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他山之石

创意聚集地让昙华林优雅重生

浏览次数:1524      日期:2014-05-09

创意聚集地让昙华林优雅重生
 

    昙华林的老建筑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氛围 记者陈卓 摄

    古老的昙华林,孕育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气质格调,为人们提供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吸引着充满活力的新族群。未来的昙华林什么样?100个人有100个畅想。目前,一个未来十年的昙华林改造方案还在不断打磨之中,它给予每一个迷恋昙华林的人以极大的畅想空间。连日来,一则则热切期盼的微博,一个个充满情感的热线倾诉,无不勾勒设计着心目中那个无可复制的昙华林。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在为昙华林描绘着未来。

    【定位】

    提升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地

    复兴大武汉背景下,包括昙华林在内的武昌古城定位于“武汉的精神高地,都市人灵魂的安放地”,这一定位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认同。

    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经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津逵眼中,昙华林是重启对大武汉热爱、自信、自豪的一片热土。李津逵说:“1861年,蓝色的海洋文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来到了中国的沿海,沿长江走向中国腹地。汉口开埠,英、俄、德、法、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建立租界,对武汉贸易、宗教、文化、教育等形成强势的冲击。然而,中华文明并未被动挨打,有了挑战,就有了应战,如果说挑战的前沿在汉口租界,那么应战的指挥部就在武昌。昙华林敞开大门让西方文明进入,武昌形成了华洋杂处的景象。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兴盛,昙华林就是那个时代记忆的存储器,是武汉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规划】

    最注重“梦想”吸引力

    昙华林区域改造正进行更大范围的前期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武昌古城重要的一个部分:综合文化艺术区。昨日,武昌古城的前期规划者之一、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李铭凯告诉记者,新规划方案最注重“梦想”吸引力。

    根据初步设想,这个艺术区将设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文化艺术设施、地标建筑、优质文化、娱乐及旅游节目,成为武汉文化旅游标识性目的地。

    为市民,它将提供多类型的文化、艺术和娱乐设施及活动;为本地文化艺术提供所需基础设施和产业推动力,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合作;与黄鹤楼一道,成为荆楚大地新的文化门廊。

    “当初规划时,我们想到了北京对‘北漂’的吸引力。”李铭凯表示,如今这条街上吸引了不少“汉漂”来创业。进行规划时如何提升昙华林的吸引力,聚集更多富有活力的“汉漂”们,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期许】

    建成文化创意聚集地

    对未来的昙华林,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充满了期许。“我希望这里建设成闻名全国的文化创意集聚地。和北上广的文化创意区域齐名,成为内陆城市的‘翘楚’”。

    李光表示,文化创意产业业态非常丰富,覆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以及其他辅助服务等。这意味着,昙华林未来的路很宽很广。

    “昙华林要永远是昙华林。”李光希望,昙华林的未来不被人看做“天地”系,也不能被称为武汉的“798”。

    他建议,昙华林在文化创意继续高度集中的同时,充分利用昙华林现有的文化、教育等资源,保留自己的特色。

    【建言】

    留住人才 丰富昙华林“文艺范”

    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金龙眼中,昙华林的未来要靠更多创新人才来实现。

    “筑巢引凤,并不意味着昙华林就‘成功’了。”吕金龙认为,政府应该出台更多人才优惠政策,让昙华林留得住人才。

    他建议,政府可以考虑从房屋租金减免、水费减免、市民待遇、医疗保障和创业奖励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让昙华林的 “汉漂”有归属感。

    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卫权认为,政府应该运用法律保护“汉漂”们在昙华林里萌发的“原创”。

    张卫权介绍,国际上不少著名品牌在入驻某个商业体时,都会与招租方签订“苛刻”的条约,比如限制同业态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确保自己的独特性。

    政府在昙华林商业招租时,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对同类的业态,在一定范围内不许过度重复,特别是“原创”的产品,禁止在昙华林区域里模仿。这样既呵护了“汉漂”创造力,又丰富了昙华林的业态,让这条街变得更精彩,更具吸引力。

    昙华林未来我设计

    画家袁小山:

    建一个漫步圈

    以昙华林为中心,从昙华林西面至农讲所,西南至户部巷、黄鹤楼,南面至红楼、湖北剧场,东南至长春观,都能步行5分钟到达。如果以昙华林为中心建成一个“漫步圈”,随意散步都会抵达武汉的一个重要名胜,而且稍微往外延伸即可到达长江大桥、辛亥博物馆、紫阳湖、湖北图书馆、楚河汉街等。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老师王忠玲:

    未来不应局限一条街

    希望昙华林不仅仅只局限这条街,而是和周围连成片的昙华林文化区。未来走进古街,我们可以优雅地喝着咖啡,享受闹市之中的宁静;倘佯此间,既能看到最传统手工创作,又能领略非物质遗产的魅力。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杜肖雨:

    文艺青年朝圣地

    我希望的昙华林应该是武汉顶尖艺术家的聚集地,在这里能够看到最前沿的画展;能够听到最时尚的音乐;能够遇到最潮的艺术家;能够成为文艺青年们朝圣地。

    网友“咚咚锵锵”:

    这里有最勾魂的艺术

    未来的昙华林于我,应是一个不去就会惦念的地方。这里应该有最勾魂的艺术,最武汉的一群人,最古朴的老建筑。

    中国国旅导游姚兰:

    未来的标志性景点

    未来的昙华林应该交通非常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整个街区设置路径清晰的指示牌和专业的讲解员。真心希望未来的昙华林,能够和黄鹤楼、东湖、江汉路一样,成为武汉的标志性景点,成为每位外来旅游者到武汉的必选景点。

    网友“前方”:

    保留一份老武汉的本真

    未来的昙华林应该保留老武汉的“本真”,既有最新派的艺术流,也有最传统的老武汉居民和生活,让老居民和艺术教育和谐共处。

    本版撰文:

    记  者 李俊 杨菁 李咏 李锐

    通讯员 欧新梅 王刚 郑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