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这是一座民族文化基因库

浏览次数:3290      日期:2014-05-26

这是一座民族文化基因库
 

    记者宋磊  通讯员蓝永丽

    武昌南湖之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已落成30年。沿“回”字形一路游走,穿越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展厅,20多个民族的展品,让人感叹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的多样与奇特。

    这里不仅展示少数民族相关物品,还具有民族文化学术研究的功能。50岁的刘卫国副馆长,在这里工作了29个年头,见证了该馆重建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说:“这里是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2013年,该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国内高校获评定级的三座博物馆之一”。

    山村淘来“虎腿脸盆架”

    上世纪50年代建馆初期,博物馆工作人员参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和识别工作,这里大部分藏品来自那个时期。还有一些馆藏是刘卫国与同事后来“淘”来的。刘卫国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在他看来,发掘民族传世品称不上“考古”,但也是在发现历史,记录历史。

    刘卫国指着一个雕工精美的土家族脸盆架说:“它最具特色、最有文化价值的地方就是这5根虎腿。”只见五根虎腿造型位于一圈凤纹之上,刘卫国说,土家人崇虎,楚人崇凤,“虎凤”图案的设计是历史上巴楚关系的记录。

    “这个脸盆架是我们在一间柴火房里找到的。”刘卫国回忆,1989年,他在湖南吉首市龙山县收集民间艺术品,在一个偏远山村的土家族村干部家,花300元钱收得这件物品。“如果不是我们发现,这个脸盆架很可能被付之一炬”,刘卫国说。

    档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馆藏:我国少数民族文物1万余件,包括生产工具、家具、服饰、银器、织锦、竹编、木雕、乐器、文史档案、宗教器物、书画等。部分藏品在各民族地区民间早已失传,属国内唯一,堪称珍品。

    地址: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中南民族大学泽霖路

    副馆长:刘卫国(主持工作)

    建馆:1953年建成,1984年重建并对外开放

    投资:约6000万元

    开放时间:9:00—11:30,14:30—16:30(周一至周五),周末节假日团体预约开放

    参观需预约,预约电话:027-67843937  

    该馆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馆内收藏和展示了我国中南、华东、西南等地区20多个民族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物陈列馆。1984年,在著名学者吴泽霖先生的倡议和主持下重建。

    镇馆之宝>>> 

    土家族三滴水床

    在民族学博物馆土家族展厅,一张色泽古朴、雕刻繁复的古床引人注目。“这张床叫三滴水床”,刘卫国向记者介绍,这张床为清代原件,“它保存如此完整,十分罕见。”

    “三滴水床”因何得名?刘卫国解释,该床的结构类似于房屋的层进式结构,每一层窗檐都取屋檐滴水之意,三层床檐就叫“三滴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名字来源于土家族姑娘哭嫁的婚俗。滴水床又取姑娘哭嫁时泪水滴答之意。“滴水床又称‘千工床’,因为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

    “每个雕花图案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刘卫国告诉记者,雕花多取谐音寓吉祥之意,如“莲花”寓意连生贵子,“金瓜”寓意瓜瓞绵绵,“葵花”寓意多子多孙,“蝙蝠倒垂”寓意福到。此外,花瓶置于案上插有莲蓬,莲蓬上有三根戟,“戟”取谐音“级”,寓意“平平安安,连升三级”。 “这些图案表达了土家族人对种族繁衍的渴求,以及对吉祥、幸福的渴望,极具文化研究价值。”刘卫国说。       (记者宋磊)

    刘卫国与他身后的三滴水床  记者彭年 摄

    黎族蛙鼓藏学问

    “这里的每件藏品都是宝贝。”刘卫国说,每件馆藏物品都讲述着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习俗。

    “这是‘虎钮淳于’”,在土家族展厅,刘卫国指着一尊青铜器告诉记者,淳于为汉族所创,是战国时期打仗时的一种军乐器。“淳于传入清江流域后,巴人继承和袭用了淳于的形体和音乐功能,同时对淳于的钮(把手)加以改造创新,以虎为钮,让虎的威严凌驾于淳于之上,使之成为巴民族的象征,并以此物祈求虎神的保护。”

    在多彩民族展厅,一面铜质鼓的边沿立着四只小蛙。“这面黎族铜鼓是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据刘卫国介绍,铜鼓最早是炊具和饮具,后来才发展成为乐器,在少数民族地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青蛙的鸣叫预示下雨,雨能滋润万物,所以,此鼓的“蛙”与祈雨有关,四只蛙预示一年四季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很多藏品已绝版

    “这里的很多藏品,外面已经找不到了。”刘卫国指着一副“京族金丝绣对联”告诉记者,这种金丝绣手艺早已在民间失传。

    “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刘卫国说,这里的馆藏记录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记录了一个民族完整的发展轨迹,“这里就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基因库,记录了那些已经和将要消逝的东西”。

    近年来,在刘卫国的主导下,民族学博物馆建立“南方少数民族非遗数据库”,多次举办“展览进社区”等推广活动,年接待观众达10万余人次。

    “文化是一条线,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刘卫国说,对于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消失现象,应该分两种情况看:如果是文化发展的新陈代谢,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把这些消失的文化元素记录保存下来即可;如果是人为的破坏,那就要坚决制止并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