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

儒家是一只朴素的木澡盆

浏览次数:1986      日期:2013-05-14

http://www.jkpa.net/
 

    一次去到基督教之家,那里的义工告诉我,这里是神赐予基督徒的家园。每一个周日上午,基督徒们都在这里唱赞美诗,听传教士布道。那些随父母而来的孩子,则有义工带着他们在图书室里看书或讲故事,而其它的时间里,这里会有许多家庭团契活动,在重要的节日里,这里还会有合唱演出。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是兄弟姐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之父,就是他们心中的神。

    基督教要建立的是血缘家庭之上,以神为核心的精神家庭,这个精神家族有自己的历史与诗篇,有自己的伦理原则与价值追求。相信、希望、博爱、救赎、宽容、平等、公义、宽恕、忏悔、仁慈、帮助等,都是其核心价值元素。

    我在想,中国的儒,也是一种教,人们称之为儒教、儒家。

    儒家,儒的家在哪里?儒的家里,核心价值元素又是哪些?这些核心元素又是怎样发挥社会作用的?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教基本上成了中国二千年的国教,同时它也是家教,国与家的伦理道德,通过儒教而贯通,所谓家国天下,纲常伦理,由此奠定。

    在伦理上,孔子儒家致力于建设国与家的逻辑一致性: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他的学生有子也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兄弟很好,那么他就不太可能侵犯政府领导;如果他尊重领导,而去制造动乱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由此可见,儒家的价值指向,是致力于稳定与秩序的,西方自由主义精神包括马克思倡导的自由价值观,都是由个人出发,个人的自由是社会自由的前提。但儒家的价值理念,崇尚的不是自由,而是稳定与秩序。

    对个人幸福的路径选择,东西方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如同性善论与性恶论一样,基督教基本教义中,人是有原罪的,所以要永远忏悔与赎罪,而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要通过教化,保守善良,或回归善性。

    正心、修身都要从娃娃抓起,家教因此极为重要,家庭教育好了,社会秩序就会井然,也不太可能有制造动乱的人。同理,国家选拔领导人,应该选那些孝顺长老、友善兄弟的人,对小家庭好,在国家大家庭里表现也差不了。

    儒家不喜欢犯上者,不喜欢反对者,喜欢温柔敦厚者。儒家着力塑造的是君子人格,君子的最高品质是玉那样的体贴温润。

    儒家的伦理的逻辑与伦理的常识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它的起点在家,它的过程在国,它的终极价值要体现在“平天下”上,平天下有两个含义,即如果天下动荡,你要有平定天下的能量,如果天下安宁,你要有维护和平的能力。

    儒教的平天下之“平”,不是平等的平,而是使天下都遵循儒家的伦理秩序。

    “平天下”之后,天下应该如何?儒家提出了公天下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最终的理想是天下一家,天下人类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天下一家,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就都不存在了。天下之乱之争,皆出于私欲私心私产私利。

    儒家无法解释: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的社会,如何就能实现公天下的大同境界?儒家所有的依靠,只能通过被儒化的天子去实现了。儒家最终必然从民本主义,走到国本主义,忠君报国,高于孝慈家人,忠孝不能两全时,只能舍小家为国家,只能忠君而不能孝父母。

    “三纲五常”伦理格式确立之后,儒家社会就无平等可言了,人天生就不可能平等,人格尊严也只能在纲常伦理格局中通过找准自己的身份地位,才能得到。这样的社会是难以进入票选民主的政治方式的,君的一张选票不可能与臣的一张选票同等价值,父的一张选票也不能与儿子相同。

    在基督教教义中,很容易发展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上帝是父,那么天下人就在精神上成为兄弟姐妹了。但儒教从血亲家庭出发,按照长幼关系定尊卑秩序,君臣尊卑差序也不可逾越,《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超标准娱乐,尽管花的是自己的经费,也被孔子视为无法容忍的事情,在孔子等级差序规则中,下级在任何方面都要甘于谦卑。儒教的三纲五常,最终形成格式化社会,每一个人都在社会差序格局中,安身立命,儒家要建立的,是一个超稳定的和谐社会。

    但毕竟儒教有其中庸的一面,我们比较它与印度教中的差序等级,会发现真正的静态格局是印度教建立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还有最低一等的贱民;等级按血缘世袭,永远不会变化,守护教义的永远是精神贵族,而贱民永远卑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地位。

    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像印度教这样的社会身份固化,通过举人方式,地位最卑微者,可以直达最高统治者身边,即“朝为牧牛郎,暮入天子堂”。举人的方式早期主要是举孝廉,重视个人道德品质,隋唐以后,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既熟读儒家经典,书写文章,道德文章甲天下者。按照考试水平,获得不同的身份地位,底层精英直达中央政府,使政府成为共治政府,天下是皇帝的,但皇帝家族与天下精英共识社会。皇帝身边的人、各级政府政要,都是由科举考试遴选出来的,底层社会精英,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均等的上升空间。由于考试的教材是儒家经典。

    所以,在精神上,传统中国统治方式是以德治国,辅之以刑法。道义的价值,是宫廷与民间共同的价值准则。也即,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皇帝家天下时代,整个社会有着价值共识。

    科举取士,使小家的人,成为国家的人,家国之间,有了一道动态的、活性的维系,而家与国是价值同构的,家有家长,族有长老,国有帝王,都通过严格的尊卑关系,界定每一个人的相对固定地位。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族的家规或族规,与国法一样,都可以生杀予夺。道德与法律,某种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德治与法治,家天下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有契合点。

    为什么皇帝喜欢与支持百姓家庭四世五世甚至更多的“世”同堂?因为家庭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家庭是经济共同体,也是道德共同体,家族是道德共同体,某种程度上,也有经济互助互益的联合性质。

    国的超稳定,家的超稳定,是儒家的精神追求,为了达到国与家的和谐稳定,每一个人都要修身养性,思维与生活方式都要中庸,合乎周礼的社会,被视为理想社会,因为礼制最能确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使人安身立命于社会格式之中。所以,传统儒家价值体系中,很难生发出自由、平等、人权这样的价值元素,没有这些价值元素,宪政体系的基础在哪里?

    儒家唯一倡导的,是道德制约,而没有公权制约,没有在公权之外构思独立的制约力量。儒家因此无力,尽管孟子在自己的思想篇章中,认为民权至上,社会权次之,君权最下,即民权高于君权,但没有想过通过制度建设,使其政治理念得以实现。

    儒家是一只朴素的木盆,而当代的宪政体系是游泳池,甚至是竞技性的游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