众性民间文艺活动,并进行观摩、比赛等,起到非常明显的社会宣传效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黄氏祠堂文化活动必须赋予时代性。是最具个性特征的文化,有着突出的地域性,它所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由于在农村,群众对姓氏宗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为强烈,不少祠堂还设置了功德榜、能人榜、成才榜、寿星榜等,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健康乐观的典型人物。
    黄氏祠堂文化瓜瓞绵绵、源远流长,黄氏祠堂建筑古香古色形态各异,风格各有独特,下面选择几个典型黄氏祠堂,见证一下黄姓家族在宗祠建筑方面的巨大变化。
黄姓的祠堂建筑
武汉江夏黄氏大宗祠
武汉江夏黄氏大宗祠
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黄氏宗祠
  江边黄氏宗祠位于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的隔塘自然村和大围自然村交界处,占地面积654平方米。据《江边黄氏族谱》记载,江边黄姓先祖南宋时因战乱从江夏(今湖北汉口一带)几经周折南迁定居于江边,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0年),族裔黄学伊中举出仕为官(官至江西抚州通判),倡议之下,兴建黄氏宗祠。清咸丰九年(1859年),族人黄龙韬因征剿太平军有功,受朝廷封赏后,对祠堂进行重修。祠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抬梁式混穿斗式结构,中轴线对称布局,庭院式设计,使用36根石柱作支撑梁架。正门是斗拱牌楼,高宽各12米;二、三进各设有明天井兼回廊,三进另辟有左右厢房。布局合理,宽敞、明净、庄严、大方,具有早期珠三角建筑文化特色。祠内保存有明朝海瑞题赠的楹联(仿制品)一副,有黄学伊题书的正门牌匾,有清光绪皇帝嘉奖族人黄龙韬为“振威将军”的木刻圣旨,还保留有一批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筑构件,工艺考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黄氏宗祠于1992年由江边村村民集资进行了修葺,1998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黄氏宗祠
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黄氏宗祠
马来亚联邦黄氏宗祠
    本堂前身为雪兰莪江夏黄族公所。成立於一九二六年。而在未成立之前。早在一九00年(清光绪廿七年)已有江夏堂之组织(有总坟可证明)惜当时未有正式会所。主持者为值理制。每年选出有名望之宗亲为值理。管理祭祖事宜。过后即失却联络。先贤有鉴及此。迨至一九二五年春。郎由云帆。益堂。畅南。宝之。介微。若呆。钦江。必趁。祖三。振秀。秋舫。奕庚。阳泰。合龙……诸公发起组织公所。起草章程。申请注册。
    该年秋获政府正式批准注册。遂於次年二九二六年)元旦正式开幕。所址设在苏丹街(即现今华益旅社原址)敷年后又搬至希律。后因屋祖较贵。不久再搬至金楞亚答卅八号。至一九四一年。不幸日本南进。一切史迹纪录。荡然遗失。无从稽考。战后复办。至一九五六年。因本堂附设互助部。不能与本会合作。遂将名称更改为雪兰莪江夏黄氏宗族会。并向社团注册局备案。於一九六O年七月廿八日正式获社团注册官批准。从此互助部即与本会无关。一九六一年。福建宗亲再组织马来亚联合邦黄氏宗祠。当时拿督奕岁先生并在李旺记酒家。自备款项。设宴四十余席招待宗亲。成立筹备会。一呼百应。成绩裴然。一九六二年获政府正式批准注册。至一九六四年宗祠发动兴建会所。本堂亦发动兴建会所。当时宗祠及宗族会会长皆系拿督奕岁先生一人。为此奕岁先生倡议合并做事。并联合兴建会所。
至一九六八年。本堂四层新会所全部落成。而名称更改为雪兰莪江夏堂。
马来亚联邦黄氏宗祠
福安阳头街黄氏祠堂
    黄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区阳头街黄厝上巷,为朱熹门徒黄干宗祠。据阳头《黄氏宗谱》,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1920年拓建戏楼和升修大厅。后堂于清光绪二年(1876)拓构大修。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由泮池、照壁、戏台、前座、后座和南侧祭祀厅等组成。前座、后座均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明间、次间采用减柱造,形成高大的敞厅。前、后座之间建有覆龟亭。戏台立面为四柱三楼牌坊式,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两侧为二层的戏楼。后门墙连结左右鞍式封火山墙。后堂南墙外紧邻建一座祭祀房。祠堂规制完整,尤为难得。戏台后廊额有“理学传薪”横匾,上款:“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部御史加三级纪录七次卢焯为”,下款:“乾隆元年(1736)十月日谷旦立”。大厅次间悬挂“文魁”、“进土”匾各一方,正间悬挂“浙闽两祀”匾一块,上款:“明进士通议大夫凤洲王世贞原赠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黄钏”,下款:“皇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阴月月之吉”,“赐进士铨录内阁中书吴瑞焉述书”。后寝堂明间额枋上悬挂横、竖匾各一块,横匾书颂朱熹门徒黄干的文章,款识:“乾隆辛丑(1781)孟夏,温麻使者沈阳范宜恒敬书并识”。竖匾额书:“钦点”,竖书:“翰林国子监”,上款:“嘉庆己巳(1809)恩科会试”,下款:“辛未(1811)黄天恩立”。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安阳头街黄氏祠堂
泉州开元寺黄氏祖庭檀樾祠
    开元寺位于泉州西街北侧,占地300余亩,规模宏伟,构筑壮丽,景色优美,名扬海宇,是福建规模最大的佛教从林之一,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高耸寺内的东两双塔,也称紫云双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塔。它每天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学者到此观瞻,举行学术研讨。1982年3月,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原址为唐初黄守恭故宅与桑园。据《泉州府志》、《开元寺志》及唐代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所载:黄守恭少习诗书,博通经史,蜚声士林,时称“郡儒”。他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七里,养蚕纺绸,富甲一方。为人倜傥仗义,乐善好施,济贫扶危,咸称“长者”。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园中桑开白莲,有司上报朝廷,表为嘉瑞,他遂舍宅建寺,延匡护大师主持。
科举时代,紫云五安黄氏子孙簪缨弈世,科第联芳,曾定祠规:凡状元、榜眼、探化三鼎甲及第者,才能在祠中独立悬匾,中进士、举人者仪列于总牌之上。据初步统计,紫云五安黄氏历朝高中进士者170余人,举人近300人,尚有房份待考的进士近50人。檀樾祠始建于唐,历代均进行重建或重修,至今尚保存清代建筑风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内外近千几紫云五安黄氏裔孙寻根拜祭之祖祠。保护和宣扬檀樾祠,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泉州开元寺黄氏祖庭檀樾祠
明月湾黄家祠堂
明月湾黄家祠堂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四合院落,由门廊、门厅、廊房、正厅、议事厅、辅房、花园等组成,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一千平方米。正厅为抬梁式构架、单檐悬山顶、楠木大柱。保存有大量清代的砖雕、木雕、石雕,精致典雅,富丽堂皇,是江南地区清乾隆年间乡村祠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西山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祠堂。
深坑黄氏永安居 
    深坑黄氏开基始祖是黄世贤。他在乾隆年间率四子(来台后再生一子)自安溪渡海来台,由沪尾上岸后,落脚于三芝土地公埔,购地十余甲,垦植稻、茶三十余年。黄世贤去世,五兄弟便迁来深坑发展,并将黄世贤迁葬在阿柔村。他们是深坑黄氏入垦的开始。
    五兄弟初居深坑草地尾,并建造了第一座宅第。后来黄氏族人因经营稻、蓝靛与茶而渐富,第三代黄连山乃率六子(顶六房)至麻竹寮开垦,仿原乡形式建一座三合院定居,即「连山祖厝」。
    黄连山的派下有六房,原先都住在「连山祖厝」,后因人口众多,于光绪15年(公元1889)夏,于古厝前不远新建三合院「福安居」(今麻竹寮2号)。后来六房协议分家,抽阄的结果,大房、四房分得「连山祖厝」,二房、三房分得「福安居」,五房、六房获资金;不久五房建新屋「润德居」(今阿柔洋33号),六房建「黄厝」于坑沟西畔(今阿柔洋35号)。民国元年左右,二房黄守礼的四个儿子:庆谅、则水、则头、则虎合建永安居于万顺寮,四房黄选礼则另建「兴顺居」于深坑街头(今深坑子68号)。
深坑黄氏永安居
闽清湖峰黄氏宗祠  
    湖峰黄氏宗祠坐落于闽清坂东镇紫坂村。十七世纪初叶始建于闽清湖头坞墩,为长远发展,于1921年又迁建六都(今坂东)紫坂敦之高地。祠堂背倚五台雄峰,面环梅溪秀水,可谓钟灵毓秀之地。
    宗祠系土木结构,六间三厅二弄,火墙包,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五十年代,宗祠一度他用,兼之年久失修,外墙风雨剥蚀,祠貌萧然。为缅怀宗功祖德,于1994年成立修祠机构,筹募资金。旅马宗亲守光率先乐捐马币3万元,德春、仕灿、淑珍、天书诸宗亲积极献资募资,梓里宗亲同心协办,集资近20万元。装饰了虎头门,重修了屋面,添设了行台,粉刷了外墙内壁,油漆雕画了顶棚,牌匾高悬,楹联贴金,使祠焕然一新。
    1994年12月29日,宗祠举行重修竣工典礼。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第一副首席部长拿督阿玛顺开等海内外宗亲,参加庆典,举族欢腾。1997年10月31日,宗祠举行晋主仪式,实现十八代同堂,盛况空前。
闽清湖峰黄氏宗祠 
清远黄茶塱祠堂
清远黄茶塱祠堂
清远黄茶塱祠堂
苏州明湾古村黄氏宗祠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坐北朝南,占地930平方米。其门厅、享堂等主要建筑均为原构。2004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整修,重建照壁、客厅等。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明月湾黄氏祖籍福建邵武,南宋明经博士、著作左郎黄明善为迁山始祖,其八世孙、太学生黄铳山于明初由本镇秉常里迁居明月湾,子孙繁衍,今为明月湾大族之一。
文安黄氏江夏堂宗祠
氏江夏堂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文安小学内
文安黄氏江夏堂宗祠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黄氏宗祠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黄氏宗祠
    资阳市雁江区(原资阳县)位于川东南地区,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明初至清末,峭公后裔黄扬、黄竹期、黄载岳、黄奇绪、黄彦楚、黄立功等先后从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迁往金带、丹山、东峰、回龙、中和、祥符、龙潭等地安家落户,成为雁江的入川始祖。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黄氏族人已发展到4.5万人。
    清朝同治六年,黄峭子楚公之后裔黄瑛(进士)在黄儒开、黄儒松等宗贤的配合、支持下,主持修建了这座全县的黄氏总祠堂,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黄氏宗祠距雁江城40公里,距丹山镇约1.5公里,位于五龙井长沟的中部(现属丹山镇桥沟村八社管辖),占地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整个宗祠呈正方形,面对水田,背倚浅丘,三重大殿,悬山斗式小青瓦木石混合结构;主殿脊顶的两边,塑有黄氏宗族的远古图腾黄鹂鸟。山门呈重檐牌坊门楼式格局,两扇装饰门分列于大门左右,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彩色龙凤,三幅对联分列门的两边。跨三级台阶进入大门,头顶原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戏台,戏台边缘上曾雕刻着多姿多彩的图案,可惜后来被人拆毁;朝里走,迈上三级台阶,就是弧顶廊式的 "骏奔亭",这是族人开会议事和教育学习的地方;亭子两边是长方形的天井和厢房。再上两级台阶,就是安置祖宗灵位的"祖宗殿"("祖宗殿"牌匾下面是一长排木制的棱花格条窗带门,以深浅浮雕技法刻着各种传说和"二十四孝"等历史故事,现已不存),祭祀祖先的仪式在这里举行。殿内高大宽敞,房梁均是硬木穿逗式结构,几根两抱大的木柱上刻着寓意深刻的对联,两边的石板墙上刻着"家法禁碑十二条、建宗祠序、建祠落成碑序、捐款名录"等文物古迹。
    全国解放后,黄氏宗祠先后被丹山区五龙乡政府、粮站、小学征用。2001年,学校迁新校搬出了祠堂,并卖给私人拆除。经本地族人积极争斗,最终收回了祠堂。后来他们又组织族人捐款捐物, 利用有限的资金对祠堂进行维修,重铸祭祀台,恢复了部分文物。并积极组织全县族人开展新春祭祖、清明扫墓、重阳敬老及资助、慰问黄姓贫困大学生等有益活动。
    为了使黄氏宗祠能得到长久的保护、修缮、管理和利用,现当地族人正在积极申报县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黃 六 成 公 祖 廳
                       黃 六 成 公 祖
丁卯年(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廿三日落成)
廣東香山長洲黃氏宗祠
廣東香山長洲黃氏宗祠
    在我国众多类别的古建筑宝库中,祠堂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物。祠堂和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天地祭坛等一样都属于祭祀性质的建筑,而祠堂建筑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却远远早于佛教寺庙和道教官观。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以及受人们重视的程度,都不亚于佛寺和道观。祠堂文化是我国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多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信息,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内涵。因此说,中国祠堂是一类意蕴丰富的民俗建筑,也是一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注:本文摘自黄俊德撰写《中华黄氏通史》草本,第一卷“黄姓渊源”,第八章“黄姓的家族文化”,第十节“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黄氏的祠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