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健康 >健康杂谈

文艺范与烟火气相安互动

浏览次数:1555      日期:2014-05-08

文艺范与烟火气相安互动
“昙华林模式”引全国关注
 

    昙华林沿街的小店让年轻人新奇不已   记者傅克强 摄

    “汉漂”和文艺青年给老街注入时尚,原住民与文艺青年相安共处,这形成昙华林的新魅力。

    昨日,“武汉再发现之昙华林”发动第二轮互动,市民和网友发声踊跃。作为昙华林蝶变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汉漂”们也表达了他们对昙华林不断增添的情感和爱意,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爱,也便有了期许。这种期许,已经超越了建言本身。

    本报讯(记者李俊 李咏 杨菁 李锐 通讯员欧新梅 王刚 郑建伟)昨日,在昙华林瑞典教区小山坡上,冷永刚正在一家名为“罗克慢递”小店内,跟几个游客聊得起劲。他可不是店老板,而是地道的“原住民”。

    冷永刚年近六旬,在昙华林住了50多年。几年前,昙华林小资门店兴起,他将自家的小楼租给了一个外来文艺小青年,开了这间小店。冷永刚没事就来店里,氤氲的咖啡香气中,他跟来往游客谈着昙华林掌故,还帮店老板推荐饮料。

    未来,原住民“烟火气”与文青们“文艺范”的融合,在昙华林会越来越多。

    日前,刚刚结束的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被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评为“2013年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

    独创的“昙华林模式”引起与会专家关注并热议:它由民间始发文物保护情怀,政府紧跟规划,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在这里,民间艺术力量自发成长,文化业态与原住居民相安共处。

    “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被誉为中国城市化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思想交流盛会,已举办六届。专家们建议,政府设立专职机构,以保护复兴昙华林为契机,与各文化艺术机构、高校、居民开展多层次互动,展开真实的、永续的城市文化、社会建设。

    作为主管武昌古城建设和规划的“操盘”者,武昌区副区长许启彤刚刚参加了该峰会,在他看来,武昌探索昙华林复兴的思路与专家们不谋而合:“构筑活化的城市文化基因,引领时尚的人文生活”。“我们尊重昙华林自然生长的精神,帮助她生存发展而不是做主”。

    据了解,一个时期以来,历史街区改造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大拆大建,面目全非;要么怕担骂名,无所作为。

    许启彤介绍,武昌对昙华林的改造“敬畏而又审慎”:它的复兴,将力求在保留原住民生活氛围的基础上,有序植入先进产业、现代文化,实现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

    这就意味着,昙华林将保留老传统街区的肌理,又满足现代产业功能,艺术家与“原住民”在同一天空下和谐共处。

    在昙华林里建有工作室的湖北美院设计系副主任袁小山,将“昙华林模式”形象比喻为“政府提供一片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他和马宏等一些汉漂们的共识是,市民生活的“烟火气”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既为艺术家和外来文青们提供氛围和生活方便,同时也是艺术生长和创作的源泉。

    怎样能让未来的昙华林“不纠结历史,不屈从于现在,创造一种优雅复兴的新模式,成为聚集活力,起航梦想的福地”?许启彤表示,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包括昙华林在内的武昌古城复兴定位于:武汉的精神高地、都市人灵魂的安放地。这样的定位和历史使命,注定“逼迫”昙华林改造探索一条新路。

    声音>>> 

    那些昙华林的期许

    少些克隆跟风 业态更加丰富

    “武汉泥人李”李柏林,著名民间泥塑艺人,被媒体称为“东方神手”。他的作品不仅像而且要传神,且完成作品的速度奇快,一个小时以内即可完成。

    去年,62岁的李柏林将自己的工作室从汉口搬到了昙华林,吸引他的原因是:“这条街有文化气息,而且我的艺术在这里是独一份。”

    “我希望昙华林里,住进更多拥有‘独门绝技’的艺术家,让生根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展现各自的精彩。”

    可对徐刀刀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2012年,她在“徐刀刀和她的情人们”店里,卖一些单粒的各色水晶小串珠,可以挑不同样式,串成个性化手链。不久,附近就有家店用更便宜的假水晶也开始卖串珠。

    一年后,徐刀刀去云南旅游,吃到当地的特色鲜花饼,便到昙华林开了间“徐刀刀和她的鲜花饼们”,销售现场烘焙的鲜花饼。没多久,又被人“克隆”了。

    徐刀刀说,昙华林的店铺业态过于单一,对此,“半亩园”老板马宏也有切身感受,“我的朋友们说这里不好玩了”。他说,刚开始每次出差回来,总会发现老街上新开了一两家咖啡馆或是特色小店,觉得很惊喜。但去年以来,小店越开越多,走几步就是咖啡馆或水吧,再就是差不多的一些小饰品店,“不是说昙华林不能有这些,业态重复,门槛太低,商业化味道要提防”。

    街区风貌应凸显城市优雅气质

    2005年后,武昌区提出打造“昙华林历史艺术街区”,李三汉第一个在这里开设艺术工作室。他觉得,如今的昙华林建筑风格有些杂乱,百年老建筑与现代建筑杂糅,“关键是那些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建筑与原街道风格不符,需要适当清理。一些老旧建筑也需要更好地修缮”。

    马宏觉得,昙华林要加强形象设计,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一个优质的、升级版的文化休闲区,将底蕴丰厚的人文历史精神传承下去。“来的人群更丰富一些,业态的档次更高一些,让昙华林成为城市优雅气质的标志,在这里细细品味武汉”。

    说到老旧建筑修复保护,张大水是正宗的“科班出身”。他认为“昙华林的古旧建筑保护需要更细致的功夫”。比如,为保护部分老建筑,在一些外墙加铺贴面砖。“有些伪饰,让建筑会失了韵味”。

    张大水还亲眼看到,“大水的店”附近有栋老建筑,“可能是过于破旧”,在改造中被拆掉了一截,然后,再重新盖上。知情人不无可惜地告诉他,原来的屋顶上有雕花,现在就换成毫无历史感的新材料。

    健康生态吸引更多创业者

    “这两年昙华林火了,房租也水涨船高,房租2年涨了2倍多,我们有点负担不起。”2012年前后,昙华林一间普通的不到60平方米门店,月租金大约在1500-2800元。到今年,少的涨到4000-5000元,高的涨到6000-7000元。

    徐刀刀告诉记者,很多大学生、文艺青年都不算有钱,来昙华林创业,看中的是这里的文艺氛围,也看中这里房租不高,在承受范围以内,可以策划出一个创意性小店。

    可现在她发现,随着昙华林人气渐高,有人一连拿下好几个门店,自己不经营,而是抛出高价转让费,直接炒铺子,“这并不利于昙华林的发展”。

    在昙华林有两间“门面”的马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说,房租过高势必让一些打算创业的“汉漂”望而生畏,无形之中将他们挡在昙华林之外。

    (记者李锐 杨菁 李俊 李咏)

    【互动参与】

    今日互动话题:昙华林未来我设计

    参与方式:@长江日报新浪微博;拨打长江日报热线:59222222;本报驻江汉区首席记者李俊 1300638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