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 >健康与饮食

春夏之交必学的去火防泄妙法

浏览次数:1434      日期:2010-07-01

 
[健康平安网]随着气温的回升,温暖干燥的春季人也容易因“上火”。按照中医理论,“上火”针对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妇女各有特点。如小儿上火多是肺火,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有些家长常说小孩春天“火”大,容易患感冒咳嗽以及哮喘,实际上就是肺卫阴阳的平衡失调。
 
如何预防孩子上火?
 
“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家长应该注意平时的调养,平时应给孩子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春天以肝气为令,青年人冬天蓄积于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易引起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多种疾病。一般来说,肝火旺盛时常伴有性急易怒,口苦咽干,眩晕头胀,痛在头的两侧或头顶部,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等症状。
 
如果是觉得上火了,要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以养肝健脾和胃,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值得注意的是,肝火旺盛的年轻人禁忌大辛大热及海腥类食物,不宜吃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以及辣椒、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
 
总之,气温升高易“上火”,要预防体内积热。气温日渐升高,人体产热及排汗增加,常会发生疮痈疖肿等化脓性皮肤疾病,针对这些“上火”的表现,可适饮绿豆汤、红豆汤以及绿茶等,并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
 
这时要少食用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春夏之交是细菌、微生物、病毒等滋生繁殖活跃。又值夏天临近,加之春夏之交细菌更是大量繁殖,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搞好食品的清洁、消毒,严防急性胃肠炎、菌痢、食物中毒、伤寒、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从口而入。这时气候多变,一旦人体抵抗力减弱,对环境的适应力失调,往往容易诱发疾病。腹泻也正是春天极容易发生的疾病,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多是以细菌性引发的中毒。急性肠胃炎是由于进食过多快或冷热食同进共饮;脾胃功能不良或食用腐败变质食物或者大量饮酒后都可引发吐泻。而中暑性腹泻是因为久在高温或通风不良环境下,体温不易散发所致。由于出汗多,盐分丧失也较多,常会诱发稀便或神志不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