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 >健康与人生

吉训明:民胞物与 至诚无息

浏览次数:1594      日期:2015-01-26

    吉训明:民胞物与 至诚无息

    本期摘要
      吉训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导语
        他,仁人恻隐,理患者之苦,治患者之痛;
        他,博厚悠远,观医学之理,论医术之事,应医改之变。
        他,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他,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他,以心术为本根,以科研为灾畬,探索自我从医之路。
        他,就是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

       
       
          2人物简介
          吉训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宣武-哈佛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中方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衰老与疾病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脑卒中急诊溶栓与神经保护研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共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项,转化2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71篇。

        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在接受飞华健康网专访
          
            3事迹回眸
            奋斗不止 成就处至诚无息
            2014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在科研工作者心目中,能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无疑是事业路上的一次小高峰。这不仅仅体现在基金支持的金额上,还因为这项基金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能够获得这项基金资助,意味着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认。而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已经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他的多项研究均得到了该项资金的支持。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儿!”在空旷寂静的手术室外,一位满脸泪痕的母亲拦住了匆匆赶来会诊的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苦苦的哀求着。在她的眼里,她的女儿才刚刚考上大学,那么懂事、那么乖巧,眼看着就要长大成人,走上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偏偏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不停地责问自己,她的女儿还那么的年轻,为什么自己就疏忽大意了呢?为什么在她刚开始不舒服的时候没有发现不对劲呢?现在会诊的大夫已经确诊女儿得了脑疝,如果开颅手术,创面大不易愈合,手术的效果还很难说,究竟该怎么办?
            强烈的自责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几乎压垮了这位脆弱的母亲,因为手术的难度大而特意被请来会诊的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成了患者家属眼中的救命稻草。吉训明一边轻声安抚着患者家属的情绪,一边快步跨入了手术室,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生命赛跑,他作为此次手术的主治医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好在决定手术之前,吉训明已经与患者的接诊医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了解到患者已经出现一个瞳孔大,一个瞳孔小的现象,这表明患者的脑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脑静脉血栓,并有出血现象,情况复杂。以往的开颅手术虽然适用于很多患者,但是因为创面大,感染几率也高,而且恢复期较长,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吉训明提出了不开颅,以微创方式清除血栓的想法。在他的主持下,手术很快结束了。半年后,女孩得以康复出院,重新步入自己心爱的校园,健健康康的读完大学课程,毕业后转入外企工作,拥有了不错的收入和幸福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是吉训明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在住院期间这对母女就不止一次地对吉训明表示感谢,出院后也常常发来问候的短信和电话。对于吉训明来说,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这对母女境况的转变却让他感慨良多:“治疗患者的方法有千万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几分几秒的误差可能就会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结果,这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深重的打击和负担,因此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探索出更高效、更简便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服务。”
            长期工作在我国脑血管病治疗一线的吉训明知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发病率正在以8.7%的速度快速增长,位居居民死因的首位。其中,北京是国际大都市中脑血管病复发率最高的城市,每年脑血管病方面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超过100亿元,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但由于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种族差异性,神经保护药物的研究至今没有突破。一旦脑血管病发作,仅少部分轻症患者得到恢复,然大部分患者残留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加快脑血管病机制和神经保护新技术研究将对我国脑血管病防治起重要推动作用。
            在早年留学美国的时候,吉训明就极为赞同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理念——医生不仅是为患者看病,更多是为人类治病创造知识。这种探索创造精神对吉训明的影响很深,即使在他回国后日益陷入繁忙的日常工作时,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理念,由其主持承担的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血管内低温脑保护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血管内低温灌注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国家863项目——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联合区域性低温灌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温度变化规律与干预的实验研究、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项目——急性脑缺血动脉溶栓联合脑保护治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北京市卫生局骨干人才项目——远程缺血预适应脑保护治疗研究、北京市脑血管病重大专项——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预警与干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质网应激在缺血预适应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中的作用研究、科技部973项目——局部脑损害(脑卒中与脑胶质瘤)的脑网络研究,以及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均获得了丰硕成果,广受国内外医学界专家好评。
            古人曾云:“登高望远”,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生。吉训明曾经笑谈当年师从凌峰教授时,很是羡慕师长丰富的履历。如今回头看看,不过十数年的时间,这个当年就已经很得师长宠爱的学生也拥有了足以成书的履历。只是成就从来不会光顾没有付出的人——当别人还在抱怨社会不公,待遇不好之时,他已经工作在临床一线;当别人在享受合家欢乐、共度假期之时,他埋头于自己钟爱的科研实验。谁能想到,难得的假日他却与妻子相约在解剖室?志同道合的爱侣给了他事业上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丰富的临床实践,以及大量的科研实验,使得吉训明逐渐越众而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盛德之符,多点建议培养学科人才
            清代著名学者金缨在其所著《格言联璧》上曾说:“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可见做事浮于表面是历来有之的,但是在吉训明的身上,却难以追寻这一时弊。如今,在他带领下的团队也都承袭了他的特点,埋头于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用同样的24小时去完成别人36小时、48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以往的采访中,吉训明曾表示:“尽管我所从事的急性中风抢救的临床工作挑战性强、风险大,我仍然非常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实:第一,中国自己能够培养出有学术思想的优秀临床医生;第二,中国的青年医学专家照样能锻炼为优秀的医院管理工作者;第三,对青年专家而言,专业与管理相辅相成,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同样能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医学专家。”
            这段话不止是吉训明对于自己努力的印证,同时也是对于新一代青年医生的勉励。他指出:“在全国有很多的神经外科医生,但是要想成为一位称职甚至是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学会已有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同时还应该具备探索未知,创造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精神。要将未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并指导临床,治别人不能治的病,使你的手术更安全有效。”
            在吉训明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骨干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和北京市教委优秀青年骨干人才等多项人才项目资助,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共5项;获得发明专利、使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成果转化2项。“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们可以花费3个小时、4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只为验证新论点的正确性。这样的生活很单纯,将精力都集中在研究上,不断地出书、发表新的文章、新的专利、新的产品、新的项目,不断地追求和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患者需要。”吉训明笑着说:“我在天津师大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叫张进中,他曾说过最优秀的医生应该是做得课题、写得文章、同时还能申报得奖,这样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当谈及对新一代青年医生的建议和培养计划时,吉训明表示:“年轻人必须一边作临床,一边做学术,不能走一条路。仅仅做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没办法落地;但是如果只做临床,不搞学术,成长会很困难,所以必须两手抓,而且学术研究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这才是年轻人的成长之路。”
            针对我们的采访提问,吉训明结合自身的成长道路,向全国的青年医生们提出了几点建议,整体可概括为“内外兼修、与时俱进”。他指出,要想做外科医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不酗酒、不吸烟、在休息时间练太极拳、游泳和徒步快走是吉训明用于锻炼的几项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其次,要多读书,利用书本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吉训明表示,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医学领域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尤为明显。如果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手头上的事,那么很快将会被历史的车轮远远的甩在身后。他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至少要看两个小时的学术期刊或文献,从书本上了解最近的学科动态和研究动向,不能与学科进展脱轨,通过看书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解。除此之外,吉训明还特意指出:“青年医生要不怕苦、不怕吃亏,因为吃亏是福!也许同事下了班,你还在做手术,同事出去周末郊游,你还在做研究。但是有句话说得好,跟做老板一样地努力的人,将来有一天也会做老板,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和吉训明对话,是一件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他思维敏捷,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在他的身上既有实干家的沉稳气质,又有学者的文艺气息。他用哲学的方式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同时也将自己多年来的思想所得与青年一代分享。他指出:“青年人要有一个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同时要注意积极融入到自己所在的单位文化中去。年轻难免恃才傲物,以为有才能就应该处处被迁就。但是医院是一个很注重团队协作的地方,你不可能自己独立完成一台手术,也不可能仅靠个人的力量撑起一个科室。因此如果不能融入到团队中去,就终将被淘汰。加之北京的生活压力很大,很多年轻人因为租房等原因愤愤离开北京到二三线城市去发展,那是为了生活,眼前是对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术发展不利。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医疗平台和资源是比较先进的,也会有很多与国际医疗接轨的机会,青年医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
            在建议的最后,吉训明还提出:“要选择志同道合的爱人。家庭不和睦,心情不愉快不会有好的身体,事业也不会兴旺。做医生的人,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都很大,不太可能会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当你结束一天的手术回到家时,一杯热茶,一句问候都可以缓解你的疲劳,这就需要一个理解并体谅你的爱人。”

           
           
            志之所向,构建心脑血管治疗新宏图
            虽然没有从军的经历,但是在吉训明身上却有着军人般利落的办事风格和坚韧不屈的品格。他自父亲身上继承的朴实与脚踏实地,自母亲身上学习来的严谨与不服输,养成了他如今办事快、处事稳、不求名、不问利的实干性格。23年从医路,他始终致力于脑卒中等老年疾病的研究与预防,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如果有人问吉训明现在的愿望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希望建立一家低氧试验中心,将低氧技术转化到临床中。这只是吉训明关于脑血管病预防治疗未来规划的其中一步。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吉训明有明确的理想蓝图和发展规划。这是一份“很接地气”的蓝图,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已经落地实施;这是一份很有“吉训明式风格”的蓝图,它立足于百姓的医疗需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参考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据了解,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脑血管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欧美相比,我国脑血管病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外,还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这与文化、生活、种族等多方面差异有关,表明中国脑血管病发病特点的特殊性。比如,就脑血管狭窄和闭塞而言,欧美91%发生在颈部(颅外),颅内仅占9%;而中国正相反,36%~55%发生在颅内。这种不同的发病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因此加快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新技术研究十分紧迫。
            而在吉训明与国外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个病例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在麻省总医院神经科查房的第一天,老师带我看一位即将出院的脑梗死患者,这位患者的入院CT照片显示大面积脑梗死。老师问我在中国面对这种病情的患者如何治疗时,我告诉他,我们常规采用包括脱水、神经营养、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治疗等至少5~6种药物治疗,输液是必须的治疗手段。老师告诉我,这位病人住院期间只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目前患者恢复很好。”
            这件事给吉训明的触动很大,让他意识到要提高自身的脑血管病防治水平,仅仅学习外国的诊治技术还不够,需要更新的治疗理念和从事治疗新技术研究。因此,在他回国后,就积极致力于依托哈佛大学的技术优势建立中美高水平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目标,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如今,中美联合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至少开发了四种脑血管病诊治技术,并应用于临床。第一种技术,即靶向低温脑保护治疗急性脑梗死技术。该技术与先进的机械取栓技术结合,显著降低了严重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该研究成果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临床研究项目,进行全国临床验证和推广。第二种技术,是常压高浓度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技术,即用氧气治疗脑梗死。与高压氧治疗相比,常压高浓度氧治疗时利用正常压力的纯氧进行治疗,安全、经济、简便易行,该技术已进入临床试验。第三种技术,即缺血预适应预防脑梗死。简单而言,是让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接受反复、轻微的肢体缺血、缺氧训练,以此提高人体对未来发生心脑严重缺血、缺氧事件时的抵抗力,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神经科国际知名杂志,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第四种技术,是高颅压与脑静脉系统血栓的系统研究,通过对该病从基础到临床系统、深入研究,发现了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制定了诊治新标准,使这种疾病早期诊断率显著提升,从而降低了重症患者的转化率。开发了多模态综合治疗方法和专用治疗器械,使我国重症脑静脉血栓的救治成功率较欧美等国家提高28%,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因此,原卫生部在宣武医院成立了全国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诊治中心,负责神经科医务人员的培养及技术推广工作。
            基于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5月,在宣武医院成立了国家卒中抢救与治疗指导中心,提高我国家脑卒中抢救水平和能力,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吉训明副院长为本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建立心血管病委员会、健康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其目的即建立老年病的治疗网络,开展全民的老年病保健防控的宣教工作,做到重于防,防重于治。吉训明指出,面对我国快速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国脑血管病的有效防控手段在于预防。他一直在呼吁:“脑卒中的防治,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关注老年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有效手段是大力提倡并加强科普宣传,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构筑全国脑卒中筛查和急性期抢救治疗网络,提高筛查人群比例和急性期成功救治率。”
            在实际工作中,他提出,医护人员除了积极做好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外,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给公众和患者传授卒中预防科普知识。因为医生,尤其是知名专家的公众信任度高,他们需要站在科普宣传的第一线,给老百姓定期做科普宣传,从而不给虚假商业广告留空间。此外,大医院从事脑血管病防控的专家要下基层,走到脑卒中宣传教育的前线,去培训医护人员,让他们知晓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救治方法等。那么,大量的病患就可以在二级医院得到救治。通过早期的筛查和防控,使得脑出血、急性脑梗等疾病防治有条不紊,脑血管病也会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飞华健康网 杰然 郭晶晶 胡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