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 >健康杂谈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浏览次数:1569      日期:2014-08-24

健康平安网
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蒋巍先生是著名作家,春晖行动文化顾问和春晖演讲团顾问,首届“寸草报春晖·共圆中国梦”全国电视演讲大赛评委,《灵魂的温度》作者。

818,人民日报副刊以整版篇幅刊登蒋巍先生的报告文学《海雀的一棵树》,报道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的故事,文中详细披露了“毕节试验区”成立的历史传奇,首次发布习仲勋批示原文。

摘录如下——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砰的一声,大自然放下一块雄奇壮美的高原,贵州!

开窗见美景,出门临高峰。其实,很多自然美景后面都隐藏着历史的愁容:贫困与艰难。“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石头山,羊肠道,浅表土,漏水地,小块田,存不下的雨水哗哗流进深不可测的地下溶洞。一个字就可以概括贵州的历史:穷!

海雀村是苗族和彝族的聚居村,文朝荣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第一个文化人,第一个会说普通话,第一个识文断字,第一个读红头文件,第一个铁心跟共产党走的人。

距离赫章县城近百公里、藏在大山窝里的海雀村曾被称为“苦甲天下”,全村海拔两千三百米以上,长年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坡田薄土,包谷只长半米高,结一个小棒子,村民戏称田鼠也要跪下才能啃到。一年四季,家家户户一季包谷三季野菜,许多人家连盐巴都买不起。男人们衣衫褴褛,女人们的裙子烂成了麻条。霜雪满天的冬季,四面透亮的“杈杈房”(窝棚)里,乡亲们钻草铺、盖秧被,和牲畜们挤在一起睡,为的是老黄牛的呼吸可以带来些微微的暖意。

六十二岁的村民王学芳告诉我,他十三四岁还没穿过裤子,那年月“山上只要没毒的都找来吃,大便像小便一样稀”,“一袋炒面、十个鸡蛋就可娶回一个媳妇”。

政府发一次救济粮或衣物,海雀村就得大哭一场。村民要,干部也要,“狼多肉少,分不下去啊!”村委会上,火爆脾气的文朝荣说,这是救命粮,不能搞平均,不能撒芝麻盐儿,“救命粮一定要给那些最穷最饿的人吃”。他铁青着脸,逼着干部让。那时没有计划生育,好些人家都有四五个娃,最多的有九个。谁家都吃不饱,谁都让不起,村干部蹲地大哭。

文朝荣吼道:“我带头!咱别忘了,红军打仗时干部冲在前头,现在干部要苦在前头!”苗族老奶奶安美珍家几个月不见粮食粒儿了,锅里只有一点野菜,而且发了霉。文朝荣来了,“砰”的一声把一袋包谷放到地上——那是他让出来的救济粮。老奶奶活过来了,活到今天,九十三岁了,瘦小、结实、驼背,像半截老树根。去年家里杀了两头四百多斤的猪。

就这样,文朝荣吼了四次“干部要苦在前头”,喊了四次“我带头”,先后让了四次救济粮,让得老婆哭孩子叫,让出一个皮包骨的铮铮硬汉,让出一个响当当的共产党员,让出一个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村支部书记。这件事上了当年的《人民日报》。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千年穷困,十年浩劫,一穷二白的贵州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各级干部们灰心丧气,束手无策。海雀村成了全县有名的填不满的“大深坑”,政府愁,干部怕,路途远,村民多年没看到干部的身影了。1984年,数月的大旱和低温让毕节地区的饥荒愈发严重。1985529,新华社记者刘子富走访了几个县后,又来到赫章县海雀村。文朝荣沉痛地对他说:“我领你去看看村民的穷日子吧,我这个支书干得不好,不争气啊!”两人转了三个村组、十一家村民。这里的赤贫和饥饿让刘子富深感震惊,一篇报道急电中央:

  贵州省赫章县各族农民中已有一万两千零一户、六万三千零六十一人断炊或即将断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她家四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三个月的盐,四个人只有三个碗,已经断粮五天了。苗族社员王永才,全家五口人,断粮五个月了。走进苗族大娘王朝珍家,一下就惊呆了,大娘衣不蔽体,那条破烂成线条一样的裙子,一走动就暴露无遗。见有客人来,大娘立即用双手抱在胸前,难为情地低下头。

  ……记者在海雀村一连走了九家,没发现一家有食油、有米饭的,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屋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由于吃得差、吃不饱,体力不支,一天只能干半天活。这些纯朴的少数民族兄弟,尽管贫困交加,却没有一个外逃,没有一人上访,没有一人向国家伸手,没有一人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

  数天后,即198564,刊有这篇报道的《国内动态清样》放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的写字台上。这位出生在穷困陕北的老革命家、红区创始人之一,一定读得很激动也很沉重。老人做出如下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批文电传贵州。1985724,刚刚就任省委书记几天的胡锦涛指示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紧急调拨大批粮食和救援物资,星夜兼程运进毕节各县。海雀村欢声如雷,那里的炊烟有史以来第一次变得如此饱满、温馨,飘散着米面包谷的袅袅香味。

同时,胡锦涛亲自赶往赫章县等地,走访了许多村寨。看到那里到处是秃山野岭,土地贫瘠,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干部群众的意见。结论是明确和严峻的:靠救济解决不了贫困,让山绿起来,让土肥起来,让水留下来,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这是一个悄悄的重大的启程:科学发展观思想就这样在毕节大地上起步了。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旨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工程——“毕节试验区”宣告成立。

贵州,终于踏上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进程。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

毕节试验区成立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