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发展 >健康平安新闻

“反转地心引力”

浏览次数:2053      日期:2014-05-13

“反转地心引力”
孤独的他原来是个超人
 

    《Leo》剧照  Andy Phillipson 摄

    《Leo》剧照

    只有一个演员,没有一句台词  演员会幻术还是你眼花了?

    见习记者郑汝可

    >> 媒体评论

    >> 媒体评论

    “地心引力奇观。” 

    ——纽约时报

    “Leo是一个戏弄你的眼睛、让你咧嘴大笑,并深深吸引你、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持久而神奇。” 

    ——纽约Time Out

    “聪明,机智,并且极其动人。” 

    ——英国先驱导报

    “辉煌,有趣,又甜蜜 ” 

    ——波士顿环球报

    “趣味和诗意交织…… LEO,腾飞吧!” 

    ——纽约邮报

    “这是极不寻常的——在剧场里听到这么多孩子般的喘息声,只是因为纯粹的高兴和惊讶。Leo是送给那些双目无神者的最好养眼礼物。” 

    ——纽约《村声》周报

    >>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是“爱丁堡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期间,欧陆艺术家面临空前浩劫,英国格莱德堡歌剧院(Glyndebourne Opera)经理鲁道夫·平与许多当时英国艺术界的知名人士群聚伦敦,谈到艺术家在战争期间面临的困境,他们决定在未受战争破坏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举办一个艺术节,作为欧洲艺术家互相交流的舞台。

    经3年筹划,第一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1947年举办。自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之一。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的诞生纯属偶然。首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举办时,8个表演团体不请自来,在艺术节外围展示自己。此后,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型演出团体光临艺术节,他们的自发演出充分彰显了自由表达的艺术精神,边缘艺术节由此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非主流艺术节。

    边缘艺术节以其极强的参与性著称:演出场地既有正规音乐厅和剧场,也有露天草地或街头巷尾,甚至餐馆、酒窖和公共汽车也成了表演场所。每位参与者只要登记并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找个地方上演好戏了。

    边缘艺术节还产生过不少大明星。有“永远的英伦情人”之称的英国著名影星休·格兰特、曾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英国著名女演员兼编剧埃玛·汤普森和因饰演“憨豆先生”而大受欢迎的英国著名喜剧演员罗恩·阿特金森都是从边缘艺术节走出去的。

    >> 全息影像技术

    全息影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科技技术,它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看三维画面悬浮在半空中,真假难辨,并且可以实现影像与实物的结合,也可配加触摸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马年春晚,创意形体秀《魔幻三兄弟》让不少人印象深刻:演员们“斜躺”在地上,表演歌舞、魔术、小品,仿佛不受重力影响。

    5月20日,比《魔幻三兄弟》更具创意的表演,默剧《反转地心引力》(《Leo》)将首次来汉,演员将利用视频投影等新媒体手段的帮助,突破万有引力,变身“超人”:在半空中打坐,在天花板上起舞……挑战观众的想象力。

    这部由跨国团队打造的创意之作,曾在2011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期间,获得“爱丁堡最佳剧目奖”,“三周编辑部大奖“和“苏格兰人艺穗节一等奖”等三项大奖。

    作为“2014爱丁堡前沿剧展”的暖场片目,本月20-21日,该剧将在武汉中南剧院上演。本报记者电话采访该剧创作团队及中国制作人袁鸿,提前探寻能够“反转地心引力”的“魔幻秘诀”。

    剧情

    《反转地心引力》又名《李奥先生幻想曲》,故事的主角叫李奥(Leo)。

    李奥是一个孤独的人,他被困在一间小黑屋,无处可逃。几乎是被迫,李奥开始发掘自己潜藏的天赋、兴趣。过程中,李奥发现,原来自己是个超人,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攀援墙壁,像舞蹈家一样在天花板上舞蹈,也可以像印度瑜珈大师一样在半空中打坐——只要能想象得到,就能做得到。

    “接近80分钟的演出,只有一个演员,却创作了不止一个角色。”袁鸿介绍,“这是一段关于一个孤独的男人不得不展开一段旅程,去重新发现自己隐藏的天赋、兴趣和个性的讲述。”

    这部戏,最初源于德国艺术家、体操运动员托比亚斯·瓦格纳一段15分钟的小丑表演。表演被柏林一家制作公司看中,组建了包括他在内的5人团队,开始寻找更丰富的素材,更好的笑料、挖掘作品深度、塑造故事线……近10年的打磨,作品最终成形。

    2011年,瓦格纳等人把作品带至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一下子受到瞩目,收获了包括“爱丁堡最佳剧目奖”在内的三项大奖。

    “《反转地心引力》有点像是一个当代童话或寓言,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人们很容易将自己的心愿或梦想投射到角色身上。”主演瓦格纳说,他希望通过李奥的幻想,重燃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观众永远不要放弃对自由的追寻,保持昂扬的心态,“不断描摹你的梦想,直到让梦想照进现实”。

    袁鸿说,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默剧,“孩子们可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成年人可能看到的是一种孤独的人生、一种充满奇幻的可能。”

    特色

    不打温情牌,但也不是魔术

    “他快摔下来了吗?还是漂浮于空中?哪里是真实现场?哪里才是虚构场景?”袁鸿说,自己第一次看这部剧时,“惊呆了”,才发现“原来剧场还可以这样玩”。

    “可能你一直在琢磨表演原理,却永远猜不到结局。”袁鸿表示,这部剧,不同于去年来汉的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不打温情牌,而是利用新媒体和3D全息技术的方式,结合现场表演与影像投影的互动,制造一种上下颠倒的视觉幻影,“就是要给你最新鲜最不可思议的”,袁鸿说,唯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这场演出的惊喜。

    创作团队透露,为了帮助观众了解作品,一台注视着舞台的摄影机,和一台将画面实时投影到舞台上的投影仪,将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这种方式,能够把观众和角色、和演出连接起来,观众会变成‘局内人’,成为‘舞台戏法’的一部分。”

    “我们不是在表演魔术。”袁鸿透露,该剧的技术非常复杂,除了基础的布景在中国制作之外,其他所有的技术部件全部要从国外空运过来,但“一旦进入情境,你就会忘掉这些”。

    袁鸿认为,《反转地心引力》的成功,并不完全得益于舞台新媒体及3D全息技术,更多的是观众和人物的共鸣。“可能最初吸引你的是形式,但支撑这个作品的,更多是人物本身,而不是‘反转引力’的效果。”

    引进

    从230部戏剧中选出8部

    2012年,首次亮相“爱丁堡前沿剧展”就赢得满堂彩,来自苏格兰国家剧院的编剧大卫·格里高的力作《屋中怪兽》、西班牙经典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等高品质戏剧,都悉数在与国内观众见面。

    袁鸿透露,2012年剧展结束后,“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团队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世界各个艺术节和戏剧节之间穿行,观剧230余部,最终挑选8部,在今年剧展中推出。

    “剧展从今年9月开始,《反转地心引力》是预热剧目。”袁鸿介绍,《反转地心引力》的班底堪称国际化,由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多国”成员组成。

    2013年香港艺术节,这部剧作为受邀作品演出,在去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期间,袁鸿第一次看到该剧。

    “最初对方不太愿意,”袁鸿说,由于这个剧目一直在国际上巡演,日程安排非常紧张。最后,在香港艺术节节目总监的推荐下,袁鸿终于和剧目制作人见上面,将该剧请到中国大陆。

    巡演

    武汉目前还剩不少低价票

    从5月14日开始,《反转地心引力》将在北京、武汉、杭州、上海、南京等5个城市巡演。袁鸿坦言:“我们也是考虑了很久,才最终选择了武汉等5个城市。”在他看来,武汉不仅高校戏剧团体众多,还有着最好的戏剧观众和剧场。

    2012年剧展期间,主办方准备了大量50元公益和100元低价票供观众选择。此次来汉,袁鸿称,全场50、100元票占了80%。

    “我们一直坚持低票价,是希望能够让大家都看得起。”袁鸿说,“不要把看戏当做负担。”他坦言,就目前而言,“爱丁堡前沿剧展”还没有被当做商业盈利的项目。 

    “去年《安德鲁与多莉尼》来汉,最后我赚了大概8000块。”袁鸿笑称,虽然没有任何政府财政资助,也没有企业赞助,但依靠有长期制作和巡演经验的策展团队,可以在各个环节上压缩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巡演、拉长演出周期,降低了外团的单场平均成本。

    曾经制作过《暗恋桃花源》、《恋爱的犀牛》等明星剧的袁鸿表示,“现在我更想引进更多国际级的、具有很高艺术性的戏剧,让中国戏剧观众走出明星阵容和高票价的怪圈。”

    他透露,武汉目前售票情况并不理想,售出接近五成。在上海,《反转地心引力》的50元低价票,开票不到两小时即告罄。但在武汉,目前余票主要是50、100元票。

    未来,袁鸿还将带着他的制作团队,争取让武汉成为“爱丁堡前沿剧展”的重点巡演城市,同时将本土优秀戏剧,推向爱丁堡。

    余华的尴尬

    榜说

    记者欧阳春艳

    本期,久违的著名作家余华上榜了。想来这应该与前不久刚刚颁出的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有关,他凭借那部饱受争议的《第七天》夺得了“年度杰出作家”。不过有点尴尬的是,虽然在评奖的战场上,《第七天》总算为余华争回了点“面子”;但在市场销量上,读者们怀念的似乎还是他那部巅峰之作《活着》。

    余华获奖,让很多普通读者始料未及。最先入围的5部作品分别是: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阎连科的《炸裂志》、西川的《我和我:西川集1985-2012》、韩少功的《日夜书》、洛夫的《洛夫诗歌全集》,压根没有余华什么事儿。

    据说,后来是评委马原动议,增补余华《第七天》进入“年度杰出作家”提名,他认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不应错失余华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苏童等作家随后纷纷附议,于是余华不仅破格入围,还在最后时刻战胜了得奖呼声颇高的阎连科。

    余华获奖之后,圈内有很多议论,比如这是先锋小说的胜利、这是文学大奖对余华的一次“平反”等等。不过,流派、风格孰优孰劣,更多还是文学圈子关起门来谈论的事情。具体到每一本书问世,读者怎么想、市场怎么样,究竟是另一回事。至少,不管余华有没有凭借《第七天》获奖,读者们的评论仍然是那个样子——它简直就是本现实新闻串烧,两小时读完,很难感觉到作者的创作诚意。所以,当我们承认余华是一位杰出作家的时候,不代表对他的每部作品都照单全收。这不,现在上榜的是《活着》。

    幸好,余华对这种情形还算心态平和。他在颁奖礼上幽默地说:“这个年龄会觉得生活比写作重要,写作比获奖重要,当然获奖比不获奖重要。”

    一周图书榜  (2014.5.6-2014.5.12)

    一周图书榜  (2014.5.6-2014.5.12)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南海出版社 39.50

    《目送》       龙应台 三联书店  39.00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 上海人民出版社  29.00

    《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 南海出版社 39.50

    《纸牌屋》      迈克尔·道布斯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39.80

    《大数据时代》  迈尔·舍恩伯格 浙江人民出版社  49.90

    《鱼羊鲜史·第1卷》  高晓松 湖南文艺出版社 39.80

    《教父》         马里奥·普佐 江苏文艺出版社 45.00

    《中国经济史》   钱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9.80

    《一个人的朝圣》   蕾秋·乔伊斯 北京联合出版社 32.80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   张嘉佳 湖南文艺出版社  36.00

    《偷影子的人》       马克·李维  湖南文艺出版社  29.80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48.00

    《大清相国》         王跃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38.00

    《看见》             柴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9.80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  辛波斯卡 湖南文艺出版社  30.00

    《无知的游历》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8.00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约翰·赫斯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5.00

    《活着》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00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塔勒布 中信出版社  68.00

    (本报综合三联书店、深圳书城、万邦书城、中关村图书大厦、文华书城等全国大型书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