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发展 >健康平安新闻
媒体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下)
浏览次数:5310 日期:2015-11-21
媒体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下)
李希光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二0一四年十二月
三、移动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
下边我给大家讲一下,在这样的一个移动媒体和自媒体的环境下,我们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我前边也讲了一下在今天的这种新闻媒体,由于它的本质已经演变成为商业企业了。所谓新闻其实就是等同于丑闻。那么我们政府要做宣传,主要是要颁布各种政策,解释各种政策,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去理解去支持我们的政策,是希望得到社会上的下面的一种响应。但是考虑到新闻媒体的本性它是为了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它是通过丑闻来满足人们的一种娱乐心理。那作为政府的新闻宣传,那只好利用当前开始盛行的服务型自媒体或者APP,绕过传统的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直接面向人民大众。
(一)自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分类
我们看看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自媒体它怎么传播?你会认为这个自媒体是不是传播效果不够,自媒体它的影响力不够,传播速度不够,没有新闻媒体那么强大。
1.自媒体的传播特点
研究发现在大数据时代,自媒体的传播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完整呈现。它是全方位的全部的呈现。不像新闻一样它是有选择性的呈现。
第二是深度阅读。就像一篇长篇文章,不论是几千字,甚至上万字,可以通过发微信马上就可以阅读。而微博不能超过100字是不是?报纸通常一条新闻也就是几百个字。电视新闻节目一条新闻也就是二三十秒,也就是百十个字。所以没有深度都非常肤浅。
第三限度高。因为是熟人之间传播,如果说我认识的一个人每天在给我传播假新闻,那么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受到伤害。还有到达率高,它是无限级传播,是病毒是裂变,影响值得影响的人。它通过,我们通过设立公信号和微信群或说APP,直接去影响我们想影响的人。
2.移动媒体的分类
目前来讲这移动媒体主要是分这三类,最有影响的是微信,其次是APP。现在越来越失去影响力的是微博。微信主要是包括自媒体,它是一种自媒体,它有公众账号和朋友圈。所谓公众账号就是它有点像一张报纸一样,只要上微信的人都可以看。还有朋友圈只要你关注的朋友他可以看到,微信就等于是一个小报纸,自己办的报纸,电视台,全社会都能看。APP更多的是专业的媒体,行业的媒体在使用传播行业信息和专业信息。这是我随便从网上给大家截了几张微信公众号的页面,是这样的。
(二)运用移动自媒体下的政府新闻宣传要点
1.媒体新形势下要树立互联网思维
那么面对的这样一个自媒体移动媒体时代,我们的新闻传播和新闻宣传应该考虑这个时代的特点,不可以再向传统的媒体,或者是传统的网络媒体,或者是新闻媒体那样做宣传了。今天都讲叫互联网时代,要使用互联网思维。但我更认为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思维,因为互联网已经分成了传统的互联网和新互联网,又称移动互联网。那么传统的互联网它是固定在一台电脑上的,或者办公室或者是家里。传统的互联网你只能回家或者办公室能上网看,但是今天,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它是一种碎片化的思维,这种碎片化的思维表现的是什么?表示现在是地点的碎片化。它可以随时随地去获得你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是发面你想传播的信息。时间碎片化,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时区,你都可以接收或者是发布信息。再有一个需求碎片化,那么我们在宣传的时候,在做自己的宣传品,做自己的传播平台或使用,决定使用什么传播渠道的时候,应该有这样一种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再有一个就是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越来越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就是直接针对个人的需求,它是有自媒体,就是进入了一种自媒体时代。基本上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去获取信息。
那么我们在宣传上由于现在这个网络信息的生产特别容易,而且它信息垃圾越来越多,那我们就按照一个专家提出的意见,就我们在宣传上要有两样,一样要注意的要少而精。第二点,要有自己的宣传的特色焦点。那就是,就像有一个专家在这个,在这一个片子里提出来的,说要有一种焦点思维。什么叫焦点思维呢?那就是像我们照相时候,用相机取景的时候,那么不是说把所有的景物人物都放在这个取景框里,而是有所取舍,所以叫做焦点思维。要确定自己的新闻宣传的重点、焦点、主题是什么,人物是什么,是个人还是群体?
2. 移动网络时代,应该怎么样做好政府的政务性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
通过这样一种运用自媒体,运用移动媒体,就可以绕过新闻媒体,直接向社会提供资讯信息。具体怎么做呢?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就此发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中其实也具体讲了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移动网络时代,应该怎么样传播政府的政务性信息,怎么样做好自己的新闻宣传工作?这里有这样几点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就是要拓宽网站的传播渠道。
第二,要增强内容的吸引力。这是目前来讲政府网站是最难办的事情,因为现在政府网站更多的都是刊登各级党政领导的讲话,各级党政领导写的文章,参加的会议,会见的人,还有政府或者是党政部门发布的文件政策。除非是政府工作人员或者跟政府有业务关系的人会到这个网站上,去看某个领导就某个方面的完整的文章完整的讲话或者是完整的文件。但,但是对普通的市民来讲,如果要把他们吸引到你的官方网站上,你的官方宣传上,必须是个性化的,有人性的故事,有自己的焦点报导。
第三,要提升政府网站页面在搜索引擎中的收录比例和搜索结果搜索效果。现在碰到突发性的新闻,特别是负面事件发生,那我们在搜索的时候,比如讲温州动车事件,还有乙肝疫苗事件,基本上在前几十页甚至上百页都是负面报导。政府确实有下面的宣传,比如讲乙肝疫苗,政府的各级CDC,包括做的网站,都有关于接种乙肝疫苗的下面信息和科学普及的知识。但是我们在搜索引擎中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了,它都排在搜索引擎最后的几百页之后。那网民们不可能说是在百度里搜索了几百页这个,某个词条的结果从后往前看。在这里那就要政府要想办法和这些搜索引擎要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要直接联系,怎么样在某个事件发生之后和这个事件相关的词条,要通过搜索引擎的后台的运作,把它放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最好是能放在第一条或第二条上。
第四,政府网站要提供面向主要社交媒体的信息,分享服务,加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服务。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看到现在的很多政府网站,它仅仅就是个网站,它没有设立什么呢?没有设立微信、微博、QQ、人人、脸谱等等。那么我们看看美国政府,还有其它西方政府从俄罗斯普京政府的网,美国白宫奥巴马的网,它下面都有什么?都有脸谱、facebook这样一种转发的分享的功能。那么我们中国现在有强大的这样一种社交媒体的信息分享功能,就像微信、微博,咱们将来也可能开设脸谱和推特。那就是顺手用大拇指鼠标一碰,就可以把政府的一个长篇讲话长篇政策,平时可能在主流媒体上在党的官媒都不会登的,但是那有一个感兴趣的网民就顺手给你分享到社交媒体上了。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可以看到政府的信息。
第五,利用微信等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政府网站内容,方便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这就是要求政府主动开微信的公众号,在这方面太少。希望政府能开权威的公众号。现在很多过去来讲从微博,在微博时代通常是个人的,比如讲大V工资个人开了微博,当然140个字基本上就个人的一些极端的观点,基本上学术界的理性的长篇的分析没有,但是随着微信的到来,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办了自己的公众微信号,其结果怎么样呢?平时只有几百个人的几十个人看的文章,通过公众微信号,有的纯学术性文章有超过1万人,甚至10万人的阅读量。那么政府的网站政府部门要加快这方面的微信公众号的建立。
至于政府的宣传内容做什么?因为政府它不可能像新闻媒体一样雇一帮编辑记者,每天去报导政府发生的新闻。人民群众如果说看到政府和新闻媒体一样,那么大家看了新闻媒体就不会再看政府网站了,人民群众看政府的网站主要还想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事情。比如讲政府举办了什么样的重要会议,领导到什么地方视察,搞了什么样的新闻发布会,经贸活动,搞了什么项目的推广,什么项目的招商引资。这些东西都应该通过政府的网站和政府的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做好政府传播工作。
第六,各级政府的网站之间、微信公信号公众号之间要加强协商联动,发挥政府网站的集群效应。我们现在看到国内新闻的炒作,它不是一家媒体在炒作。就像温州动车和乙肝疫苗的炒作,它是全媒体的炒作。什么叫全媒体呢?就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到微博、网页、论坛联手炒作。那么政府也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办法,媒体它可以联手协同炒作一件事情,那政府在宣传某一件事情上之后,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利用政府强大的这种网站集群,联手推出一个政策一个行动一个计划一个人物。当政府发布某个行业或地区的政策信息时候,涉及到的部门或地方政府网站,要要求他们及时转载和链接。转载是要耗费人工的,怎么办呢?两种办法,一种是做链接,有一个新闻标题然后直接链接过去了。再有一个办法,就是各级各部门的公众微信号要有一种链接的关系。我们做宣传关键是有效宣传,如果我们的宣传没有效果,甚至是效果是负面的,那还不如不做这样的一种新闻宣传。那如何做到有效的进行新闻宣传呢?其基础就是做出准确的舆情研判,只要在准确的舆情研判上才能做好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和有效宣传。
四、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和舆论的正确引导
(一)舆情研判的概况
1.舆情研判的两个发展阶段
这一节我给大家讲一下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和舆论的正确引导,这是我们做好政府的新闻宣传的基础。舆情研判,到目前为止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人工制造的媒体和网络虚假舆情。第二个是大数据时代的真实的舆情的发掘。从目前来讲,现在的我们看到的无论是媒体上自身的各种舆情,或者是已经写好的舆情报告,都是人工制造的某种虚假的,并不是真实的舆情。那么这种人工制造的虚假舆情,它存在一个是媒体舆情,这就是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第二个就是网络舆情,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第三个就是网络社群舆情,什么论坛、博客、微博。
2.为什么媒体和微博舆情是虚假的
那么为什么我说这样的一些舆情,比如讲媒体、微博、新闻舆情是虚假的呢?这个舆情它讲的是舆论的一种动态的一种情况。那么舆论的形成根据舆论学者的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大众媒体建构的一种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害怕被周围的人社会孤立的一种心理,强制人们对所谓的优势意见或主流意见采取趋同心理和行动。这种理论又称之为沉默的大多数,或者是多数人的暴政,就像我们今天的网络舆论一样。
3.新闻舆情和网络舆情主要特点
那么今天的网络舆论具体的来分析,网络舆论呈现的这种舆情就是新闻舆情或者是网络舆情,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一个就是这种舆情并不是真正的民意,因为大多数人是不肯说话的。网上活动的大V工资虽然说中国有新浪微博,自己微博号称有几亿人,但是事实上大V工资加在一块也就是一二百人。那绝大多数叫沉默的大多数。所以讲新闻舆情和网络舆情它是非主流性的。第二点它是负面性的。那为什么那些大V工资它们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追随或者是粉丝呢?因为它们是通过报导负面性的信息传播为主,也就是说我前边讲的人咬狗的新闻,而不是狗咬人的新闻,这样获得了大量的粉丝,所以新闻舆情和网络舆情的特点是负面的为主。再有是非理性的,在网络上在微博上,基本上是情绪的渲泄,那脏话骂人话充斥着整个舆论环境。还有它是一种从众性,十分暴力。有人讲这是乌合之众。
那么在传播中的特点它的扩散性极大,极快,它是一种雪球效应,它有强大的网络社会的动员力。第二,它为了吸引人,网上它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是挑战权威,甚至是有罪推定。再有一个就是虚拟性。网上看到的社会是黑暗的,看到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坏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发现周围大部分人还是善良的,并不像是网上的人都是恶人善良人很少。就是说网上的舆情它跟现实社会差距巨大,天壤之别。再有网络炒作的舆情它背后是有推手的,舆论是被操纵的,是有组织有营销有策划的。
4.中国多数舆情报告是虚假和操纵出来的
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为什么各级政府觉得新闻宣传难办呢?主要就是现在是各级政府上面的领导每天都在看舆情报告,而这种舆情报告很多是虚假的,甚至是被操纵出来的。但是一些领导不明这背后的事情,所以常常看到的舆情报告当了一些负面东西,就对下面提出了很苛刻的一些要求,要求改变这样一种负面的舆情。目前像中央各部门报送舆情的机构很多,各利益集团也都在试图向中央呈现有利于自己的政治议程舆情报告,从内部影响高层。特别是重大敏感事件发生后,一方面政府的网管用最快的速度封堵他们自己个人认定的有害信息。另一方面,某几个有影响舆论舆情机构,又依据某些利益集团的隐藏议程,需要选择性的编纂所谓舆情报告向上呈送,影响高层对形势的研判。这就是需要一个真实的舆情发掘,不受利益集团不受个人偏见,操纵扭曲的一种真实完整的舆情挖掘,那就需要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意识,挖掘技术。
(二)大数据下的舆情研判
1.大数据的概念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是万物互联,大数据是人人互联,人物人互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大数据互联现在是可穿戴的。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人用英文几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是Volume,就讲体量大,一个是Variety,讲的数据类型多。它不仅说是它是文字的图片的,通过视频的或音频,关键它把个人信息地理信息全包括在内。再有是value是它的价值密度多,与视频为例,连续不断的一种视频纪录,可能有用的数据也就是一两秒钟。就像现在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每个层次,街角办公楼里住在的居民小区里都是摄像头。那么每天这样摄像头,几万个几十万个摄像头最后存储下来的,数以百万小时的视频记录有用的数据可能也就是几十分钟几分钟。再有就Velocity,就是它的速度处理特别快。
2.大数据舆情管理的工作环节
那么在这样一种大数据背景下,这个舆情管理它包括这样几个环节。一个环节就是我们需要完整的急速的数据抓取系统,第二个对舆情事件,不仅说是像某些舆情呈报单位就是把舆情事件发生后搞一个排名,谁的声誉好了,谁的声誉坏了,前10名声誉最好的企业,前10名声誉最坏的企业。而是在舆情事件前,或者是发出预警,在一个企业或一个个人的声誉被毁灭之前干预,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维护企业或者个人的声誉。对政府还要建立一个舆情的应急指挥中心。
什么叫做完整的舆情或者是网络信息?我们在研究中写了好多报告也写过书,我们认为舆情是可以被各方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所操纵的,主观选择的。那么我们不能把这种经过主观选择被操纵的信息,作为舆情报给政府的领导,而是应该提供360度不留死角的纯粹的事实的发掘,一手材料的挖掘,不经过修饰篡改的事实性信息给党政部门。通过这样一种完整的信息,我们要暴露的舆情是赤裸裸的事实。这里包括一手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3.舆情研判的五个重点
那么在舆情研判中有5个重点,简化为5个W,也就是5个英文单词。
第一,是where,就是舆情首发地在哪里,舆情集散地在哪里?什么叫舆情的首发地呢?关于这条负面信息或者是敏感信息先在哪里发的?谁的微博先出现的?谁的哪一个网页先出现的?但是通常来讲,它在网上出现了一条敏感信息,并不意味着它会扩散到整个网站。它是要看一下是在哪一个节点上出现了舆情的集散地,就是where。
第二,是when,就是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这条敏感信息的,就何时出现舆情?但是它最早可能是一个星期前就出现了,一直没有人关注,突然间在今天晚上6点钟一下子就扩散开了。那是为什么是今天晚上?这有什么社会背景、政治背景和股票行情背景没有?就是舆情的扩散速度问题。
第三,是who。首发网民或首发这条信息的人是谁?或者是原创者是谁?但是原创者和首发网民也许是一个无名小辈,那么他写了也没用,社会上没有关注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关键是有没有活跃的意见领袖大V工资转发扩大它的影响,那就看是谁,是哪个大V工资活跃的意见领袖在转发。再有一点,一条信息也发了,也扩散了,也以极高的速度传播了,首发网民也找到了,大V工资是谁也知道了,但是要不要干预,要不要举行新闻发布会,要不要政府的微博网站回应呢?我认为不是说所有的网上的活跃的有争议的信息有争议的微博都要,政府都要回应和关注。
第四,是what。要对信息做出一个研判,首先这个信息是不是重要?对于党和政府很重要的原则性的问题要回应。第二这条信息虽然重大原则上不是很重要,对党的重大方针、国内外对外政策、国家安全不是很重要,但是信息有敏感内容。比如讲涉及到人事上的安排等等。这个时候可能要澄清要回应。
第五,是why,就是要看看一条信息重要不重要,值得我们去回应,还是值得我们去搞发布会或接受采访澄清。这要看看这个舆情发生了之后的时空及社会背景。所谓时空就是在两会前,是在党代会以前,还是在什么中美关系两国元首会见前或会见间,或者是社会背景,这个时候我们国家这个整个社会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样一种社会运动,这要做出一个研判,然后再做出自己的新闻发布和新闻宣传的计划。
4.舆情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这个舆情的分析还要做出这样的一些研判,这什么研判?就是动态研判加上静态研判,然后做出一些信息的这样的一种需求,这样的一种预判。什么叫动态研判?就是要时时要看看此时此刻,什么人在网上通过什么地方写了什么发布了什么,然后什么人在看。用英文说就是Somebody write something to somewhere 和somebody to wait。就是做一个作者分析、内容分析、路径分析、受众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在新闻宣传上新闻发布上接受记者访谈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知道对方作者是谁,他的立场观点他的水平,有针对性的应对。通过内容分析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在回答问题时候,把我们想要说的话核心信息传达出去。第三个路径分析,看看它是什么渠道,什么网络平台,什么媒体传播的?那我们就要选择比它的传播渠道,比它的选择的媒体还要更有影响力的路径来发布我们的新闻宣传性信息。
再有是受众分析,要看看对方写的东西什么人看了受众的反应,然后再确定我们从新闻的宣传的风格上、议题上、角度上、文字语言的选择上,要针对什么样的受众来扩大我们的影响,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这又简称叫做5个W加4S的这样一种舆情的研判,通过这种研判我们最终还要发现就是整个的就是这场舆情,也可能是很大的一个负面舆情,比如讲温州动车事故和乙肝疫苗事件。整个的到底是信源分布,就全国有哪些媒体哪些地区在报道。那么是哪些种类的媒体在报道,就是信源分布监测地域分布监测,还有主题分布监测。围绕温州动车,到底都是哪些选题,还有负面情绪监测。要看看网民的激动情况,愤怒还是恐惧,还是一般生气,还是很平静,这就决定我们要即刻反应,还是拖延一段时间再做出舆论宣传和反应。当然还要有意见领袖监测,能不能通过直接找到这个意见领袖做一下攻关解释,让他理解我们国家的高铁政策,我们国家的乙肝疫苗的重要性。让意见领袖亲自出面来帮助我们澄清,亲自来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的见解,使大家能正确的认识乙肝疫苗认识高铁建设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关系监测,还有干预效果的监测。
那整个的这样一个舆情研判和为这种新闻宣传的舆情研判,这支队伍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基础是要有一个基础数据,要有一支计算机技术团队,要有一个舆情专家研判团队。所以微机干预又是拿出我们的主动引导舆论的新闻宣传方案,新闻宣传方案。那么再拿出我们的这个舆情应对的新闻宣传方案,那假设你是个政府部门,那就要向上级领导写报告了。
那通常来讲,你要写这种舆情报告分这样几类,一个是舆情日报,一个是纪实报,一个是舆情周报周期报,还有一个专报,还有一个专报。
5.舆情研判与舆情决策
那么我们在做好舆情研判之后,那现在讲就要提出舆情决策和新闻宣传,新闻发布新闻宣传的这种手段或者方法。那我们就要根据这舆情的热度、舆情的速度、舆情的加速度、舆情的扩散度、舆情的负面度和负面新闻的扩散度来决定,我们要不要搞一场新闻发布会,要不要针对这件舆情事件搞一场宣传运动。如果决定搞了,那就要考虑何时来搞这场宣传和新闻运动?
什么叫何时呢?它两个意思,一个是什么时机?比如讲在两会前后、党代会前后、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前后?还是第二个,就是在是今天早上搞新闻发布会还是今天下午?如果想叫媒体的广泛报导和炒作,甚至让媒体自己还搞一些独立的采访,深入报导,那最好是早上搞发布会。如果不想叫媒体有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搞自己的这种采访报导独家报导,只想要媒体传播你的声音,那就是晚上搞发布会。那媒体它没有时间去报导别的声音了,只能报导你的声音。
再有就通过何种渠道干预?什么叫何种,通过何种渠道干预呢?仅仅是通过新华社发通稿,这样确保不会有杂音。或者是只通过党的宣传部门可以控制的媒体,比如讲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是说包括商业媒体,还是说也包括网络媒体,甚至是社交网络自媒体,在今天来讲都要考虑到。当然了,渠道也确定了,新闻宣传的时,计划也搞好了,何时来出动来发动新闻宣传?时间时机也确认了。那么关键是谁出面来说这个话,谁出面来组织发布会,谁出面为写文章,就谁来干预都要确认。
再有就是如何干预?是通过接受一个采访,还是搞一个发布会?发布会是对所有媒体开放,还只对中国媒体开放?或者是有选择的对外国媒体开放?还是说网络媒体也全部可以进来?那么发布会是除了自己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允许不允许记者提问?那允许记者提问,是不是所有的记者都有都可以提问,还是只选择的自己认识的记者提问,甚至安排什么托来给你提问?事先都预备好问题,只提那些什么自己准备好的答案。所有这些都是政府在考虑新闻宣传中要精心策划的。这一点就是美国的白宫它做得是比较好的。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它因为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口才,特别灵敏,口才特别好,头脑特别灵敏特别聪明的总统普京,所以他的发布会虽然说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但是他是什么问题都是可以提问的。因为他最,他最长的一次发布会是开了4个小时。但是我们政府他不可能,每个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普京那样的,有这样的一个胆略智慧和聪明的头脑,可以是毫不避讳的一口气开4个小时。我们在时间上还要有所限制。通常来讲,如果只是一个新闻发布会,不回答记者问,那最多也就是10分钟,甚至5分钟。如果要回答记者问,通常不能超过20分钟,一般15分钟为好。
五、危机舆情事件下的回应技巧
最后就讲一点最简单的,就是大家能记得住的。在遇到舆情事件、负面事件、敏感事件,那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怎么做怎么回应?那就记住4个W加一个H。
第一个,是when,什么时间来回应,什么时机来回应?
第二,是where,在哪里回应?如果是搞发布会,是在政府的大楼的会议室搞,还是在事故现场搞,还是在大街上在农田里搞?还有一个where,如果是要发表政府的新闻宣传品,如果制作好了新闻稿,制作好了视频,制作好了图片,那么要确定是在主流媒体上发,还是在商业化媒体发,还是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发?从现在来看,最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公信,就是微信的公众号,有影响的微信公众号。通过这样一些媒体来发,可能是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它是无限级的传播,甚至是病毒式的传播。所谓病毒式的传播,那就是瞬间顷刻间一秒间可能就是,就通过人的很随意的大拇指一点,就通过微信这样的一种社交媒体,顷刻间就是几十万人户人就可以看到了。
再有who就是谁来回应?
最难办的就what,说什么?我们做宣传搞新闻发布,说什么?对于一个负面新闻出来了,我们怎么回应。是正面回应,就是用我们的正面信息,只谈正面认息,不直接回应它的负面问题。还是说开门见山的不谈我们的正面信息,直接回答它的负面问题?
再有一个,如果遇到敏感问题,涉及到人事,涉及到你所在地区的党政领导个人的事情,怎么办?他还是现任的在职的领导,说什么?所有这些都要有一个,有的问题是可以预测的,通过预测事先准备好回答口径,让相关的领导或主管领导来确认,同意之后可以通过新闻发布或写文章来宣传出去。但有的是预测不到的,特别有些敏感问题你实在预测不到,那就通过一些宣传上的技巧,新闻发布的技巧。比如讲通过活跃的一件领袖大V工资来回应。所以就是怎么说的问题,怎么说,开门见山,还是说委婉的回答,还是设议题,还是通过搭桥法。他的问题只不过是个桥梁,而我们准备好的正面信息核心信息,才是要我们做新闻宣传的一个传播的内容。
那么今天我通过整个这个当前的媒体的整个的形势的变化,主要就是新闻媒体已经开始让位于社交网络媒体,而社交网络媒体又逐步让位于这种服务型的自媒体。那么在这样一种服务型的自媒体,以微信,以APP为代表的这种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政府有了一个机遇,政府的新闻宣传将不再是跟着媒体走,跟着舆论走,将不再是应对媒体应对记者。而是主动的运用我们手中自己的自媒体,自己的APP,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策划我们自己的新闻选题,策划我们自己的人物故事。通过迅捷的便捷的移动媒体,把我们政府和党的声音直接传播出去,绕过新闻媒体绕过新闻记者,以防我们的信息被短路被断章取义。这样我们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被准确的、完整的、全面的传播到人民群众那里去。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