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平安行动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平安行动

人大监督回应百姓关切

浏览次数:4040      日期:2014-06-30

人大监督回应百姓关切
 

    今年5月,由武汉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发起“环保世纪行暨‘爱我百湖’”环保志愿者走进蔡甸活动,在蔡甸区后官湖举行启动仪式。

    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本届以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履职,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力求让人大监督的节拍踏准百姓的期盼,把监督的落点放在百姓关注的“急难”事情上。

    汽车环评检测、湿地生态补偿、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本期《人大连线》选取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近年来依法履行监督权和开展“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专项督查工作中的几个小故事,从中可以感受到,人大监督事项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检测汽车尾气凭目测 竹叶山中环商贸城检测站弄虚作假停运整改

    去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到市环保局调研时,市环保局负责人谈及28条公办环保检测线经常停摆问题。参加调研的市人大相关领导意识到此问题非同小可:全市150余万辆汽车,如果环检线停摆,受影响的不仅是车主,还有雾霾治理的成果。

    调研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政府督促市公安局交管局、市环保局联合拿出一个整治环保检测线的工作方案,完善环检、安检的联动工作机制,既方便市民,又有利环保。

    市政府研究后,从环境保护、治理大气污染的角度,拟订了一系列整治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化投入环检线,实现环保检测线的社会化、市场化竞争机制,此举不仅使环检线由最初的28条增加到86条,而且选点布局更加均衡、合理,更重要的是,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交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理顺了管、办双方的关系;制订严格的环境检测和安全检测标准,加大淘汰黄标车的力度,压缩黄标车行驶空间,减轻了“黑龙”污染空气的程度;规定汽车尾气排放一旦不能通过环保检测线,也就无法通过安全检测线,控制住汽车尾气的排放质量;建立了市公安局交管局与环保局共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多部门各司其职、共担责任的协同机制。

    为推动环检线规范、有序运行,今年4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专项督办工作,抽查暗访部分环保检测线。在竹叶山中环商贸城检测点暗访时发现,有一家环检线没有启动检测设备,检测汽车尾气凭目测,本应由检测设备自动显示、机器打印的数据,却由检测人员随手填写,交钱放行。

    市人大城环委将此情况通报市政府,督促市环保局、市公安交管局联手加强环检线的监管,凡操作规程不符合要求或者弄虚作假的检测站,必须停业整顿,及时启动问责机制,防止走过场的事件再次发生。4月28日,市人大再次回访该站,发现该站环检线已停运整改。

    10多条污水管直接排放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扩容保东湖水质

    2013年3月,市人大突击检查江夏区一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在纸坊街辖区的一处污水处理厂内,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操作间设备自动记录工作数据,净化后的出水口还有小鱼逆水游动,显示该厂运行有序;但突访江夏新型工业园区——大桥新区后发现,该新区内所有企业的污水进入管网后,未经过处理,直排至黄家湖,严重影响黄家湖水质。

    “市政府不是在黄家湖新建了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吗?为何污水要直排入湖呢?”检查人员直截了当地询问。

    “大桥新区西区已经建设了完备的污水管网收集设施,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已形成了日处理10万吨污水的能力,问题就卡在管网与处理厂之间有600米的管道无法打通,这600米是洪山、江夏、市城投集团共管的地带,拆迁工作难度异常。”工作人员道出了问题的症结。

    市人大城环委向市政府专题报告,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打通“梗阻”。

    今年年初,拆迁工作完成,600米地下污水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待正式办理完各种审批手续后,大桥新区西区的污水可望流入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从而截住流入黄家湖的“黑龙”。

    十多年来,市区政府累计投入东湖污水治理资金达数十亿,但东湖水质时好时差,周边群众、企业、学校怨声不断。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城环委通过暗访发现,东湖周边地区10多条污水管渠直排东湖,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已经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的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却“吃不饱”。

    城环委向市政府建议: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实现管网、污水处理厂有效对接,同时扩大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满足污水处理要求,保住东湖水质。

    可喜的是,经过市政府的认真办理,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形成了日处理污水30万吨的能力;同时,东湖周边的地下管网已成功与处理厂对接,东湖水质有望改善。

    警力配置不足 院墙垮塌难重建 市人大一次暗访助砺志中学解决发展难题

    武汉市砺志中学的校长罗立新近来心情大好,因为困扰多时的学校警力配置不足和院墙重建两大难题已经有了解决的眉目。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月前市人大常委会的一次暗访调研。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情况报告纳入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砺志中学是我省唯一一所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纠正行为偏差的公办学校,致力于12-16周岁“两难”(家庭难管、学校难教)学生的矫治与挖潜。该中学作为调研的典型样本,可有效地反映全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5月8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暗访砺志中学,查看教室、宿舍区等设施,与部分师生交谈,了解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

    “尽管市政府在砺志中学校舍改造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校长罗立新直言不讳地反映,学校警力配置不足、院墙亟待重建的困难。

    罗校长介绍说,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砺志中学必须配备4名警员,其中女警1名,但由于武汉市警力不足,学校只配1名驻校警员,而且学校院墙垮塌,重建工作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学校的封闭式日常管理。

    5月21日,市人大内司委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全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执行情况的报告,砺志中学校长罗立新亦被“特邀”参加。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积极跟进下,市公安局确定了为砺志中学增调两名驻校警员,同时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并督促有关部门重建院墙的解决方案。

    “正是得益于人大的不懈监督,才还给了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罗立新如是说。

    三年持续关注 促我市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落地”

    农田、池塘里的庄稼或者鱼苗被保护区里的越冬候鸟吃了,农民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今年起,市、区政府每年将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我市五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据测算,每年财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

    为推动政府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此事整整三年。

    早在2010年3月,我市在湖北省率先出台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当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尚属首例。条例中明确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因保护湿地资源需要而受到经济损失的原有居民和单位,依法给予补偿。”但因为种种原因,生态补偿机制一直难以破题。

    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检查条例实施情况,明确指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尽快建立;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将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执法检查写入监督工作计划。

    去年4月到6月,执法检查组兵分两路查访蔡甸沉湖、新洲涨渡湖、江夏上涉湖、汉南武湖、黄陂草湖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虽然湿地保护状况明显好转,但检查发现,条例实施三年,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建立。执法检查组要求,要深入落实条例,必须解决生态补偿问题,建立以市、区两级财政为基础,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尽快建立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执法检查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送到市政府。

    10月16日,《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市政府在该办法中明确提出,对省级以上保护区按照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每亩每年分别为25元、15元、10元的标准予以补偿,对市级保护区,按照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每亩每年按照20元、10元、5元的标准给予补偿。同时,配套建立区生态补偿机制,各区分别对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每年每亩不低于15元、10元、5元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帮助中小企业留住人才 我市出台“最宽松人才政策”

    去年3月1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为开展《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执法检查,正在组织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武汉长利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易乔木反映,三环内禁止货车通行,造成很多在三环外建设新厂区的企业运输车辆出行难。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情况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经研究,政府很快出台过渡性政策:向部分运输难的企业发放通行证。长利玻璃成为第一张特别通行证的拥有者。

    去年3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就《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先后召开10余场专题座谈会,听取78家企业和金融机构、10个行业协会、16名专家学者、11个主要职能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10家企业。同时,在全市13个区,向1065家中小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0份。

    6月26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中小企业政策落实情况的报告一结束,会场掀起“小高潮”:10位委员抢话筒,争先恐后地发言,为企业谋发展。

    “用人难、留人难”是此次执法检查发现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为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我市出台“最宽松人才政策”:从今年7月1日起,35岁以下的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生,在武汉就业创业,都可以申请办理武汉户口。 

    市、区人大预算监督联动 帮助政府拧紧“钱袋子”

    去年7月17日上午,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审计查处问题整改情况专题询问会,来自区政府8个重点部门的“一把手”脸上写满压力,他们正在接受十几名区人大代表的询问。

    对审计重点问题开展整改情况专题询问,在武汉市各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既是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创新,也是本届市人大对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指导的创新举措之一。

    我国《监督法》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预算、决算,都是本级监督,由此,条条、块块之间如何有效关联,成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在预决算审查监督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经常性问题。

    为解决监督完整性,了解相关资金真实性及其使用情况,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提出,应该根据资金分配流向,采取联动延伸审查方法,上下两级人大常委会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职能。

    2013年初,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率先探索对区级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以此推动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改进工作,丰富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全程指导此次“同级审”整改专题询问。

    经过六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专题询问活动顺利展开。会议最后提出要求,整改不到位的被审计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查出的问题整改完毕并回告区人大常委会,对那些“屡审屡犯”问题,区政府要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问题的土壤。

    市、区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的联动还不止于此。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还多次深入汉阳、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情况和政府采购执法检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上述三个区在当年市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座谈会上就相关工作作了专题交流,得到了市、区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工作者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