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他山之石

国家公务员综合素质及其提升(上)

浏览次数:3642      日期:2015-11-21

国家公务员综合素质及其提升(上)

李克实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二O一四年八月

今天给大家讲课的内容叫做国家公务员综合素质及其提升。主要的内容有这么五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公务员的角色认知。第二个是国家公务员的道德素质。第三个是国家公务员的知识素质。第四个是国家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第五个是国家公务员的能力提升。那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讲起。

一、国家公务员的角色认知

国家公务员他和其他的一些职业工作人员,他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国家公务员的角色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国家公务员他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这些特殊的属性,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一)国家公务员的社会属性

首先就是国家公务员的社会属性,我们讲一个组织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一般认为就是组织内部的事情。但是,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它可能在社会上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说,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受人们垢病之一。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甚至说直接关心民心相悖和党事业的兴衰成败。

国家公务员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广泛的关注呢?我想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一个国家的公民,纳税人,他交税,希望政府是为公民纳税人服务。他关注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从这一点上来讲,应该说是公民和纳税人的权利。所以说对不满的问题,提出一些要求,也应该说是正当的。所以就很容易引起一些议论,这是一个角度。

第二个就是有一些事情,它是属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的反映。有一些是制度问题,有一些事情的政策,条件,外部环境等等因素形成的。这些事情,往往不是就事论事,往往他把对公共服务的不满意,直接反映到他认为是国家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不够,对国家公务员工作人员他的个人的不满,这么一种方式体现出来。所以这也是形成了对国家公务员素质这种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可能就是说来自反对者,敌视者的攻击的重点。他就是想方设法败坏你,找一些口舌来攻击你。这个很容易作为一个攻击的重点的地方,可能某些国家公务员,或者说个别的一些表现,他抓住这些不放,作为一个攻击点。夸大公务员的弱点。所以说这个事情不是说我们公务员的素质提升了,就是组织能力建设单纯这么一个事情。由于他的这种社会属性,所以使国家公务员素质提升问题,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我想这是第一个。

(二)国家公务员的政治属性

第二个属性就是国家公务员的政治属性,我们再来重温一下,我们国家的现状,它是怎么来规定的。宪法对人民政府的解释,对我们国家的解释有这么一段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能很多同志对这段话都很陌生了,我觉得在宣传教育方面,我们再拿出宪法来对照一下可能也不是太多了。但是这是我们的宪法,宪法上面明确讲我们国家的性质是这样四个要点。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这就是说我们对公务员这种政治属性的认知。

第二句话叫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三句话叫各级政府是人民行使权利的行政机关。第四句话,根本总之是为人民服务。这四句话我们可能有很多同志淡漠了,忽视了,这是我们在国家公务员管理和一般的组织当中对工作人员管理的一个很大的一个不同,是一个区别,这是第二个属性。

(三)国家公务员的公共属性

第三个属性是国家公务员的公共属性,他们我们从公共属性来理解,就是老百姓和政府,他是一种什么关系,我这个稍微做一点解释。我们现在和现代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的话,我们在政府的治理方式下,仍然还有过去封建主义遗留的一些影子,过去中国古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制的国家呢?他是许可制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国过去是皇上的,它不是老百姓的。在国家的治理上,这个政府的行为,就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就叫做许可制。

凡是皇上恩准的,你都是可以做的,凡是皇上没有涉及的,没说过的话,就是红的这一片,那就是不可以做的。所以说这个国家的社会活力,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相比之下,就说现在国家比较典型的一个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在早期是没有政府的。是一个自由开发的新大陆,由于在开发过程当中,公众需要有一个公共平台,这样才产生了政府,才产生了法律。这个公众要求政府做什么呢?就是涉及到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问题,你要负起责任来。

所以说它的整个国家治理建立在,实行禁则制这么一个基础上。一开始的话,就是说杀人偿命,这个就定一条法律,后来可能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比如出现了你钱包掉地上了,结果被人家捡到了,拒不交还给你。到了说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也不算是有罪,我们就完善法律,又增加一条叫不当得利。比如说这样子的,这样的话又多了一条,这样不断的根据社会事务的需要,去增加法律的各类条文,不断的完善法律。它的治理方式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就是说不可以的事情要提出禁止。

政府没有禁止的,那就是说你想干就怎么干。所以说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力,这个是自由的,这个是这种模式。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在治理改变我们过去中国旧社会的皇权治理的方式。我们在向一个现代国家政府治理的方式在转变,比如说今年中央提出的,叫做权力清单制度,这个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就是向现代政府治理方向去改革,这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

随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步的社会将来会受到更大的自由度。而政府治理范围不再说什么事情都管,主要是对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部分,进行制约,是这么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我们很多的,包括管理的方法,管理的理念,都会随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是由于我们公务员是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怎么样去认知这种属性,也是非常重要。在部门划分上,在很多国家的划分,它是粗化,就是两个大类。一个是社会组织属于公共部门,一类是非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它的特征就是在很多的地方,和非公共部门是有明显的界限的。我们可能从现象上看,公共部门就是财政保障的,在财政拿工资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有行政权利的。细说大概有这么几条是和非公共部门的一些比较大的区别,公共部门服务方式主要是两个要点,一个是他对公民的服务,一个是从基本的需求出发。

这个公共部门管的是基本的需求,不是管高端的需求。像非公共部门是商业化的,那你有钱你就可以享受任何一种高端服务,但是公共部门提供的就是你的基本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这些。第二个叫做普惠,政策是对所有的人公平和一致的,这叫做普惠。不是因为哪个人能力大小,地位高低,我所提出的政策有所区别有所不同,这个是无差别的,这叫普惠。这个和商业性的运作模式,那就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商业性的运作模式就是按假论制,这个公共服务不是这样。

另外它的产品性质,从公共学上来讲,公共部门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分割性。对所有人员来讲,它是公平和一致的。权利属性,公共部门使用的是公共权利,非公共部门只有市场规则。而市场规则就是说别人有权可以做的,大家有权可以做的,也就是你的权利,你不能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权利,这个就是市场规则。但是公共部门是人民赋予的,这个是授权来进行国家治理,所以它使用的是公共权利,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区别。

再有资源的属性,公共部门所支配的是公共资源。非公共部门就没有这个权利,它只能是市场资源。财产的属性,公共部门的财产一定是全民的,它不像非公共部门,可能说是你单一组织的,甚至是私人的。这个就是它的财产的区分。资金的来源,我们的公共部门全部资金都源于财政,但是非公共部门它的资金来源就靠它的商业利润,靠它的金融融资渠道,你不能够用财政的钱。公共部门用财政的钱,把钱花完了把事办好了就行了,那是不需要再偿还财政的。

但是说非公共部门,这些企业,你不能够用财政的钱。你的产品如果财政向你购买,这是一种交易关系,但是你不能说财政给你钱,你办一件事无偿的使用,这个是不可以的。再有公共部门的目标,公共部门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公共服务的效能最大化。也就是说,财政保证你的资金,你把钱花了把事办好就行了。公共部门,它没有挣钱的任务,如果公共部门说我要去盈利,要去挣钱了,然后用做我这个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分配,我想这个国家是有问题的。

非公共部门它很明确,它就是利润最大化,这是它的目标。你像一个企业说它没有利润,这个企业就没有办法运行了。公共部门就不可以以盈利为目的,如果说公共部门运行当中有收费,有盈利,这个盈利也应该再投入到公共服务这个领域当中,那不是你的钱。比如说我们比较一下,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有一些政策和我们来讲,它可能就更明确。比如说香港地区,它就有一个政策,它的公务员的概念比我们要大,包括公立医院的医生,学校的教师都是。

收入的唯一来源就是财政,按照财政的规定,包括他的工资,福利,奖金所有的收入,都是从财政来,它不可以从财政之外再获得任何的收入。当然了,它有一个特殊规定,有一个例外,主要就是两条。一条就是说遗产和馈赠,这个是有明确的解释,就是说什么人的可以算做遗产和馈赠你可以接受。再有一个就是社会劳务,比如说稿费,课酬,这个是照章纳税,就是按照统一的规定。除此之外那是严格控制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公务员管理上,说收受别人的馈赠,在这些事上,可能有些界限就没清楚。

前些年在中国的南方有这么一个案子,就是被举报了以后,对一个干部实行双规,然后对他进行查处,发现他有巨额财产。最后在调查当中,说你这钱都哪来的,说都是谁给的,给他钱的这些人,去调查,人家也都承认。说是我给的,但是你说给他这些钱是为什么?他说我们是朋友,我愿意给,说你是不是请他给你办什么事?他说这个你们可以去查,我从来没有请他给我办过任何事情。这个就很难界定,这个是收受贿赂的性质。说我们是发小,我们是朋友,他那点工资,我反正是有的是钱,过年了我给他五十万,这个什么性质?如果说我给他办事了,你给他钱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认定这是一种职务犯罪。

但是没有办事,怎么算?这个就很复杂。实际上我们想这里面可能有三角关系,但是三角关系在查出起来的时候,那就非常复杂。像我说香港地区它定的法律有一个好处。就是我明确的划了一个圈,在这个圈之外所有的钱,比如说这个人既不是你的直系亲属,也不是你劳务的提供者,你拿他的钱,本身这件事就是有罪,甚至都不分多少钱。你拿一分钱也叫有罪。这个可能就比较容易判定。

从这个上头来分析,就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他不是一种经营,收钱这么一个机构,他就是纯粹的是一种服务机构。他的收入是有国家财政保障的,收入来源是全民提供的,就是通过国家收入来解决的。这个是和非公共部门在组织性质上,是一个明显的界限。也决定了我们在管理制度上它的区别。所以说公务员就是拿工资,以工资为主,这个工资是经过国家法定的政策来制定的。不可以在法定政策之外再获取其他的好处,这也觉得了公务员的管理制度的性质。

(四)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属性

第四个就是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属性,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属性可能和一般社会组织还有所区别。在一般社会组织当中,这种团队性,可能相比之下就不是强。比如说一个企业当中,它管理工人,我们经常说量化管理,叫做绩效管理。什么叫量化管理,绩效管理呢?那可能就很简单,比如说我这个指派工人去挖沟,这个长度,宽度,深度,有一个标准之下,你每挖一延米报酬十块钱,两米二十块,三米三十块。我简单的来解释,这个就是一种量化管理,因为它非常的公平。不需要看领导的颜色,你付出了,这个就是你付出的工作量,我直接给你换算成劳动报酬。

但是这种方法用来管公务员行不行呢?这是一种个体的劳动,公务员就不行,为什么?公务员是一种团队的劳动,他不是个体的劳动。比如说我们给公务员研究制定一个政策,然后经过批准,推行实施,这个政策是谁搞的?说我们做了一个政策,说这政策五千字,那参与人十个人,是不是说每个人五百字的工作量,那显然不能这么划分。所以说这个公务员他的一个职业角色,就决定了他是一个团队的一员,没有个人是这个团队当中的职业工具。

比如说公务员在机关要参与一些公文的写作,在写作的时候,你要把这个公文写好,这就有一个角度。你从什么角度去写,你像写小说,那是你自己的事,写诗歌,写散文那都你自己的事,都有个作者,那作者最后有一个版权,有一个专利。但是公文有专利吗?没有。公文如果要有的话,那专利的这种归属,那就是组织,那不是个人的。在一个公文写作当中,有的时候有多人参与,多人讨论,有的时候还有不同层级,还要经过多层的领导去修改,去通过。在这个时候,这一篇公文是一个团队共同的创作产品,它不是哪一个人的。

所以说这是一个专利问题,再有一个就是说你在写公文的时候,如果从你这个角度去写,你就总也写不对,因为你是从你个人的认知,不是一个团队的认知。所以说我们经常讲写公文的时候有两关,第一关就是进入关,就是进入角色。进入什么角色?不是你个人的角色,是组织角色。不太准确的描述,你是为谁起草公文,你就是这个组织的最高负责人。

你为你们局起草一个公文,以局的名义对外发布的公文,你就是局长,你就是一把手。你带国务院起草,那可能你就相当于总理,你要从总理的角度去考察问题。这个说的有点悬,觉得这个有点太狂妄了。实际上公务员就是说,你要组织的角度的去观察,这就有一个角色模拟,这么一个过程,要不然你写的公文总是不对,这是叫做进入关。

第二叫跳出关,就是说你写的公文写好了以后,你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你还是一个普通公务员,普通工作人员。你不是领导,有些同志文章写的不错,但是跳不出去了,就会出现一些自吹自擂,比如说上面领导在讲话,底下人家鼓掌说领导讲的好,有水平。他在下面说,那稿子都是我也写的,他一个字都没动,这种认知就不行。

我觉得他就会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就会很失败。他就把自己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甚至包括一些老同志,工作一辈子了,最后退休了。把他在职的公文,都编成他个人文集,那个是不对的。这个怎么能够是你个人的东西呢?这些都是一种错误认知,所以说这是跳出关你跳不出来了。跳不出来了,我觉得你的成长进步,对组织的认知就是一种缺陷,进步也会受到障碍。

再有这么一个角度,就是我们一个公务员的机关,一定是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所以他要保持高度的全员一致性。小的说你是一个局,一个处,大的说全党全国,就是说我们干部在管理的时候要这样一个标准。就是要跟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这个实际上就是它的职业特性。你要觉得你不能保持一致,你就别当公务员,你要当公务员,他的组织特性就是这样。

你不要想在这个公务员机关里头,你出来一个你个人的英雄,没你就不转了,这个组织当中就没有这种岗位。这个小到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大到党的和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都不存在个人英雄的这种角色。所以说,我们公务员职业角色的认知,也决定了我们怎么样去认识我们的位置,我们的权利,我们的义务。也就是说我们要求当中的一个部分,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这是公务员的角色认知。

二、国家公务员的品德素质

第二个问题讲一下国家公务员所需要的三种基本素质。三种基本素质就是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有的时候这三个素质很难把它截然分开,为了讲述的方便,我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讲,但是有一些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一)国家公务员的品德素质

公务员的品德素质,这个对我们公务员要求的是最基本的一个素质。党的十八大提出,干部管理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以德为先的提法应该说是一个新的提法。就是强调了德在各种素质当中的地位,它是领先的。

认为没有德其他事情恐怕就都说不上了,我们是作为一个公务员,首先要具备合格的品德素质,这是这样的一个解释。在今年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当中,也把干部考核当中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强调要突出这两点品质,这也是对德的要求。我们下面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德。德的本义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对德的解释,它的本义就是顺应自然,社会,人类客观的需要去做事,就这么一句话。顺应自然的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

也就是说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也是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过程。这个就是我们讲是概括意义上的一个德的概念,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你说你德好,但是所有人都不认可,那你很难讲你这个德的问题了。一定是说在人类社会当中,这个是受到多数人认可的行为表现。这个德在解释上,大概有这么三种,我们都称之为德,一个指的是品行,比如说我们讲的品德,功德,德育,德才兼备都讲的是一种品行。

第二个解释就是一种情义,或者是恩惠。我们讲功德,积德,这个积德不是说积的是一种品行,它积的是一种恩惠,情义,感恩戴德这是用情义和恩惠去解释它。

第三个就是一种心意,心念。比如说同心同德,离心离德,这个的话就是说我想从字面上,从词义解释上,一下,这些德。再有到公务员的德,这个作为对公务员的要求,组织上对公务员的要求德,是这么三句话来表述的,我想一个意思就是说对党的组织忠诚不渝。在今年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当中,其中说到对德的判断,一条就是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个。

第二条,就是你的言论行为,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个条例当中解释为这么一句话,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出禁得起时间,人民,历史检验的实际。这个概括起来就是说,你的言论行为,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就是先人后己为他人榜样,这个条例当中,是这样来讲的这一句话,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饯行实用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想这是最公务员德的要求,从这个条例来讲大概就是这么三条。这是我们讲什么是德,这是对德的认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么笼统的说都好讲,到底什么是德,我怎么去要求这个公务员,你讲的这些东西说是太悬了,太高了,太空了,够不着。具体在工作当中,我们怎么要求,我考核公务员的时候怎么去考核德,这个也是现在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所以说这就涉及到我们怎么去评估德,评估一个公务员他的德的水平。一个办法就是我们目前对公务员的考核,采取这么一种方式,就是图解评定量表。这个大概是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测量工具,在这个图解评定量表里头呢,就是德能勤绩廉,作为一个考核的内容。

然后针对德能勤绩廉的表现,由大家评分,这个是简单的讲,这就是五个字。在实际考核运用当中还把每一个字,又扩展成多条内容。比如说把德又给划分出来三到四条,比如说大局意识,理论素养等等。这样的话,每一条有一到十分,搞的非常复杂,然后你对他进行打分。这种方法呢,它确实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成本也不高,操作也不复杂,这么一种考核测量的方式。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说,本来你的工作性质是很难量化的,我前头讲到,说工人挖沟一米十块钱,这个好量化,拿尺子量就是了。

但是公务员的工作怎么去量化?我们采取由大家去打分这种方式。所以说能够把一些本来难于量化的工作,把它变成一种数值,变成数值了以后,使这个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比如说两个人表现差不多,谁是优秀谁不是呢,最后就根据这个数值,你得了91分,我得了90.8分,虽然只差了0.2分。但是你就比我多这个0.2,多这个0.2,而且我们还有一个优秀比例的控制15%-20%。我按照这个控制的话,你就入线了,我就不够。所以说,这就是说他是优秀,那你不是。那你们两个评价就差0.2,但是就差这0.2,所以按照一定比例来说他是优秀你就不是。我也没话说,这个更具说服力。

但是这一点点差异,对干部评价来说,你说是不是准确,都科学,这个恐怕就很难说了。但是我在操作的时候好操作,这个可能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有这个方法因为是大家投票,大家评估,所以相对来说具有较好的公平性,说你是优秀,是大家说的。说他就比你多个0.2,这是大家说的,你别找领导的麻烦,这个不是说不想给你优秀,但是人家比你多个0.2,再有我们规定的是15个优秀,那你是第16个,那就没办法。所以相对来说,可能在操作的时候好解释,好管理。

但是这种方法,它就很容易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因为他填的时候可能就不是很精确。比如说我们让你填这个人的德你给打几分?你根据什么去打,没有一个一想就断定的,很清晰的指标。说大局意识,什么是大局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最后结果可能就是这样,就是凭我对你这个人的满意度,这种感觉,印象去打分。虽然你可能设计的很细密,可能这个德再划分五项,哪个再划分五项,你有二十多项,三十项,更多的条款。但是我每条都很难打,最后就选择一条线拉下来了。一条线拉下来以后的话,就等于是一个最简单的满意度测评,也不是说没有用。

一个最简单的满意度测评,就是一个满意度,不能代表和区分一个人在德能勤绩廉上是否具有一些特性,那可能就区分不出来。再有一个就是说我们从职业岗位上,和实际工作上,这个业绩的要求,这个表可能也很难去判断。所以说实际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印象分。比如说我们这五条,我们细想一下,这种方法能够不能够把德标出来?我们考核的时候说是能,一个是考核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个是怎么去判定。如果说你没有入岗的时候,我对你能的判定,我假设你能强的话,胜任度可能就会高,我录用的正确的选择率就高。所以说成功率就高。对能是个判断,但是你已经到岗位上了,我对能的判断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我们也是缺乏一种深度的思考。

绩的考察,这个应该说是容易量化的,这个勤的考察也是可以量化的,但是廉的考察也有这个问题。我们这种方法能够不能够去断定一个人的廉,是不是这么一种方法,能够把它解析出来。所以说,我们德能勤绩廉五项,实际上真正说是能够相对准确的,在这种方法当中只有勤和绩可能还可以说得过去,那项德能廉,都是非常模糊的。有没有一些改进的方法?我在这也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介绍一种方法给大家,叫做行为观察量表法,也叫做行为观察法,也叫做行为测定法。

这个办法最早是两个美国人,在八十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后来在管理当中广泛应用,在企业当中,主要是对企业的高层,和研发人员进行考核的时候,这个使用的比较多。在对脑力劳动岗位,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太适用。我说一下这种方法的特点,它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我们对某人的行为观察,去断定这个人的素质。你像我们前面那种方法是认为的画了一些杠,但是这个杠和人的行为有时候会离的比较远。

比如说大局意识,具体落实到一个人的行为上是一种什么表现,很难描述。就是说如果这个事情落到一个人的行为上是很容易被认知的话,你这个选择的准确性就要高得多。我想我们一条一条说一下,这是一个举例子,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去对他的条款进行修改。就是说一个人第一种表现,是否对服务对象非常热情和关心。什么是服务对象?广义的说同事间,上下级间,你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之间,包括我们师生之间,所有的我们相处的团队之内,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解释为服务对象。它是一个广义的解释。你也可以说是对他人,这个他人可能更广泛了,它主要是说你工作接触的这些人,叫做服务对象。就要非常的热情和关心,这个人是从不是这样,还是总是这样,来评定一个平度。

你如说这个总是对服务对象非常的热情和关心,是不是能说明一个人的素质。从来不对人家有笑脸,从来不关心他人的疾苦,这个是不是说是素质就比较差。是这个的话,作为同事,朋友或者是工作,生活相关的人,你能够不能够观察到呢?包括脾气秉性,我想在你熟悉的这个人当中,你是可以做一个判断的。这个它是一种行为表现,这是一条。

第二条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而不居功。他是总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而不居功,很低调。还是说他从不帮助别人,或者说帮助他人以后自吹自擂,这个是不是人的一种素质表现。

第三个,讨论发言有条理且切中要害,这个的话,在我们机关当中可能是最容易去判断的一个表现。我们有的时候就很愁这个事情,曾经我们一个老部长,到我们部来的时候,听汇报,结果汇报没完没了,早上九点开会,一直说到下午一点半,中午饭都没得吃。结果到第二次汇报的时候,这个部领导就交代,说你们这样通知下去,我们这次汇报就三句话,叫做实现做好充分准备,第二叫十五分钟看水平,不是说你说话长了有水平,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说清楚有水平,这个事情很明确的。第三个是不准超时。

到汇报的时候,我们这个部长把手表摘下来放在手里头看着,一只手在记录,一只手就看着表。说还有三分钟,还有一分钟,时间到,就这么提醒着,结果还有一个干部说还有一句话,都到了时间了还要说。最后我们这个部长就讲,说你还有几句话,我没有意见,你和你后边汇报的司长商量,他愿意把他的时间给你,我也没意见。结果后边汇报的司长说了我不愿意,结果大家笑了。笑完以后部长讲,本来我们一天可以办完的要三天,一周可以办完的要一个月。如此这样下去,我们怎么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不吭声了。

实际上我们在工作当中,包括我们开一些研讨会,我们内部一些会议的发言,总可以见到,这个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干部讲话没有时间概念。规定的时间,一定要超,这个不是说你话多要讲的这么简单的事情。我说这个事你守时守约,你尊重他人,甚至再提高一层相当于耗费他人时间,谋财害命,能够给你上升到品质问题上去。

所以说在机关当中,我们这是一个痼疾,这是严重影响我们工作水平和质量的现象。如果我们假设要把这一条放入对一个干部的考核,评价内容当中。比如说年初我就公布,年底按照这个考核,你看他今年讲话敢不敢超时。所以说讨论发言有条例,且切中要害就这么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很多问题,你还不要觉得这是一个无所谓的事。这个也是非常不好的作风,这是第三条。

第四条处理紧急事务很平静不抱怨,这是素质问题。

第五条属于能够较早到单位上班的,说这条好像太小了,不要小看这个,在比较研究,在国际上,各种研讨或者管理方法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管理案例当中,这一条标准,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认为,如果这条做不到,甚至可以一票否决。就是说你连准时上班都做不到,你还能干什么?所以说把这个问题看得非常重。往往我们可能觉得,我晚到一点有什么关系,在管理学上解释,就这个问题关系大了,比如说我们汽车生产作业线,因为你一个人迟到了,全体开不了工。

所以说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设计上,从来都是把能够守时,较早到单位上班,这个是看得非常重的。

第六条对于公务员来说也是非常要害的,就是善于用合法的渠道解决问题。我们在基层调研的时候闲谈,正面的会议的话我们还不好意思说。有时候吃饭聊天基层的干部就说,我们现在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说农村里头有无赖,什么是无赖,你要用法律语言去解决。说没有这种意识,说对于这种无赖我们过去可以这样,那意思就是说说我可以揍他,现在都不行。为什么不行了呢?我们现在要学会,而且要掌握合法的渠道解决问题,那你打人家肯定是不合法的了。

但是说你可以看出来,我们有很多基层干部,很留恋过去那种可以揍他这种方式。随着我们社会发展,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我们还可以出现这种问题吗?所以说我们公务员素质能力的提高,包括一些行为方式,都是要有严格的规范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有依据,都要有合法的根据,这个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而且几百万的公务员都要求到这个程度,你如果能总是这样,那可以说标准相当高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这六条。我们假设一个人,这个人总是对服务对象非常热情关心,总是乐于助人而从不居功。在讨论发言的时候,总是有条例,且切中要害。在处理紧急事务的时候,非常平静从不抱怨。而且属于总是较早到办公室上班的,总是善于利用合法的渠道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干部这六条都能做到总是。你说这个干部在德上边,还有什么问题?所以说这六条不是直接德的标准,但是,是不是影射了这种德的品质。

我们看了这个行为观察量表以后,我们再翻过来看一下我们对公务员德的具体的表现。我想大概有这么五条,一条叫忠实可靠,忠实于信仰,不受利益诱惑不当叛徒,这是一条。起码作为公务员来说,德好,那你当叛徒了还能说德好吗?不受利益诱惑。

第二,诚信守约,解释为按照规则办事,从不爽约失信。

第三,实事求是,名不出家,讲求实效,从不沽名钓誉。名不出家这个是,这个是魏文王问扁鹊那个典故。这个魏文王是一个古时候的故事,说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有哥三,谁的医术最好。扁鹊说老大最好,老二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就说,那为什么你的名气要比你大哥,二哥大得多呢?那扁鹊就说,老大治病这个病还没有发出来,他就察言观色觉得这个人有病,在病没有发出前就给治愈了,所以是名不出家,没有名。

他二哥治病的话就是说,病在初发的时候,所以叫名不出乡镇,范围也比较小。说我治病的时候,往往是病入膏肓,刀子,斧子,锤子什么都用,鲜血淋漓,毒药什么都往上使。所以说动静非常大,结果是名冠诸侯。这个故事解释就是一个人的作为大,可能和名气是相反的。你的贡献度和影响,有时候是不一致的,不能为了影响大,为了你出名,选择一个对服务对象不利的方式。就是说这就批评我们有一些政绩工程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做公务员应该就是无名英雄,任劳任怨,名不出家,讲求实效,从不沽名钓誉。这我想是德这一条。

第四条叫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叫大爱于人,热心助人,从不伤害他人,这叫与人为善。

第五条叫做克已简约,这个里头就是强调,为人的四个从简。叫做从俭、从简、从柬、从检,不是一个字,第一个从简是简谱,第二个从简是简约,简单。第三个从简就是听劝,听他人的倾诉,听老百姓的意见。能够谏言纳行。第四个从简就是说,要能够检讨自己,做自我批评,检查的检。我们讲是四个从简,叫从俭、从简、从柬、从检,最后是从不贪婪。我想说的很宏观了没法把握,的很具体了,就是这五条,如果说我们是按这五条的行为观察去衡量一个人。能够不能够把德评价出来,我想完全是可以的。

所以说对德的评价,是有办法的。也是很具体的,是可以考察的,我想这是第二个问题。

http://gwy.21train.cn:8090/zjsp/AQT/assets/picture/helpImage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