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他山之石

黄陂文化名片

浏览次数:1776      日期:2014-06-30

黄陂文化名片
 

    项目占地45.6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2010年底动工,2011年建设完成,是2011年黄陂区人民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区老年大学、区文联、区作协等各类文艺创作培训基地,休闲大广场,室内羽毛球馆,武术综合训练馆,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健身路径,健身器材,休闲场所和设施,绿化工程等。[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湖北武汉黄陂县人,中国同盟会会长,北洋政府大总统]

    双凤亭历史文化遗存公园作为“二程”文化的历史标签和文化符号,南起双凤大桥,北至任家大湾,西临滠水河,东至二程书院规划路,总面积183亩。拟布局建设沿河亲水平台、依山就势文化长廊、书院路仿宋一条街、二程书院、书院牌坊、书院广场、博物馆等设施。公园全部建成后,将集二程文化研究展示、市民休闲、购物观光等功能一体。

    起源于西汉文帝时期黄陂北部山区大潭村(古称双龙镇)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发端于汉代,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酝酿,隋唐时代成熟并达到高峰。是以黄陂木兰山为中心的地区文化,黄陂木兰山因此而得名。该文化深植民族沃壤,内质健朗,表现形式多样,文化内涵常释常新,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黄陂区充分挖掘木兰文化资源,把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区域性资源优势,并藉此增加对外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和吸引力,享木兰之名,行一方发展之实。相继开发出以“木兰湖”、 “木兰天池”等为代表的木兰旅游景群。同时还将文化态势向实效文化领域渗透,成功打造了木兰茶、木兰酒、木兰庙会、木兰登山节、木兰旅游文化节、木兰金秋文艺会演等文化品牌,为弘扬木兰文化、推动木兰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贡献。

    位于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中心,离武汉市中心城区35公里,是一个以余姓聚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木兰八景”系列景区的第一站。村落整体布局奇特,108栋明清古建筑及历史建筑遍布,绝大多数古民居的外墙上遗留着清代手绘彩色壁画上千幅,为华中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大余湾悠久的历史文化、罕见的华中古民居建筑群、名人辈出的风水宝地、美丽自然的田园风光,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桃花源里人家”的古风遗韵。2002年11月,大余湾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05年9月,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唯一入选);2009年12月,被评为“武汉市十大魅力乡村”之一,同年还被评为“湖北省百家旅游名村”。

    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将武汉城邑文明上溯到3500多年前,被称为武汉城市之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商代早期城址之一。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005年被列为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之南方示范遗址保护项目之一(位列第36位),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8500万元、市财政投入1亿元的文物保护经费。盘龙城遗址是黄陂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汉唐木兰文化、北宋二程理学文化并称为黄陂三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4.8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盘龙城遗址核心区本体保护展示、遗址博物馆和商务会所、高端酒店、文博会展、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旅游、休闲演艺等相关配套项目,集文物保护展示、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预测项目建设资金29.6亿元。已于2013年8月正式启动建设。

    黄陂红色文化名片之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蔡店街道姚家山村,距黄陂前川街道67公里,北与孝感市孝昌县紧邻。由司政大礼堂旧址、李先念旧居,陈少敏旧居、印刷厂旧址、修械所旧址、医院旧址、造弹厂旧址和姚家宗祠等九处建筑组成。除姚家宗祠被日军炸毁外,其它八处基本保存完好。1940—1945年中共鄂豫边区党委机关和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进驻姚家山村期间,在此地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开展大生产运动,组织敌后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日伪顽军。1998年12月2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共青团市委、黄陂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将其确定为“武汉市、黄陂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位于黄陂前川。项目占地面积110亩,总建筑面积73500m2。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多功能剧院等。建成后的黄陂文化中心将作为黄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提升黄陂知名度、对外展示黄陂形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