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辛亥百年 首义广场变大了

浏览次数:2089      日期:2014-05-17

辛亥百年 首义广场变大了
 

    文/记者周蕾  图/沈祥胜

    这是辛亥革命百年之后一个普通的春日,上午柔和的阳光撒满首义广场,靠近红楼一侧,小花坛、小水池,园林小景把广场分割成很多小片,穿过地下通道,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一侧,是好大一个广场。背着相机的游客、推着婴儿车的居民,悠闲地坐在树荫的长凳上聊天。

    城建工地上的孙中山背影

    享受广场春光明媚的人们,很难把眼前美好的春天,与几年前城建的阵痛联系在一起。2006年,沈祥胜镜头下的阅马场是一个大工地,国父孙中山铜像对面是庞大现代建筑群,和隐藏在楼底的洋快餐招牌。沈祥胜悄悄把自己的想法,放进现代与历史、本土与外来的对峙中。

    辛亥百年,武汉对原首义广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了综合改造,并新建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和14.6万平方米绿化广场。原广场与新广场合并,扩大到近22万平方米。

    蘸水为墨 广场花岗岩当纸

    在广场写水笔地书的老人蔡诗茂,见证了首义广场的变化。

    蔡诗茂原在汉川当中学语文老师,退休后住到武汉的孩子家。他每天从武泰闸坐公交车到广场,带自制的海绵水笔来练书法。即使广场改造过程中,他也一直坚持来练字,他眼看着广场从一个工地,变成眼下这么漂亮整洁。

    蔡诗茂练的是柳体,练到一定境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创造,他现场写了一副对联:黄鹤楼上妙文耐品,白沙洲头秀色可餐。

    记者小时练过几天字,蔡诗茂鼓动记者试试。以广场广阔的花岗岩为纸,颤抖着写下“柳公权”、“蔡先生”几个生平未有巨大的字,蔡诗茂点头,还有些柳体的影子。

    蔡诗茂在广场练字时,吸引了一个美国游客杰威的注意,通过翻译两人聊得挺开心,最后蔡诗茂在杰威本子上留下一句话:中美两国政府应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杰威送他一句话:目前中美两国政府虽然存在小小的摩擦,但两国人民是友好的。

    首义之区 民国之门

    孙中山铜像背后的红楼,原为清政府在宣统元年(1909年)建的湖北省谘议局大楼,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武汉人叫它红楼。

    它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门廊突出,门窗制作精巧,宽敞大方的台阶和希腊帕特农神殿式的门柱,给人以进深感与神秘感。上层顶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下团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敢为天下先,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一举光复武昌。

    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沈祥胜解读照片

    《阅马场》这幅作品拍摄于最近一次阅马场广场改建中,阅马场广场的变迁经历,也是和武汉乃至中国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这一切也是在孙中山塑像关注下发生着。

    孙中山眼下的阅马场,这个思路是在一个围绕阅马场的拍摄计划中形成的,阅马场及周边红楼,拜将台,彭、刘、杨三烈士雕像等在之前拍了无数次,但眼前的景象让我再次举起相机。

    在这幅摄影中,孙中山塑像周边因为改建而被建筑施工护栏围起,施工单位的旌旗正迎风招展。而在画面中,雕像前方,是麦当劳快餐店的招牌画像。世界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发展,武汉在发展,而这些变化也浓缩到了一个广场中,它们就在孙中山雕像下,不断变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