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发展 >发展论道
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浏览次数:5560 日期:2017-03-29
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刘春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大家好,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概要
我们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近期召开,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那么这篇重要文件是规范、协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机制。大家知道,党内的根本大法是党章,那么党章之下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但是我们知道,党内的生活也分几大块,比如说党内政治生活,所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块事项的基准。除了这个准则,提出了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12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就12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因为我们知道这方面为什么这么多呢?因为党内政治生活方方面面,本来我们就是大党,执政党,政治生活就丰富复杂。当然政治生活里边的头绪也多,12个方面最后一个方面是什么?就是简单的讲,就是反腐惩贪。
因为准则讲的非常清楚,说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你看,这最后一个方面,为什么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么多重要要求,尤其到了最后一点,要提出反腐惩贪了。反腐败呢,这个原因,大家知道,也非常清楚。简单的说,我们要求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健康有序,既有统一意志,是要严明纪律的,一种积极健康的这么一种局面,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的一个重要概念说,就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因为我们知道党内政治生活吗,这不就党内政治生态,政治生态的核心风清气正,有规范,有章法嘛,风清气正了,而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坚决不能受到腐败的、污染的,这就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决定的,当的目标、使命和任务决定,这是党和腐败,是绝对排斥、绝对排斥,党内不能够有任何腐败分子一席之地。党内政治生活应该是风清气正,山清水秀,而不能有任何污染胀气,乌七八糟这些东西。腐败格格不入,原因就在这,你看就来这儿。
所以说这个贪污腐败,这些事儿和党是格格不入的,格格不入的,尤其是政治生活更不能受到腐败的沾染、腐败的影响甚至腐化的作用、腐化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什么这个道理浅显呢?政治生活12个方面,最后一个反腐惩贪。原因就在这,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追求的是风清气正,你不能有乌烟瘴气,乌烟瘴气以后那党的宗旨,党的任务怎么实现呢?所以党的任务定位性质就决定了和腐败格格不入,而首先这个格格不入,首先格格不入的这个特点,就必须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体现出来,就是反对歪风邪气、反对腐败贪污提出要求,提出禁止令,而且要严加惩处,你如果不提出要求,不坚决、不到位,甚至腐败横行的话,就会直接腐蚀、摧毁、工人阶级的执政党,这个后果不堪设想。说这就是为什么,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有规定,反腐惩贪的原因所在,为什么?格格不入,中国共产党和
但是问题来了,因为问题不这么简单,因为我们这里讲的是道理,反腐惩贪和这个格格不入,大家都知道,对共产党为人民谋福利,他怎么能容易就腐败呢,但是现在我们我这个问题说了,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我说不这么简单。既然党的使命和定位跟腐败格格不入,他严格的说,他跟腐败,好像就有点距离,为什么现在提出来反腐惩贪的重大使命和任务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这就必须我们说,党的定位、使命、任务、宗旨、目标和腐败格格不入,但是因为我们是执政党,什么叫执政党呢,真的是带领全国人民向这两个百年目标奋进、奋斗的执政党,这就决定了党内有很多的干部手握权利,这就决定了这个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变化,经济形势、社会利益结构,甚至社会的不良风气,都会对你发生影响,甚至一定意义上说这个问题,你想回避,也回避不了,就是这种不良风气呀,社会各种经济政治生活的,对你的冲击,能回避得了吗?躲得开吗?躲不开,于是这个问题要聚焦,你从本质上和腐败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现实中是受到腐败、贪污、不正之风的影响和危险,这就是事实,这就现实,这些现实在这个危险,在这种冲击面前,你是能够做到站的正,行得端,走得直,一尘不染,还是在这种冲击,在这种影响和不正之风和各种经济社会的负能量的腐蚀下,一些人,就我们党内一些人,站不直,行不端,甚至给冲倒了呢。这个后果可大不一样,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由来,所以这就是挑战,这就是考验,这就是你面临的,现实的必须回应的艰巨任务,你能视而不见吗?你能不回应嘛,当然不能吧。
只能正面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抵御各种腐蚀?战胜考验,应对挑战,然后在现实中,完成党的宏伟事业的目标,所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就是你在现实中,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怎么样做到既坚定地发挥领导作用,这个权力用到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同时这支队伍里在这种重重的考验、各种冲击和污染之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清正廉洁,不出事,你看,这不就是问题吗?说这是你党内的,这是我们能回避的吗?当然不能回避,所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第12个,甚至可以说压轴的,就是反贪防贪。就这个吗?所以准则讲的就非常清楚。说建设廉洁政府,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原因就在这儿,就咱们刚才讲,为什么要有这个任务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有这个影响、冲击、甚至危险。
二、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所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也明确的提到吗,这也写到了,政治生活中,就是党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冲击挑战和考验呢?这不六中全会里面讲的很清楚,我们现在正在经受四大考验,需要克服四种危险。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就从那儿来的,这个四大考验和4种危险,你要有效应对,有效克服,有效回避,但是怎么做到有效克服、也要回避,这跟你的觉醒有关系,同时也和你的对策是否合理、及时到位、直接相关、也直接相关。
尤其我们知道,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向党的向党的肌体,在我们政治生活中,产生这种冲击考验的作用的时候,直接的引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腐败会产生,就是有一批干部经受不住考验倒下了,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反腐惩贪,建设廉洁政治很大程度上是建设的如何,反的咋样?这你反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做得如何,就在这个事情。
所以这就决定了什么?这就决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到党风、廉政或者说政治生态建设的时候,都要讲到经受、应对四大考验,就战胜四大考验,都要讲到要克服,要防范四种危险的问题,原因就是因为你四大危险,而是这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就是引发我们不廉洁,诱发腐败甚至对腐败推波助澜,蔓延泛滥的重要的诱因。所以说中央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清醒的。习总书记,对如何战胜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的思路是清晰的,就是坚定不移的反腐、反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含糊、含糊之处,就是坚定不移,通过党纪,通过国法,通过党风建设,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构筑坚实的、坚硬的、坚强的抗击能力,就打起这个,筑起这个防火墙了,在这种四大考验的重重的冲击和冲刷之下,我可以做到什么?屹立不倒。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这四大考验是这么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出现了年份是不一样的,他有先后顺序,最早考验是1949年,改革开放的考验,1978年,这个大浪起来的,市场经济考验1992年,外部环境考验2000年,而且这四大考验,可以说一浪,高过一浪,就是对你这种冲击、冲刷力度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大,而且到了今天,就我们现在面临迈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这个大环境下,四大考验,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形成什么?四个大浪潮,相互交汇,相互交织,而形成共振,就是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就像那个巨浪一样,冲刷拍击执政党这个队伍,在这种巨大的冲刷排击之下,你是能够,就刚才我们说的严明党纪,从严治党,让大家站得稳,你先别拍倒,还是行的端。还是相反,是站不稳,走的不正,结果最后,让惊涛骇浪一个一个给打下去了。而实践就告诉我们,已经有人给打下去了,包括现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周、薄、徐、郭、令,这不都是四大考验,四个巨浪,相继给拍下去了。周、薄、徐、郭、令这么五个反面大典型,所以这是很现实,这既是个教训,又是一堂生动的应对四大考验的课程。
当年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23号的上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动身进北京的时候,毛泽东是有句名言,这里面就是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赶考就是今天上考场进考场了,而习总书记在今年的7月1号重要讲话中,讲得非常清楚,这一场考试还在继续,也就是说还在考场里,就当前来讲,我们要做的试卷,要做的考题什么,就是中央习总书记反复讲的应对战胜四大考验,克服防范四种危险,就是时代不同。这个考场还在,但是考题由于时代不同,面临的环境任务和挑战不一样,这个考试题是不一样,就当前来讲,我们做这个试卷,很大程度上要打好战胜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这张卷子,而我们知道,就刚才我们讲的,这四大考验来了,直接不就冲击我们的纪律。所以直接的负面的表现,就一批干部腐败了,直接的就腐败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要做好,答好这个答卷,其中有一系列的发力点,有一系列的抓手,其中毫无悬念,绝对是个重要抓手,反贪惩腐,就这个嘛,就这个来的,反贪惩腐、四大考验为什么来?惊涛骇浪般地冲击着我们,为什么这大浪潮一来,就有干部贪污了,腐败了,掉下去了,为什么呢?这就跟这四大考试是什么有关系?
我们简单说,执政的考验什么意思?权力的考验?大家知道执政党是个集合概念,比如说执政党,他讲的是整个中国还是执政党,但是我们会发现你到现实生活中,你到社会经济社会生活中会发现,这个执政的政权吗?它实际上是在现实中表现为一个一个部门的权力,一个一个岗位的权力,它会分解和具体表现为权力,所以执政的考验在我们个人,领导干部身上,就是权力的考评,就权力的考验,为什么对人是考验,怎么有的人,就经受不住考验那倒下了呢?对吧,而且有的人还随着他地位的升高,权力越来越大,按理说权力越来越大,为人民服务的可能性和创造的成绩不也相应扩大,这是好事,不,有的人权力越来越大,最后犯的错也大,贪污、腐败。这原因何在呢?原因就是权力是双刃剑,原因在这儿,所谓执政的考验,最终我们讲到双刃剑理论了。就这个贪污,贪污腐败的来源是权力的另外一刃,就是对那腐化作用起作用了吗?法人给腐蚀了,那权力。
好,我们再往深里说,权利为什么能腐蚀人,那是因为几个,一个权力和人的关系,它是人的能力放大器,你看大家知道吗?都是人,怎么有的人当了官,有的人提拔以后地位高了,他能力就大了吗?难道他升职以后多长了?多长了什么三头六臂吗?都不是他,还是打呀?他的能力大了,是因为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权力岗位,这个权力岗位本身的能量大,把他的能量放大,好了,那我们说,你获得的权利越来越大,是组织的信任呢,党的委托,但是有的人不一定,这么认识,为什么有的人贪污腐败,甚至违反党纪?就是他认为自己做到了这些成就。能量大了以后,不是组织的信任,也不是党的委托,是什么呢?是我能力就高,我比你们强,你看看,大家想这很有离违纪不远了,人和人没多大差距,对吧,你、你当了比较大的领导,你跟别人,有啥区别,没多少区别,而从这一点来讲,这才需要你有你更大的责任感,去履行职责吧,不,他认为是他是超人,或者说他取得了这些政绩,就是因为我能干,所以久而久之,一来二去了,群众脱离了,党组织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尤其是有的一把手,党的纪律,本来原来官小的时候,他还谨慎,结果官越来越大,他反到他把党纪扔一边了,你看,这就是他错误的总结了权利是人的能力放大器的这个现象,错误的总结,这就对人的一个考验。
第二个权力为什么对人的考验,就是权力是控制资源的,有利用价值。这个大家一听你明白吗,这是控制资源哪,所以说权力越大,控制资源越多好,尤其有些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领导大家创造了很大的政绩好,问题来了,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我无论获得多大的成绩,我带领这个单位,这个企业或者这个地方,取得多大的政绩GDP,什么利润高多少?这些GDP,这些利润,跟你这个领导者个人,你家庭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关系吗?可以说二者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你的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跟公共利益,你不论他做得再大,你都没有特权,从公共利益里面去拿这么一块出来,这就是根本问题,有些人就认识不清,都有些人觉得GDP做多了,利润也上来,那我能不能从这里面分一块,党纪国法,它是没道路的,党纪国法都明摆的违纪吗?那怎么办,就开始悄悄受贿、贪污或者自己儿子、亲属、小舅子在外面开公司,完了搞一些利益输送的这个滑头,完了,最终把利益倒腾出去,倒腾是把国家岛人民的利益,通过这些做局,倒腾出去,这叫利益输送,你看看,不就这么来的吗?党的十八大,什么时候处理多少人。根本上,就是他们认为我有资格有资本,从里边分一块,你明的不能给我分,我自己下手,这一下手,党纪国法底线不就突破了吗?就这么来的,大家看,四大考验是真实的,执政的考验,就是考验,多少干部下去。
至于说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这更是现实的,我刚才说了,一浪高过一浪,你说改革开放以来,导下多少个干部,市场经济大潮一起,倒下多少个干部,外部环境好,国门一打开,我们过去要关门搞党建,今天现是开门搞党建,这个环境任务很复杂了,这不就是冲击吗?这就冲击,你有些人经不起这个冲击,在新的形势下不能遵守党纪,不能说是国法,自行其是,擅作主张,最后变成腐败分子,变成腐败分子,所以我们看四大考验就是对我们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反反复复给全党告诫,为什么?就这个答卷,试题已经发下来了?你怎么答呢?你怎么答?因为你还在考场。
至于说那个四种危险那更不用说,它本身就是我们身上的隐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你看这第四个,就消极腐败,这就我们的危险,这就是我们存在的隐患。大家知道吗?我们今天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迈进,但是你,我们是我们怎么想象,这个事?你在向迈进的同时,你实际上存在的隐患,大家想隐患不除,就四大危险,不就隐患嘛,你能够严整有序,全力以赴,去达到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吗?困难,所以就得加大力度,全力以赴消除的这四大危险,隐患啊,什么脱离群众,尤其是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腐败不除行吗?所以我们看,党的六中全会,这不就明确的提出经受四大考验,要克服四种危险。
在这个命题之下,这不叫自然怎么反腐反贪,这个自然不就提出来了,所以说反映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这个重要的政治生活基准里,12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毫无悬念第12个,反腐惩贪,就是要建设廉洁政府,前期要反对腐败,什么叫坚决反对腐败,就是坚决打贪惩贪,而这些动作廉洁、反腐、惩贪、本身就是党内政治活动内容,就是政治生活内容了,就是政治生活的规矩。因为我们前面一开始我们已经说了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任务、目标等等和腐败是格格不入的。格格不入的,不说你政治生活,你不能想象,政治生活里面有腐败,什么污染?什么乌烟瘴气啦,不可想象的,所以第12个方面,就是怎么样维持,我们与腐败的格格不入,怎么维持,建设廉洁政治,反腐惩贪,就这么两点。
三、反腐惩贪的重点工作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好,在这个命题之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提了五大方面的重点工作,重点五大方面,倒不是,说所有的都是,但是这都是反腐惩贪方面的重点工作,不能忽视,在这五大方面下功夫,好,那准则怎么提的?
第一个方面,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第一个方面的要求,那这第一个方面是什么意思,就是制度反腐,依规反腐,核心就是反腐,反腐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你面临的问题复杂呀,任务重大,而且面临解决的问题复杂,这就需要你反腐反贪,要有规矩,讲章法,有条理,按程序,按步骤来,而不能靠着任性和冲动乱来。这古今中外的教训,告诉我们反贪,一味的任性冲动,不讲规矩,不靠制度,反不了贪,反不了,而且越反越贪,所以正是基于这个问题的判断,党的十八大结束之后,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里,谈到这一块,我们靠什么方反腐,靠什么制贪?习总书记讲得非常清楚,就是制度反腐,依规反腐,就这个观点,所谓制度反腐,依规反腐,就是按规则办,按程序来严谨,有序,来推进。就这个,就是制度,规则,那么如果脱离了制度和规则,可能有些问题,你比如说我们过去搞,搞什么群众运动,搞非法的那一套,短期内,比如说对典型人物,典型,这不好用吗?多。但是长期以后,由于你脱离了制度轨道,就使得我们这种反腐惩贪反贪的工作本身的规范性降低,而我们知道,一个重要的任务,在实践中,如果规范性降低,同时什么上升,这种不确定性的隐患,就会上升,而最终就使得它达不到目的,什么叫不确定性,因为你规范性降低,以后里面就可能有人乱来。乱来呀,对吧?腐败分子他犯了什么错,就是不守规矩吗?乱来吗?结果反腐反贪就必须,讲章法,有条理,讲纪律,遵守法制,这么来,如果说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动作,你的行为规范性低,那这不是等于以一种不规范的方式,去反对另外一种不规范嘛,那什么时候,才能消灭不规范呢?这不就是管理学上的一个大问题,所以管理学上讲的非常清楚,你必须做正确的事儿,同时正确的做事,那在反应在我们全面治党,从严治党,反腐惩贪反贪上,就是我们反腐反贪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还要用正确的方式,反腐反贪,那什么叫正确的方式呢?习总书记说,制度和党规党纪,这就是正确反腐,你就按这个来。所谓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一上来就是制度规范的意义,就是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你看,而我们知道反腐反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思路,第一步是什么?第一步就是,通过加大腐败的风险,通过加大惩罚的力度,来产生震慑作用,这个震慑作用叫什么?让人不敢,不敢。第一步,首先不敢。
但是我们知道不敢,不等于不能,不等于不能,他之所以不敢,是因为吓的对吧,你大刀阔斧、紧锣密鼓,手段这么硬、这么狠,他吓的,如果他敢呢,还下手吗?那么还能捞着吗?所以说不敢不等于不能,所以你看按照习总书记的思路,党的十八大就是首先今年把大刀阔斧打基础。但同时要做第二步工作,这就是不能的工作,重点在哪呢?不能的工作重点在于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完善,第一个不敢,你通过惩办、打击可以做到,但是光靠惩办打击,它改造不了体制土壤,它弥补不了有些制度缺陷,所以说要实现进一步不能,什么叫不能呢?不能就是,就算我敢我想,下手捞半天,他捞不上吗?为什么没机会呀?又把贪污、寻租,权力寻租就都改革了吗?都解决了吗?而要做到这一点,比如说要消除权力寻租的机会,光靠打击是做不到,靠什么?靠改革嘛,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方方面面的制度,堵塞漏洞,进一步健全完善,这样健全完善之后,就算他敢,他下手没机会了。不能啊,这叫不能。不能尤其是制度,这时不显示更是制度,习总书记讲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你看,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吧。
而且习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在反腐、在党风廉政、反腐倡廉方面,把权力关键制度的笼子里,这个论调非常著名,我们看,按照这个论断的思路来看,你要想反腐、反贪,就是要消灭或者最大程度上的消除,权力滥用,因为所有的贪污,都是以权谋私,都腐败都是以权谋私。要防止权力滥用,把以权谋私的那个路,那个漏洞给堵上、给她补上,就是要做制度完善的工作,都是制度都完善了。怎么完善制度呢?这就是习总讲的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完善制度嘛,就相当于构建一个大笼子嘛?你权力运行,不能出圈,不能出轨,不能越轨,你就在这里边运行,依法、依纪、依规办事就行了。你一旦违法、违纪、违规了,等于出圈了,怎么样要惩办,这就是重要思路,这不还是制度反腐,依规反腐的思路,这个著名论断不就习总书记的提的。
而我们知道,制度反腐、依规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思路,实际上都来自于中央和习总书记在反腐惩贪常态上的一个总体思路,这就是标本兼治。因为中央确定的反腐惩贪倡廉的总方针,就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把16个字而第一句话,就是标本兼治,惩办打击、处理,包括党纪处罚和国法审判,这叫治标。而我们这里讲的,就是党内政治生活首当其冲讲的制度建设,完善3个不的体制机制,这叫治本,因为制度建设、体制建设,改善制度土壤优化体制环境,贪污的谋私漏洞,都堵上了吗,堵上之后就不能了,所以说这就叫治本,这就要治本。所以一方面治标,打击惩罚,一方面预防在先,改造土壤,消除机会,完善体制机制,这就是治本,而整个反腐反贪的总体思路,这不就是标本兼治,双箭齐发,这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原则的定位,标本兼治,双箭齐发,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要求。
(二)健全反腐反贪责任制和问责制
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第二个方面的工作,什么工作?就是健全反腐防贪责任制和问责制,在这研究的时候,第二个工作就是抓手了,叫他们抓手,抓什么事呢,就问责,就是子,所以若干准则讲的是,建立完善反腐防贪责任制,加大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的问责力度。这我们知道,为什么这个问责制,是个抓手,这就我们就必须看到腐败的横行,不正之风的泛滥,也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呢,比如说,有些单位有些部门,歪风邪气横行,腐败贪污泛滥,之所以横行和泛滥,跟那个一把手就承担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的这批领导,什么一把手,分管副职,他们不负责,他们不担当,甚至有的人,这里边有的人,自身也不干净,有直接的关系,有直接的关系,就这个问题,说你要把要想把什么腐败泛滥的事儿,贪污腐败的事儿,真正遏制住,就要让这批人,就是管党治党,承担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这批人,真正负起责任,真正负起责任。
歪风邪气,初起之时,贪污腐败,刚有苗头的时候,他就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大喝一声,大喝一声,主体责任的是谁吗,党委党组,尤其主要负责人,监督责任人是纪委纪检组,领导这是分管领导,就这些,他能够挺身而出,有担当,有作为,该大喝一声,大喝一声,该说不的时候,就是板着脸说不,对歪风邪气腐败,那就是说不,说不,这要在,这些问题初期,泛滥初期,由于有人负责,有人担责,碰到了这些有责任,预防和纠正这些不正之风,腐败人的强力的阻击,于是,什么腐败泛滥啦,不正之风的蔓延,也不可能发生,但是我们知道反之了,就是有这个责任呢,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夫,这当关的这个人,他不在关上,脱岗了,甚至面对不正之风卷土重来的时候,他跑了,结果这个腐败泛滥,不正之风,就从这个他站在这个地方,蜂拥而入,结果导致你看前些年,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全线失守吗,这不正之风,他从哪突破的,就是从有责任,一夫当关的这个人的这个地方突破的,为什么?他放水了,这就是要抓责任制的由来,就是你一夫当关的,你书记也好,纪委书记,你可以站着,你不要退缩,由于你的退缩,甚至放水,而导致腐败泛滥,那我第一个要问责,就是你这个人,那就不用说。有些脱岗,有些退缩的这些人,他自身不干净,他之所以不能够严守阵地,严把那个关口,原因是他自己也不干净,那就更要什么,严厉打击。这典型案例不就是有吗,我们随手就可以拈来。
河北省委书记原书记周本顺,他自己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就说嘛,他这种8项规定,讲的就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态度不坚决,而且底下有人都提供了证据,某市的市长已经犯罪了,该抓了,他明确表示不能动,不能动,你看这不放水吗。当然现在大家看明白了,他之所以不履职尽责,他之所以不能够严把这个关口,原因是他自己也不干净,所以对这种人,这不就该严厉打击嘛,咱们江西原来的书记苏荣不也这样吗,你想这些人,都是这个省里管党治党,党风廉政第一人,他自己就不担责,就放水,你的你就可以想象,这些地方,这些部门,党风廉政能有保障吗?
所以解决问题要抓关键,解决矛盾,要抓主要矛盾,这就是问责制由来,就抓这些,你不尽职不尽职,我就追责,追你的责,所以第二,说党内政治生活中就第二个就是问责制,就真正要对反腐反贪,宏观上整体上起到有力的阻击作用,就是要抓问责制,就是有责任阻击,这些不良作风,阻击贪污腐败的人,让他负起责任。如果他一放水,那么全线失守。
(三)构建廉洁文化
下面第三,党内政治若干准则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这就是构建廉洁文化,你看建设廉洁政府必然是针对反腐反贪的,廉洁政治建设,防止乌烟瘴气,歪风邪气,腐败横行,就防止这些吗,而但是我们知道,人的行为以及任何一段政治舞台上的,这种现状的形成,都有其理念、思想、道德、伦理和文化方面的诱因,就是你比如说,在我们国家什么不正之风,那个腐败,多多少少都和我们过去的封建的,尤其人治的,什么讲人情,不讲规则,人和人之间这种拉拉扯扯的,这种文化,直接相关,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就必须构建,新型的党内廉洁文化氛围,所以六中全会提的也是写在准则里的,重点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四个讲,谈的这不都是文化观念,就是通过领导干部思想上重视起来,理念上摆正位置,自己的思想理念,包括信仰上,他本身就反对腐败,也就人的思想里,那个杂质,什么谋私的啦,把个人利益的东西,他都没有,那么说,那他到实践中,自然也会反对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吧,这自然的,假如他里边,他本身就不讲修养,不讲诚信,说了不算,他不讲廉耻,这就更完了,主观上不讲廉耻,在客观上能干什么好事吗,这个干不该干的事,是必然的,这就是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属于上游,就是整个反腐反贪这个大工程,上游的工程是什么?文化工程,所以第三讲的这个问题,党内的廉洁文化,也就是说党内要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在政治的上游,文化、思想建设上,构建廉洁文化,那这第三个。
(四)反腐反贪要着眼全局抓重点
第四个方面,就是反腐反贪要抓重点,重点是重点人,因为我们知道廉政建设,反腐反贪也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这党内政治生活里,你要反腐反贪这设计的面广,问题多呀。而宏大的系统工程,你要整体推进,面面俱到,理论上说可以,但是在实践中,必须是什么抓重点,也就说,着眼全局抓重点,重点人,重点事,然后抓住重点,带全局吗,这叫辩证法,告诉我们,就是辩证法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工作必须是全局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结合,你如果不是全局论,光看到一时一事,容易呀盲目,因为什么,你没有看到全局,光看到全局,但是不抓重点,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嘛,你不抓主要矛盾,不抓这个主要抓手,你怎么带动全局,所以必须是全局论和重点论二者结合,这就是辩证法,那反正在反贪上,这不就是吗,第四个就是讲的,抓住关键少数,重点人吗,抓重点人,领导干部,必须做防腐防贪的榜样,这就第四个方面。
就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的,说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是公仆、是官,但是没有搞特殊化的特权,简单讲就没有特权,那么就提出两大方面的要求,这都有针对性的,我们看这个党的征收若干准则,里面提的具体要求,都是有现实针对性,那么在这里边讲到领导干部是重点人,当然重点也是重点是事情了主要是两条,第一,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就是自己领导干部自身,你要带头遵纪和合规,廉洁自律准则,我们都颁布,都颁布就去年通过了,廉洁自律准则,要带头,这是一。
第二,光你自己执行这个廉洁自律准则还不够,为什么?因为领导干部有亲属,有身边的工作人员呢,他有家庭,他有家风家教,而领导干部一旦亲属,借着他的权力,影响力谋私,一旦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败坏了,那是什么影响,那可就影响大了。而且领导干部家风家教败坏以后他这个亲属老婆孩子、小舅子、干点啥事,老百姓一严格的说,好多老百姓是不骂他,骂谁呀,骂执政党,说说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身边工作人员,都得管好,这叫第二点。你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你看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你看,这是这是重点,也就是说刚才第一个是他自己,自己做好,但是你身边也能管好,家风要正,家教要严,家风正,家教严格,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祖训,传统祖训,尤其呢,领导干部处的特殊地位,那有时候,免不了亲属,近亲呢,而是身边工作人员,就打着你的旗号,或者利用你的影响力,就谋私,违纪呀,那这个事儿领导干部要有高度警醒,不能纵容,不能放任,就是教育管理好这些人。
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这不是禁止令嘛,就是围绕家风家教,这就下来了。两个禁止,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两个禁止,两个禁止。你看这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谁违反了这一条,就是违反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准,突破底线。刚才我也说了,这些规定是有针对性,针对什么,就是针对我们过去的教训,已经发生过的问题,就出现这种问题嘛,领导干部不注重家风,也不注重家教,他不是家风正,家教严,是家风不正,家教败坏。因为刚才我们讲的,河北的省委书记周本顺,他自己也承认,他之所以有这些,他就是他儿子,是为儿子获得一些不该得到的利益,去打场子吗,给儿子打场子,牵线搭桥,建立人脉,提供方便吗,可是这些都违反了,结果他最后,你看都吃官司,那苏荣也是这样,他自己检讨的更是啊,应该是更而到位,他就是没有管好老婆,没管好儿子,而老婆儿子所作所为,这不就是你省委书记的家教家风吗,家教家风,而家风败坏,家教不严, 就有什么后果,就我们看看这什么后果,最后这不都是因为违反国法,处理刑律法,受到刑事追究,你看这教训太深刻了,太深刻了,所以说中央在制定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时候,在反腐反贪反贪这一块,把领导干部自身能不能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能不能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能不能禁止他们去谋取不该得到的利益作为重要准则,主要这个内容,这也就正常。所以这也是有有实践中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重视,才有这样的问题,才有这样规定,反腐反贪、廉洁政治。
(五)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第五个方面的任务,就是表达了对打击贪污腐败的坚定的决心。这叫准则讲说,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束,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污染,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这就第五个方面,这就是我讲的就是严厉打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分子,习总书记曾经不止一次的讲过,腐败分子,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放过,那么这样的坚定的决心,就是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这是全面从严治的治党,在反腐治贪上的必然要求。大家知道,十八大后,习总书记提的全面从严治党,而我们知道,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局面打开了,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效。原因是有新理念,比如说全面从严治党,治党这个我们都清楚,全面和从严,这是两个架构,两个方面,而过去我们也想从严,但是很少讲全面,为什么前面一讲全面这个从严的力度大了,局面打开了,多少年没有啃的硬骨头、难题,重点案件,也攻下来,为什么?因为这个全面的价值,指的就是全覆盖,全覆盖,这样就消除了,我们过去从严不讲,但是多多少少,因为他没有全面的价值,所以说难免,比如说同样的人,就在我们前面讲的吗,什么差别待遇,选择性,这就出来了,但是,差别和选择,这是不全面,什么意思呢?叫有禁区,有例外,有空白吗,有的人还是逃了吗,而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全面指的就是,我全覆盖了,谁也别想到,所以自然反应在反腐惩贪治贪上,就是对腐败分子一个,也不放过,一个放过,而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表述上,这句话就非常清楚。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党内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这不就实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任务、性质、使命与腐败格格不入的根本要求。反之,党内如果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你怎么解释你格格不入,它里边有藏身之地,说明格格不入部还没做到,所以说没有藏身之地,我甭管你官大还是官小,甭管你是有什么地位,什么政绩,腐败分子,习总书记讲,一个都不放过,那这一条实现了,那党和腐败的格格不入的这个根本特点,也就实现了,好,这个专题我们就谈到这儿了。